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西音乐文化新的交融

时间:2021年10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杨金子 邹玘琛

  中国乐派国乐团“世界经典歌剧选曲选段实验音乐会”

—— 探索中西音乐文化新的交融

  早期的中国艺术领域没有“歌剧”概念,传统意义上的戏剧音乐是戏曲。西方歌剧在清乾隆年间传入中国,之后以各种形式在中国社会中进行传播和推广,无论是西方歌剧在中国的重新排演还是受西方歌剧影响而创作的中国歌剧,都基本遵循了西方歌剧使用西洋管弦乐队进行伴奏的模式。近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在国音堂音乐厅上演的“世界经典歌剧选曲选段实验音乐会”敢为人先,实验性地打破常规,将歌剧咏叹调改编为国乐管弦乐团伴奏并搬上舞台,努力探索中西音乐文化新的交融,这种全新尝试也为编创、演奏、演唱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思路。

  音乐会从《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理发师》《弄臣》《阿莱城姑娘》《曼依》《茶花女》等西方经典歌剧中选取了11首序曲和咏叹调选段,包含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等多语种歌剧,曲目均是在国内外音乐会中极具影响力的经典歌剧选段。音乐风格既有莫扎特的古典纯正与幽默诙谐,也有威尔第的浪漫柔情与个性鲜明;演唱中既有欢快灵动、游刃有余的花腔咏叹,也有深情款款、至真至诚的抒情诠释。

  该场音乐会是由中国音乐学院校长、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乐派国乐团艺术总监王黎光倡导的中国乐派艺术实践活动,是一场体现“中西文化交融、中国声乐人才培养、中国器乐传承发展”的歌剧音乐会,无论对改编者还是乐手都是很大的挑战。比如,最大的问题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奏程式和音乐体系——中国器乐队中的弹拨乐组音色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是没有的,在这次的作品中弹拨组大多表现音乐中的点状效果。

  对于这种新艺术形式的突破,评判的标准还需回归音乐本源,在流淌的音符中,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使经典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的融合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提倡的“和而不同”的思想。西方的音乐作品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并非狭义的复制和移植,而是在保持作品本身内涵的前提下,用新的音色组合进行演绎和诠释。因此,在作品的选择和改编及排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在面对如律制、声学、乐器性能所带来的不可抗力因素时,优先考虑西方经典艺术固有的规律与特点,并竭力挖掘国乐团新的潜力与可行性空间,在两种文化特性中力求找到音色、风格上的平衡。

  在以往的中国歌剧作品中,也有使用国乐团伴奏的先例,如作曲家金湘的歌剧《原野》就起到了较好的典范作用。但西方歌剧尤其西方歌剧咏叹调使用国乐团配器伴奏的例子并不多,本次音乐会也是“中国乐派”声乐人才培养探索新模式行之有效的尝试。担任本场音乐会指挥的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乐派国乐团团长、首席指挥许知俊认为,对乐团来说很大的意义在于掌握一种技能——通过演奏200年前的西方古典歌剧的经典片段,让乐团进入对西方音乐的深度学习和体会。一个乐团的进步需要一个全方位的视野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

  此外,为了使国乐管弦乐团演奏出西洋管弦乐队的传统曲目,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罗麦朔带领配器班的学生重新进行了乐队编配及配器。在中国器乐特有的发声特性与西方经典音乐风格相磨合过程中,不但要保留原作的审美趣味,也较大程度上给予中国乐器性能新的突破。罗麦朔认为,在改编工作中,转变原作带来的西洋管弦乐队思维,在国乐管弦乐团的乐器法、配器法和西方的音乐风格、乐队思维中间找到一种平衡,也是彰显中国器乐传承发展的初步成效。

  担任本次音乐会演唱的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是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也是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的代表歌唱家之一。石倚洁表示,中国音乐学院一直倡导“洋为中用”,为我国民族音乐探寻多元化的表达、表演和创作作出了卓越贡献。此次音乐会中,伴奏使用中国民族乐队的整体音色对于大家来说并不熟悉,因而需要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所以,在民族乐队中所使用的乐器种类、演奏技法、音色丰富程度上都可以持续做出更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

  中西交融,美美与共。无疑,中国音乐学院世界经典歌剧选曲选段实验音乐会这样的全新尝试,在行动上为中国声乐与中国器乐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新导航作用,为新时代中国音乐发展注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新形态,为西方歌剧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歌剧创演都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思考。

(编辑:张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