为持续推进“演艺之都”建设、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推动世界剧院交流互鉴、共赢发展,搭建高品质、国际化、惠民性的舞台艺术电影展播平台,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将于本月20日正式启幕。本届国际歌剧电影展以“光影舞台 和美共生”为主题,遴选16部精选佳作参展,涉及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戏曲、故事片等艺术形式。影展邀请了来自7个国家的17家艺术机构参展,参展机构数量再创新高,将进一步加深中外艺术机构间的对话交流。
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作为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历届影展以舞台为本、电影为媒,积极开展合作对话,30余家中外艺术机构和制片方共同参与,带来百余部优秀的舞台艺术影片,举办展映约3000场,惠及观众30万人次。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马荣国表示,多年来,国家大剧院持续举办歌剧电影展,将高品质的舞台艺术精品通过“艺术+科技”的创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拓展了舞台艺术边界,呈现给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观众,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们坚持文艺为民,通过全国展映、校园公益展映等方式,让艺术惠及更多观众。今年影展将持续至11月30日,参展影片将在全国30余个城市,近百家影院、剧院,20余所高校巡展。”马荣国介绍说。
本届国际歌剧电影展的16部参展影片,根据艺术特色划分为“歌剧典藏”“音乐剧境”“光影剧韵”“华夏风华”四个单元。“歌剧典藏”单元由《托斯卡》《艺术家生涯》《霍夫曼的故事》《卡门》《唐璜》《爱丽丝地下奇遇记》6部世界经典歌剧构成。其中,由国家大剧院出品的歌剧《托斯卡》,将全国首映与观众见面。该单元的另外5部歌剧电影则由世界剧院联盟推荐,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持续扩大影展国际影响力;“音乐剧境”单元由《安娜·卡列尼娜》《吻我,凯特》《泰坦尼克号》3部音乐剧影片构成。音乐剧作为本届影展新加入的艺术形式,从列夫·托尔斯泰家喻户晓的文学巨著改编,到由美国作曲家科尔·伯特作曲作词的百老汇经典,再到由奥斯卡金像奖和托尼奖获奖组合彼得·斯通与莫里·耶斯顿的共同杰作,该单元将为观众带来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与沉浸式的视听享受;“光影剧韵”单元由故事片《玛丽亚·卡拉斯》、话剧《哈姆雷特》《简·爱》以及XR故事片《歌剧!日蚀的咏叹调》构成。在该单元中,观众将在传世经典与传奇故事中,欣赏到安吉丽娜·朱莉、“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银幕风采;“华夏风华”单元则由歌剧电影《山海情》、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昆剧电影《牡丹亭》构成。其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海情》也将全国首映。该单元中,观众将欣赏到王宏伟、徐晶晶、金郑建、王佳俊、朱洁静、单雯、施夏明等一众艺术家的动情演绎。
“歌剧电影是一种极好的艺术传播形式,让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雅艺术走进大众生活。表演艺术从舞台搬上银幕,将艺术的很多细节高清展示,使更多普通百姓有机会感受歌剧之美,传递温暖与价值观。”歌唱家王宏伟说。
导演侯克明作为本届国际电影展的选片委员表示:“歌剧电影充分丰富了电影院的影片资源,更为传播舞台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赛道。本届影展所选影片可以说是部部精品,是一次世界舞台艺术精品的综合汇报展示。”
据了解,除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一院三址”展映外,影展还将首次辐射全国不同省市的剧院,启动“光影舞台·国际歌剧电影月”主题活动,联合当地院团、知名艺术家,推出艺术讲堂、互动展演、大师课等活动。
同时,自7月14日起至8月31日,参展影片中的12部将通过中影预约放映与全国多地影院观众见面。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任月表示:“中影将为本次歌剧电影展提供更高质量、更广泛覆盖的放映支持。希望更多热爱戏剧与舞台艺术的观众,能够轻松实现在家门口看好戏的愿望,更便捷地体验歌剧电影的独特魅力。目前,中影已联动中影电影通、猫眼、淘票票等五家购票渠道,开通了专属购票平台,在放映期间为观众提供便利的购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