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剧《喜欢你》主题曲《面谱》宣传片
7月1日晚,广东南方歌舞团原创音乐剧《喜欢你》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作为一部聚焦潮汕英歌舞传承创新的舞台力作,该剧以舞台艺术表达展现了非遗魅力,力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破圈绽放,收获现场观众热烈反响。中国音协、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等相关负责人莅临观演。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喜欢你》以当代青年投身英歌舞传承为主线,讲述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突破传统桎梏、实现文化创新的热血故事,全景式呈现潮汕地区家国情怀与文化基因的觉醒历程。该剧创新融合英歌舞、音乐剧、地方戏曲、光影剪影等多元艺术形式,将被誉为“中国战舞”的英歌舞精髓与现代舞台科技深度融合,通过动感的鼓点节奏、绚丽的视觉特效,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的艺术盛宴。
“陈潮声是千万青年文化传承者的缩影。”作为潮汕人,剧中非遗传承人陈潮声的扮演者、青年演员李泽楷自幼见证家乡英歌舞的魅力;此次通过角色圆梦舞台,更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使命感。他说:“英歌舞不仅是舞蹈,更是刻在潮汕人骨子里的精神图腾。”女性角色的崛起是该剧的一大亮点。青年演员黄晓婕饰演的阿鼓从“打鼓丫头”到英歌队灵魂人物的蜕变,暗合了潮汕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传统规训与现代女性意识觉醒之间的转变张力,是剧本中颇具突破性和现代精神的角色。作为英歌队的大锣鼓队员,她不甘于被性别禁锢在幕后,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出了岭南女性的坚韧与豪情。剧中特意设置的“女子英歌队”与“大头娃娃”的冲突,既是现实中农村女性争取话语权的投射,也是对英歌艺术“去性别化”的一次大胆实践。当阿鼓在月光下舞动英歌槌,面谱上的红霞映照出巾帼英雄的英姿,这一场景恰似潮汕木雕中“穆桂英挂帅”题材的现代演绎。
演出现场
全剧音乐肌理深深植根于潮汕文化。英歌表演的独创核心——电子锣鼓点,经过作曲家将传统英歌的十二拍节奏进行电子化处理,创造出兼具传统神韵与现代感的“数智锣鼓”,不仅成为剧情背景,更升华为角色内心情感的律动。“报喜”等戏剧桥段直接融入潮汕祭拜音乐元素,庄重而富有仪式感。唱腔设计也巧妙借鉴潮剧韵味,尤其在女性角色的唱段中体现。这种“破界重组”的创作理念,与潮汕民间“斗艺”传统形成奇妙呼应——历代英歌队正是通过在动作、阵型上的创新比拼,推动艺术形式的不断进化。多种音乐风格在剧中融合再创作,最具突破性的是“冼夫人”一曲,将歌颂岭南巾帼英雄的国风旋律与讲述其传奇故事的RAP段落并置,传统弦诗乐与现代说唱节奏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完美契合“男女混双英歌队”讲述新英雄故事的创新主题。作为这部原创音乐剧作曲与音乐总监的青年作曲家熊亮坦言,自己在创作中始终坚守音乐的民族性。首次涉足更为通俗、商业性更强的音乐剧领域,依然在创作中尽可能保留了传统歌剧的结构与创作手法;通过将民族音乐与摇滚乐、说唱音乐等风格相融合,凸显出英歌舞刚劲雄浑的传统特质,为音乐创作注入新活力,让民族音乐在传承中与新时代音乐风格碰撞交融、创新发展。
据南方歌舞团团长黄倩介绍,该剧在创作过程中深度挖掘潮汕文化内涵,既保留英歌舞刚劲雄浑的传统特质,又融入说唱、流行音乐等年轻化表达,力争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同时,南方歌舞团积极探索“演艺+旅游”融合模式,推出“跟着巡演去旅行,我在北京看‘英歌’”文旅项目。该项目将京城文化景点游览与音乐剧观赏有机结合,让观众在感受古都历史底蕴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潮汕非遗魅力,开创文化体验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
演出现场
据悉,该剧第二轮巡演将于杭州、金华、仙居、汕头、深圳、佛山、珠海、澳门等地接力上演,覆盖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以艺术巡演为纽带,推动潮汕英歌舞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持续擦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名片,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