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河之水》:将专业领域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故事

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文浩


电视剧《大河之水》海报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税务题材电视剧《大河之水》日前在CCTV-8黄金档、爱奇艺、腾讯视频播出,凭借独树一帜的题材内容引发广泛关注。该剧聚焦一线税务工作者,通过多视角立体化呈现,构建了一幅生动写实的税务工作图景,让观众在日常故事中获得税务专业知识的普及,了解到税务工作之于日常生活的意义。

  《大河之水》的剧情围绕郑昊(聂远饰)主导的税务专项打击活动展开,随着专项的推进,郑昊与曾经的“高智商铁三角”成员——财税专家梁锦秋(杨蓉饰)、大学教授赵明达(张铎饰)的关系逐渐复杂。赵明达为救女儿,陷入与当年的梁锦秋相似的困境中——法理、亲情如何两全?人物命运与案件走向形成紧密交织的双线叙事,剧中通过调查小队对发票流向、资金异动的专业分析,既展现出税务工作的难点、要点,以及税务工作人员严谨认真的办事风格,也传递出“涉税无小事”的核心命题。

  作为一部税务题材电视剧,《大河之水》摒弃悬浮叙事与猎奇视角,在叙事空间上呈现出立体化特征。故事将叙事触角延伸至社会肌理的各个层面,多维度展示出税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密切性。其中,既有关于上市公司的剧情,也有跨国代购、小型咖啡店等贴近民生的故事线;既深入剖析企业税务行为的复杂性,也细腻刻画了普通人与税收政策的关联,让观众沉浸式融入、理解剧情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接受税务知识的科普。

  《大河之水》多视角呈现剧中的明暗交锋,其戏剧张力不仅来自税务工作者与不法分子的正面较量,更源于对税收治理中多元立场的深度探讨。不论是税务人、纳税人,还是涉税服务人员等,与税务系统相关的众多群体都被细致刻画,不仅还原了社会经济百态,也增加了剧情的紧绷感与悬念感。同时,剧中还原的“发票流向热力图分析”“跨境资金监控系统”“风控系统升级”等操作场景,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可视化叙事,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现代税务稽查的技术革新。剧中梁锦秋面对闺蜜于丹娜的请求和不理解坚守财税工作者的底线,熊亿、李欣欣、高鹏三人通力合作解决民工问题等支线,又赋予硬核稽查以情感温度。

  与此同时,《大河之水》并未仅将涉税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体原因,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认知盲区与社会症结,清晰地传递了税收工作的核心立场:对蓄意违法者坚决“亮剑”,对无心疏漏者耐心引导。如针对虚开与接受虚开的企业,税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雷霆出击;针对部分对政策理解偏差的小微企业及个人,则以辅导纠正为主。这种“刚柔并济”的叙事,既彰显了税法的严肃性,也体现税务工作者“查弊纠错”与“帮扶纾困”并重的职业理念,还展现出税务工作者心细如发、不辞辛劳的工作态度以及普法先行、执法托底的务实理念。

  《大河之水》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与细腻真实的人物塑造,将税收这一专业领域转化为观众可感可知的生动故事。它不渲染对立、不制造焦虑,而是以理性笔触揭示“税收守护公平”的深层逻辑,致敬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税务工作者,这或许正是《大河之水》超越类型剧局限、引发广泛共鸣的深层密码。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