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您的声音》海报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摄制的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目前正在全国公映。影片通过真实影像、真实人物、真实经历,展现了“一条热线撬动超大城市治理改革”的当代生动画卷,片中涉及的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等贴近百姓生活的鲜活故事,引发广大观众共鸣与讨论。
3月6日,由中国影协、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与影片主创代表齐聚一堂,就影片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得失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者认为,《您的声音》从敏捷治理、韧性治理、主动治理、智慧治理等角度,立体展现北京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创新实践,以及制度设计背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理论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工作的力度融入万家灯火和平凡人间,是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影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评价,《您的声音》是一部“写人、写情”的优秀作品,影片以当下的目光展开创作,以具有艺术感的方式讲述老百姓的故事,通过真实和真情打动观众,为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作了良好的示范。
《您的声音》深深植根于首都社会治理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质感,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形象。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认为,影片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堪称一部文质兼美的作品。他认为,影片在影像学意义上取得了新突破,通过源于现实生活的影像,以真实的故事、人物和情感力量打动观众;影片还具有人文意义,反映了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职能部门对人的尊重,展现了当代中国文明水平所达到的新高度;影片同时具有社会学意义,片中社群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出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一川认为,《您的声音》不同于通常如实摄录实际生活过程影像的纪录电影,而是运用纪实手段,由真人重演现实故事,在创作上颇具独特性。“创作者将纪实镜头对准北京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叙述普通市民提出日常生活难题以及政府部门响应解决的过程,通过7个真实而扎实的故事,以正剧加喜剧的艺术形式,反映了这项举措带给普通市民和外来旅行者的生活实惠,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品再现当代都市人日常生活的美学功力。”
《您的声音》充分体现了中国自信,为全球各国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具有可执行性的优良样本。在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陆亮看来,影片所传达的“您的声音”,是广大群众诉说的声音,是政府职能部门倾听的声音,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时代之声。影片发出的真诚、动人、阳光的艺术之声,犹如一段独特而优美的旋律,令人动容。他表示,影片用鲜活的艺术细节来讲述故事,并在细节中捕捉真实的情感,用心、用情将政府的努力和群众的故事讲给广大观众听,谱写了一幅新时代中国的鲜活画卷。中国视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用“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刻的现实切入”“精深的专业水准”“多方的合作共赢”4个关键词来总结《您的声音》的创作特色。他认为影片为我国纪录电影的创作开拓了新的视野,也为中国式治国理政成就的宣传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打开方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永晖介绍,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是这一代中央新影人的职责与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央新影始终坚持的创作导向;以国际化的语言方式创作优秀作品,则是中央新影持续努力的方向。“《您的声音》的摄制,是中央新影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北京故事的一次全新尝试。影片充分凸显城市发展的人民属性,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展示了当代的中国、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