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酒中国心》中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周 舟

  浙江卫视在“中国心”系列节目中,继《妙墨中国心》《丹青中国心》《戏剧中国心》《金石中国心》之后,于2025年推出了《诗酒中国心》。节目以文旅融合为基础,以综艺为表现形态,尝试打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路径。节目邀请文化学者与演艺界的嘉宾组成“诗酒好友团”,围坐品酒、诗、对谈,于一杯黄酒、几首诗歌中,缓缓铺陈绍兴的历史与人文。     

  以诗为体:感知传统人文的韵味 

  诗,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浓缩,既展现语言的节奏美,也承载着文人的品格美在《诗酒中国心》节目中,诗不只是吟诵,而是节目的骨架。节目以诗串联主题,从古人的诗句中寻找与当下的连接。节目不仅阐述了唐代诗与酒的紧密联系,更是具象到每一位文人在诗句中表现出对酒的情感。如第三期节目中,以白居易为切入,展现了他既是诗人也是酿酒人。节目引用了他“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的诗句,表达了白居易对酿酒和品酒的独特喜爱;而“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一联,则将他与元稹之间的深厚友情具体化,在酒与诗的交融中,映照出古人交往中真挚的情感。此外,节目还通过实地探访,将诗酒文化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例如,摄制团队走访日本,追溯绍兴黄酒与日本清酒之间的历史关联,进而延展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路径,使“诗酒”不仅是中华文脉的象征之一,也可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无论是李白“将进酒”的豪情,还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惜别,将酒写入诗中,是古代文人传递“情景交融”美学意象的主要方式。节目通过吟诵、对谈、演绎等方式,让古典诗意在当代的感知,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情感交融 

  以酒为用:感悟传统生活的温度 

  酒,既是中国人情感的媒介,中国人礼俗载体。民间常言:“无酒不成席、不成礼无论是祭祖祈福,亦或是婚丧嫁娶所有的节庆雅集,常以酒为席名,酒为尚礼。亲友相聚时,以酒相迎,是表情达意的惯常方式;故人重逢,把盏言欢,更易唤醒沉淀于岁月中的记忆。酒,既可以为人助兴添喜,也能让人寄托离愁于无声处,酝酿着人冷暖。《诗酒中国心》共六期节目均以“局”命名,如“江湖知己局”“真心英雄局”“何以解忧局”“人生乐事局”等带有些许“酒味”的标题,以黄酒品鉴为引,从一饮一酌中展开古今对话的“慢叙事”。这样的节目策划理念,建构了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轻量化”路径,减少了传统文化的陌生感,拉近了与观众的亲进感。 

  自古以来,酒便是诗人笔下的常客。它的香气与色泽,常被吟咏歌颂,也因此诞生了不少因酿酒、饮酒而流传千古的佳话。这些故事也成为了节目的讲述主体,诗用来吟咏酒,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酒,不仅是节目中的一个道具,更是节目的一个文化符号与叙事线索,引导观众串起古今的人和事,也讲述了在诗与酒的交织中所蕴含的情与理。 

  以综艺为媒:激活传统文化的视听表达 

  综艺是以视听创作为主要手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视听创作方法上,《诗酒中国心》节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艺术转化。 

  在视觉手法上,当节目嘉宾讲述到某个历史事件、典故时,常以AI生成的动画剪入其中,用视觉方式让历史可见与可感。AI动画的融入,也让节目的视觉风格整体呈现出更生动、更现代的气息。在美术设计上,节目常选用小院、桥头、湖边等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场所,作为空间叙事的载体,使嘉宾们得以贴近绍兴的人文风貌,也让节目的厚重文化讲述变得更具生活气息与轻松质感,强化了节目的文化氛围。在听觉表现上,节目时常设计以中华传统民乐为主开场曲,并在其中融入风声、水声、花叶飘落、鸟叫蝉鸣等环境声,营造出诗酒两相宜的声场语境。而每期节目结尾时,常常是一段低声吟唱的小曲,没有刻意煽情,却将微醺后的抒怀气氛烘托至极。例如第三期节目“江湖知己局”,以一首友谊地久天长的吉他弹唱轻声收尾,不仅是为节目中白居易与元稹的友谊故事点赞,更是传递出参与节目的几位老友情。这让观众通过此音乐氛围的渲染,产生虽不能身处其中,但也感同身受的共情之感。节目在视听语言上巧妙结合了视听美感与现代技术,让节目在题材上厚重、在形式上轻盈,将传统文化的“可视”,让传统理念的“可感”,更让我们看到,在现代传播中,综艺也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媒介。

  当然,在我们看到节目视听语言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应看到节目的内容层面表达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节目中对黄酒这一品类进行了大量呈现与解读,虽意在文化挖掘,但在某些环节中的商业推广痕迹略显突出,这可能会削弱节目的文化纯度。诗与酒固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节目也应体现出对当代社会中某些不健康“酒桌文化”的反思立场。借由古代文人饮酒中的高雅风格与节制精神,反观当下社会一些沉湎于酒、酒后失德等不良现象,或许更能彰显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引导意义。 

  总体而言,《诗酒中国心》一壶黄酒、几首诗歌、三五好友,慢节奏的对话方式,用“轻量化”的综艺模式打开了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门扉。在当下综艺普遍追求强节奏、高刺激的语境中,它另辟蹊径,用平实的语调和真挚的讲述,把观众带入一种安静的文化氛围中淡中见雅、静中见深。作为浙江卫视“中国心”系列节目的一部分,它不仅呈现出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也尝试探索出了综艺对传统文化视听表达轻体量制作新路。

  (作者系二级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