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跳动,谱写青春

时间:2022年11月15日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作者:张建勋

张建勋(左)在音乐剧《大钊先生》排练中

  作为一名音乐人,日常创作中我很愿意用我的音乐作品讲述故事,传递情感,给欣赏者丰富的精神养分。同时作为一名全国青联委员,不仅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练就过硬本领,还要贡献出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共鸣的音乐作品,带领更多青年共同进步成长。

  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我有幸在《大钊先生》《元培校长》等音乐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在对每一个角色心路历程的揣摩中,我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在舞台上表演的同时,我也被李大钊先生这一角色所释放出的强大人格魅力所折服。每次演出至尾声,国际歌的旋律骤然响起,我同其他演员亦是饱含热泪——那一刻仿佛李大钊先生就在我们的身边,他高喊着《青春》,他慷慨激昂地呐喊着《庶民的胜利》……百年过去,李大钊先生并没有走远,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台下的青年观众们热情真挚的掌声让我们穿越时空紧紧相连……

  一部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时代给予艺术作品高于生活的根基养分,艺术作品又反哺在这一伟大时代中砥砺前行的人民大众。在与时代紧紧相连的创作中,我深刻感受到,青年奋斗的广阔天地在哪里,我们的创作源泉就在哪里。

  今年,我受邀在黄淮学院出品的原创青春音乐剧《我的竹沟我的路》中饰演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陈创。故事背景设置在中原大地上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所在地,走出过一百多位新中国的开国将军,有十多位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这里工作过。

  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当新时代的春风温暖着这片古老而肥沃的中原大地,当一群大学毕业的有志青年踏上这片浑厚的热土时,他们与当下青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去大城市发展还是回乡反哺这片世世代代养育他们的土地?我所饰演的主人公陈创和同学们在“竹沟精神”的召唤下,在乡村振兴的呼唤中回到了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他们在这里扎根,传承红色的基因,并在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在创作排练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不禁思考:我们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我们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故事中的几代人通过他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奋斗,展现了在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普通群众的生活变迁,为我们找到了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并带我们穿越历史、展望未来。“我生在这个落后的地方无法改变,我就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的落后。”这句台词深入我心,也是整部剧所传达的主旨。希望通过陈创与剧中其他角色的生动演绎,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关注乡村振兴,返乡创业,用知识和技能来改善乡村环境,用青春力量来提高乡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深受中原文化的滋养和时代的感召,近年来我也陆续创作演唱了《站在这里看黄河》《青春新时代》等音乐作品,用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传递党的声音、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民众创作了《你就是那颗最亮的星》等公益歌曲,呼吁社会关爱农村贫困儿童,并担任了河南省中牟县杨庄村小学公益支教教师。我将深深植根生我养我的这片沃土,用音符奏响中原更加出彩的时代强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我定当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增加文化底蕴,力创精品经典,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在青春的舞台上唱响当代青年的嘹亮心声!

《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8期

《经典 青春 梦想》

总监制:皮钧 郝向宏

总策划:蔺玉红 冉茂金

总统筹:杨玳婻 张斯絮 韩冬伊

(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