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创新要契合场景找到平衡——试析“悟空雪雕引争议”中的大众审美博弈

时间:2025年01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翟羽佳

  在黑龙江佳木斯,一座别出心裁的孙悟空雪雕在网络掀起热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大众既定认知的雪雕作品不仅是一起冰雪艺术创作的个案,更深刻地反映了在当代社会中,传统经典形象如何进行创新以及大众审美如何参与其中的复杂文化现象。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公众的审美习惯,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传统经典形象在当代语境下应如何创新,以进一步揭示经典形象创新与大众审美之间动态博弈的文化逻辑。

  传统经典形象本身具有严肃性,是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其外观形象与精神内核在千百年传承中已然锚定了大众内心的“文化坐标”,这种文化坐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符号,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具有不可轻易撼动的价值。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意义并非由作者单方面赋予,而是在受众的鉴赏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大众基于自身过往的文化经验和审美习惯,对经典形象形成了特定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是长期的文化熏陶和社会认知所内化的,深刻影响着受众对新形象的判断与确认。在过去的文学塑造和经典影视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已确立了鲜明特征并深入人心。比如,86版《西游记》中形态灵动、面部线条柔和的孙悟空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和审美基准,也构成了大众对孙悟空形象的“期待视野”。

  这种相对固定的审美模式和秩序,大众长期沉浸其中,往往容易形成审美“舒适区”。当新奇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对经典形象的创新,超出了大众的惯常认知时,就可能打破接受的“合理性”,从而产生“审美藩篱”。当雪雕版孙悟空以“肌肉壮汉”模样示人,其夸张的肌肉线条和粗犷的面部轮廓,与大众所熟知的传统形象大相径庭,使得部分观众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打破“期待视野”的陌生化,不仅消解了经典内涵,挑战了大众习惯的审美范式,还迫使观众重新构建理解框架以接纳这一“陌生”的美猴王。可见,经典形象进入公共视野时,大众的接受程度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

  艺术创新需契合场景,找准“舞台”。在特定、专业的艺术展览场景中,观众往往怀揣品鉴和探索心态,他们对新的艺术形式和解读方式具有更高的接受度。在这里,艺术家可以大胆地尝试各种材质、叙事和造型的突破。但是,在公共艺术空间中,因受众较为多元,接受程度较低的“小众先锋”创作在大众习惯的文化语境下是不易突围的。佳木斯雪雕的创作者虽尝试突破传统,主动发挥艺术创作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挖掘经典形象的新内涵,积极实践文艺创新,但显然不符合大众的“期待视野”,因此遭遇了审美上的“壁垒”。而公众从“遇挫”产生困惑与疏离,引发争议在所难免。

  对于每日穿梭于此、寻求休闲放松的市民游客而言,他们期待的是熟悉形象以亲切可感的面貌出现,求的是赏心悦目、一眼共情,满足的是心底的文化认同。因此,公共艺术作品应该贴近原著精髓和经典形象,注重亲和力,才能更好地回应大众接受的连续感。创作者则要充分考虑展示场景,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创新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接受度。

  尽管佳木斯孙悟空雪雕遭遇了大众审美的藩篱,但通过对其辩证审视,其中不乏存在推动审美多元生长的契机。“一千名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本身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显著的个体差异,有的观众崇尚传统审美标准,视经典为不可逾越的规范;而另一些观众则拥抱创新,热衷追求艺术突破带来的新奇。就孙悟空雪雕而言,有人认为其“整形失败”,与传统形象相差太远,无法接受这种对经典形象的大胆改造;也有人觉得它很有特点,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创新尝试,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多元解读恰恰证明了审美的主观性和差异化,让我们看到了审美创造的广阔空间。

  公众审美在总体上趋于稳定,但在这场雪雕争议中,又展现出了丰富的可塑性。它既鼓励艺术家大胆地进行创新尝试,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勇敢地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发挥了普及艺术鉴赏的作用,引导观众以理性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去欣赏艺术作品,不局限于单一的审美观念,进而共同推动文化艺术在创新中蓬勃发展。

  佳木斯孙悟空雪雕事件是审美多元化以及如何在大众传播语境下进行创新的一次生动写照。它不仅引发了人们对经典形象创新与大众审美关系的思考,也提供了一个探讨公共艺术和文化传播的鲜活案例。创作者应该如何在创新与大众接受之间寻求平衡?公众应该以何种心态去拥抱艺术的多元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追问,显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大众审美在经典形象创新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未来的文艺实践提供启示。文化艺术与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则需要充分考虑大众的接受度和文化认同感,理性地权衡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体。只有这样,文艺实践的大河才能在朵朵浪花的碰撞中奔涌不息。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