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宗钗委员:推动微短剧从产品向精品的良性发展

时间:2025年03月07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钟达

  范宗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网络视听文艺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络微短剧作为新兴力量正强势崛起。这一兼具影视基因与短视频特质的文艺形态,不仅在国内市场与电影产业比肩,更以80%的全球市场份额撬动360亿美元海外蓝海。行业在经历野蛮生长后,如何通过内容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实现蝶变,成为新时代网络视听文艺发展的关键命题。着眼于微短剧迅猛发展却面临诸多挑战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建议,旨在全方位推动微短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这一热门领域的未来走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文化载体,网络微短剧以“影视基因+短视频形态”的融合优势,正重塑全球视听版图。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达374亿元,2024年突破了500亿元,体量比肩传统电影市场。在国际传播层面,中国微短剧以80%的全球市占率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首次在欧美市场实现了“造船出海”模式,撬动360亿美元海外市场。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看来,内容是视听产品的生命线。微短剧可以借助与大千社会、百姓生活的紧密关联,实现双向赋能。“微短剧创作者们可以把目光投向文旅推广、法治宣传、传统文化、历史知识、自然生态、科技推广等方方面面。同时借助AI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微短剧品质提升,推动微短剧从产品向精品的良性发展。”范宗钗指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微短剧+”行动计划中,探索健康有利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经营者与创作者的“互利共赢”也是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过去一年来,国家媒体、省级卫视也纷纷进入微短剧行业,湖南卫视的“730大芒剧场”、东方卫视的“品质东方·微剧场”收视排名较高,《金猪玉叶》等微短剧在电视大屏上表现也比较突出。“下一步,微短剧生产者应加强和传统媒体的主动对接、深度融合,根据目标定位、观众需求量体裁衣,推动微短剧行业大小屏同频共振。”范宗钗说。

  尽管微短剧在爆发式增长初期曾一度出现诸如导向偏差、收费不合理、市场分配倒置等问题,但广电主管部门果断出手,迅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细化了审查标准,明确了“分级分类审核”的把关职责,实现“持证上岗”。行业协会也主动下场,中国视协专门成立了微短剧专业委员会,加强对该行业的团结引领。范宗钗表示,希望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组织持续发力,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加强规范管理,也侧重政策扶持和导向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努力营造天朗气清的生态环境,促进微短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