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贴心的话语 最磅礴的力量:总书记护航民营企业家破浪远行!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白安琪
“习艺强国”工作室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2月17日,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精辟概括并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念兹在兹,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用最贴心的话语给予民营企业家们最磅礴的力量,护航民营企业家破浪远行!

  用“自己人”的家国情怀

  坚定发展底气

  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饱含深情与温度的表述,绝非简单的言语,而是从根本上对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肯定,是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高度认同与尊重。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深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血脉之中。“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更是凸显了民营经济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爱国情怀,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贯穿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之中。 

  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了张謇、卢作孚、陈嘉庚、荣毅仁、王光英五位不同时期的爱国企业家典范,其中深意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上排分别为张謇、卢作孚;下排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嘉庚、荣毅仁、王光英

  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张謇以“实业救国”为己任,在家乡南通兴办实业、教育、慈善等诸多事业,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近代化城市样本,其“父教育而母实业”的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航运业为起点的卢作孚,在抗战时期用“宜昌大撤退”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壮丽史诗,展现民营企业家在国家危亡时刻的挺身而出与家国情怀;华侨旗帜陈嘉庚,1940年赴延安考察后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进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荣毅仁,率先将家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改造贡献力量,在改革开放后又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实业王光英,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国家建设和统一战线事业,尽心竭力、出色完成,忠实践行“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座右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背后是无数爱国企业家的顽强拼搏。他们如同矗立在时代长河中的精神丰碑,既为当代民营企业家提供了历史参照系,又构建起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坐标系。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持续滋养着新一代创业者,激励他们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永葆赤子之心,以创新之志破浪前行。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关心支持由来已久:“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六年七下晋江深入调研,总结提炼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指出,企业家精神有三层含义: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这36个字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为企业家自身修炼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也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大批企业家胸怀祖国、心系人民、诚信经营、坚持创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展现出中国企业家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品格。


【视频】民营企业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营企业家代表中间,同大家一一握手

  这,是最温暖的握手!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同民营企业负责人一一握手并亲切交流。在这场座谈会上,任正非、王传福、刘永好、虞仁荣、王兴兴、雷军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他们虽来自不同的行业,却有着共同的标签——企业家精神的践行者


 上排从左至右依次为任正非、王传福、刘永好;下排从左至右依次为虞仁荣、王兴兴、雷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领导下的华为发展之路满是荆棘与挑战。从创业之初的艰难摸索,到面临全球通信领域激烈竞争,华为始终在危机中砥砺前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他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称,曾经“缺芯少魂”的忧虑已减弱,展现出华为在技术攻坚上的巨大成果。任正非曾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写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在这种危机意识驱动下,华为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重重技术难关,从默默无闻到在5G技术等领域引领全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彰显出华为人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企业家精神,也让华为成为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标杆。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怀揣着“成就梦想”(比亚迪英文名Build your dreams的释义)的初心,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从零起步开始艰苦创业。他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亮出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坚守。在与中外记者交流时,他表达了以企业小梦想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愿景,尽显家国情怀。 

  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见证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他分享了企业创立43年后传统产业仍能焕发新活力的秘诀。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觉得做农业,既有经济价值,更有社会价值。虽然做农业投入多,风险大,周期波动也大,但总是要有人做的,而我们已经在这个轨道上了。我熟悉它、了解它,所以我们持续坚守在农业上是对的。 

  芯片领域的传奇人物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供应链布局上国产化率提升及上下游强劲发展带动力的分析,展现出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虞仁荣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荣膺“中国芯片首富”,更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他捐资300亿元在家乡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深度参与从校区建设到学科规划、人才聘请的每一个环节,只为培养人才,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发展“高精尖”产业提供支撑,彰显出一位企业家对国家科技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长远战略眼光。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的欢乐,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同事们日夜不休的付出值得了!”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发言中,他动情地说:“我们的企业和我们自己,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说,“你是这里面最年轻的。国家的创新需要年轻一代贡献力量。”学生时代的他就活跃在知乎平台,分享创业想法,参与前沿科技讨论。从用二手电机拼凑出四足机器人xDog开始,他踏上创业征程。2016年毕业后创立宇树科技,经过多年拼搏,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多次在国际舞台惊艳亮相,从冬奥会开幕式到美国CES,再到春晚舞台。王兴兴以“开局一条狗xDog,装备全靠打”的创业历程,展现出年轻人敢想敢干、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让冰冷的机器人成为中国科技的新名片,也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着年轻力量。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在座谈会上讲述了这些年的曲折历程,在公司营收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困境下,2024年实现超30%的高速增长,背后是小米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创新。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中分享的创业心法和经营哲学,体现出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在创业路上不断总结、反思、进取的精神。他那句“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曾有读者对此书写下这样的评论:小米不仅是一家公司,它还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这代人都深深参与其中。通过它,能看到我们自己;通过它,能看到未来的样子。 

  企业家精神是推进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大航海时代塑造了威尼斯商人的冒险精神,新时代企业家们正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成为当代青年创业者的楷模。

  塑造企业家群像

  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企业家为主角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企业家的奋斗历程与精神风貌,成为记录时代变迁、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生动载体。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也深刻描绘了企业家在时代洪流中的拼搏与成长,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电视剧《大江大河》剧照

  在文学领域,许多作家将目光聚焦于企业家群体,创作了大量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小说和报告文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虽然主要描写农村青年的奋斗,但其中也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家的崛起。近年来,《大江大河》等作品直接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刻画了企业家在政策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企业家个人的奋斗史,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宏大历史进程。

  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样涌现出一批以企业家为主角的优秀作品。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以温州商人的创业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家的艰辛与坚韧;《鸡毛飞上天》则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描绘了企业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智慧与魄力;《风吹半夏》聚焦20世纪90年代工业改革浪潮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娓娓道来。这些影视作品不仅塑造了鲜活的企业家形象,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和纪实文学也成为了记录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形式。《激荡三十年》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梳理,展现了企业家群体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者》则聚焦于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记录了他们在技术创新中的探索与突破。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启示。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企业家题材的文艺作品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它们不仅是记录历史的载体,更是激励新一代创业者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力量。通过文艺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家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家的关怀与支持,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满怀信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悉心指引与坚实护航下,在全社会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中,民营企业家们必将在新时代的汹涌浪潮里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创造出更为辉煌耀眼的业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图片均来源自网络)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