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足迹 爱民爱军深情

时间:2023年03月2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白安琪 王渝

  1991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赋诗《军民情·七律》相贺。

  习近平同志曾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八闽儿女牢记嘱托,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探索实践的点点滴滴,

  正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

  2023年3月11日晚,

  以“闽山闽水物华新”为主题的

  福建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在京举办。

  音乐会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音乐家协会、福建省歌舞剧院承办,活动汇集了近年来福建新近创作的歌剧及音乐剧唱段、交响乐及部分优秀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

  在音乐会上有这样一首特别的歌曲,

  它就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所写

  《七律·军民情》改编而成的歌曲

  《闽山闽水物华新》

谢冰华、董狄、龚丹、孙敏雪、郑海兵、姚中译、彭彬、陈昱演唱歌曲《闽山闽水物华新》

  2014年建军节前夕,在福建和11位双拥模范亲切交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及自己创作《七律·军民情》的初衷时曾动情地说,作这首七律是为了表达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

  音乐会上,八位歌唱家通过歌曲演绎传递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奋力书写“爱我人民爱我军”崭新篇章的时代主题,展现福建省传承党的初心使命、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命题,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奋斗实践和豪迈决心。

  从厦门,到宁德,再到福州,回首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离开福建以后,我也一直关注福建。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

  《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就通过交响音诗《山海的交响》、歌曲《鼓浪屿之波》、歌剧《鸾峰桥》等精品艺术,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足迹——

  《山海的交响》讲述宁德故事

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亲自指导、推动创作了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该片曾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其中12首经典曲目广为传唱,润泽人心。

  音乐会上,改编自《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的交响音诗《山海的交响》融合交响音乐、合唱、朗诵等艺术手段,精彩呈现《大地你好》《献给水滴的歌》《蓝色牧场》《多情赤岸桥》《畲家妹子》《三都澳畅想》《多彩的山海》等12首经典曲目,表现了福建宁德的山乡巨变,将岁月中的变迁现实提升为艺术形式,融入闽东“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等元素,弘扬“闽东之光”,讲述了一个个让人动容的宁德故事。

《大地你好》选自交响音诗《山海的交响》

  《鼓浪屿之波》:老友记,故人情

  1981年底,一场以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为主题的音乐采风创作活动在福建厦门等地展开,14位词曲作家深入沿海地区,创作了上百首表达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台湾题材歌曲,《鼓浪屿之波》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当时,词曲作家张藜、红曙、钟立民在鼓浪屿登上了日光岩,共同写下了这首歌。

  作为一支思乡曲,《鼓浪屿之波》描绘了台湾同胞在厦门鼓浪屿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盼望宝岛早日回归团圆之意,也唱出了海峡两岸同胞期盼统一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001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接待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州长培根先生访问。2014年11月,习近平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参观访问时曾表示,2001年培根先生访华时,我同他一道签署了福建省和塔斯马尼亚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20周年联合声明,并授予他福建省荣誉公民称号。当年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他喜欢听《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我把这首歌的磁带送给了他。他当年邀请我访问塔斯马尼亚州,我答应了。我这次来,可以说是了却对友人的承诺。培根先生是中国人民老朋友,为促进中澳友好、推动塔斯马尼亚州同中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我们怀念他。你们继续致力于对华友好交流合作,我对此深感欣慰,欢迎你们常去中国、去福建走走看看,为促进中澳友好多作贡献。

万捷旎演奏钢琴协奏曲《鼓浪屿之波》

  音乐会上,当《鼓浪屿之波》熟悉的旋律从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的指尖轻轻流淌,洋溢在安静的音乐厅里,所有观众又一次深深沉醉在了“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的美景之中。

  《鸾峰桥》见证下党乡亮起“闽东之光”

歌剧《鸾峰桥》剧照

  位于闽东大山深处的宁德寿宁县下党乡,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地方,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就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期关怀和亲自推动下,下党乡持续奋斗,走出了一条融党建促扶贫、定制促扶贫、旅游促扶贫、品牌促扶贫、金融促扶贫为一体的精准扶贫之路,实现了“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蜕变。

  2019年8月4日,在得知下党乡实现脱贫摘帽后,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进下党,是习近平同志心系贫困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异常艰苦”的穷困山乡,到如今脱贫致富的大山“明珠”,下党乡三十多年来的巨变,都被当地最为壮观的古木拱廊桥——“鸾峰桥”见证着。

  歌剧《鸾峰桥》以下党乡下党村的“鸾峰桥”为核心场景,讲述了下党乡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奋力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是讴歌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一心为民的当代歌剧。

林子豪演唱《魂牵梦绕的地方》,选自歌剧《鸾峰桥》

  音乐会上,选自歌剧《鸾峰桥》的唱段《魂牵梦绕的地方》再度唱响,以艺术的方式再度诠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等深刻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11月赴福建调研时,总书记为福建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2021年3月赴福建考察时,总书记要求福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我临东海情同深”,总书记的深情尽在闽山闽水间。从昔日崎岖的山路,到“天地空”四通八达;从“纸褙福州城”到“有福之州”;从一道道民生难题到“摸着石头过河”……福建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一个生动缩影。武夷山层峦叠嶂、三明改革势如破竹、福州城“一张蓝图绘到底”,人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读懂福建、感知中国。

  2021年,主要反映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多时间的采访实录《习近平在福建》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2022年6月,生动展现习近平同志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出版发行,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福建文艺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文艺的形式讲好福建故事,唱响福建精神,在山海之间绘就一幅闽山闽水的新画卷。

  “春风十万里”,吹就“闽山闽水物华新”。本次福建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追寻着总书记在曾工作17年多的“第二故乡”福建的足迹,集中呈现了“闽派”音乐精品创作的最新成果。

  点击进入音乐会精彩现场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一个地区的变迁能够映照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一个时代的风貌。

  情暖八闽宏图起,

  非凡十载物华新。

  新时代 新征程,

  落实总书记擘画的发展蓝图,

  福建人民接续奋斗,

  正在山海之间奏起壮丽豪迈的

  新时代交响!

  (部分内容参考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

(编辑: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