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鲁镇》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追寻鲁迅精神,用崭新创造再现经典

时间:2022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一个独特的镇子,虚实结合、多线交织地集中了鲁迅笔下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国病态社会里的世相百态。在鲁迅诞辰140周年的年终岁末,由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大型曲剧《鲁镇》于2021年12月29日在郑州首演,以独特的视角、新颖别致的创造,把鲁迅众多的作品嫁接到一起,通过狂人的执著、鲁定平的反叛、鲁四爷的保守、祥林嫂的无助、贺老六的悲苦、宗族势力的邪恶等,营造出一个麻木、残忍、沉闷的“鲁迅笔下的世界”——鲁镇,深刻揭示了“病态环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题。特别是借狂人之口论人鬼之别,对人鬼颠倒的封建社会给予了批判与否定,表达了对理想时代的呼唤与憧憬,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崇高的文化品格。

  曲剧《鲁镇》由陈涌泉编剧、张曼君导演,方可杰、梁献君、李宏权分别担任作曲、唱腔设计、配器指挥,修岩、邢辛等担任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梅花奖获得者杨帅学以及刘艳丽、李振乾、李亚军、张转社、常向克等曲剧名家新秀,分别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由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曲剧本科班的90后优秀青年演员李晶花领衔主演,在剧中饰演祥林嫂一角。李晶花曾获第九届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一等奖榜首和第十一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大赛金奖榜首,由其担纲主角也彰显了曲剧《鲁镇》培养年轻人才的用心。

  陈涌泉谈到此次创作时说:“我是怀着一种深厚的感情来写的。曲剧很美,我对曲剧团很亲。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河南省曲剧团,而且一干就是13年。同时,我从一名青年编剧一路走来,深知青年人的成长很难,希望能为年轻人的成长出一把力。”张曼君说:“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形象,已经成调成型地呈现在你面前,怎样让经典复活,让人物艺术地、深刻地照见当代、走向未来,使我们对鲁迅所达到的文学高度、思想高度能够有更加深刻的、全面的认知,是我们肩上承担的一份责任。”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常松表示,“《鲁镇》是为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而专门创作的一部作品,这是传承中心繁荣艺术创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举青年、加快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手段”。

  2021年12月30日,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南省剧协、河南省评协联合举办了曲剧《鲁镇》专家研讨会。季国平、罗怀臻、傅谨、马也、毛时安、刘玉琴、黎继德、赓续华、郑传寅、谢柏梁、沈伟民、秦华生、王永庆等专家学者对该剧的题材表达、主题意蕴、特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对曲剧《鲁镇》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普遍认为,曲剧《鲁镇》将《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药》等众多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锅烩”,综合呈现出鲁迅当年生活的一个小世界的风俗画面、世相图景,同时舞台呈现别具一格,演员表演出彩、满台生辉,与陈涌泉此前的创作构成了一个鲁著经典改编系列,很有当代价值。

  中国剧协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曲剧《鲁镇》独具匠心,颇富创意,奇思妙想地把鲁迅作品中的这样一批人物放到一个场景中去,体现了对鲁迅小说故事和内涵的综合把握和精准再现。剧中既有纵深表现病态社会整体面貌的群戏场面,更有祥林嫂、狂人等个体生命和精神面貌的具体精髓,既有传统戏剧生态的表现,又融入了许多当代歌舞元素,给我们学习经典、继承经典、再现经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评协顾问、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认为,从《阿Q与孔乙己》《程婴救孤》到《鲁镇》,通过三次破冰和突围来推动戏曲转型,陈涌泉用30年的时间,客观上推动了河南戏剧的发展;而从《阿Q与孔乙己》《风雨故园》到《鲁镇》,陈涌泉围绕鲁迅作品改编形成了自己的“新文学三部曲”,都使舞台面貌为之一新,不仅呈现十分“合身”,导演、舞美、音乐、服装等各方面都好,而且让人看到了整个团队的生机勃勃、好演员的生生不息。

  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了不起的、最重要的作家。在曲剧《鲁镇》中,导演用这个时代少有的舞台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在演员的身体表达里注入了思想性。那些自由开合的门和窗,每一个东西都在不同的情境里面发挥出不同的戏剧功能。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剧理论家马也认为,《鲁镇》是有它的象征意味的,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是“我看过的鲁迅作品里最像鲁迅的,是一部把鲁迅思想精华集中在一起而又高度艺术化的作品,实现了对经典的再书写、再发现、再阐释、再生长、再确认,是对鲁迅作品和精神的一次高度升华”。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鲁镇》是一部有格调、有品位的好戏,它的深刻之处在于它的三重结构——一是独唱,祥林嫂的独唱,表现一个封建妇女在重重礼教压抑下的不幸命运;二是复调,祥林嫂和狂人之间的复调,这使祥林嫂的悲剧具有了思想史、文化史的意义;三是和声,整个鲁镇上各式人物的和声,让祥林嫂的悲剧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从而赋予这个悲剧普遍而强烈的批判性。武汉大学教授、戏剧理论家郑传寅认为,《鲁镇》有深度、有新意,有诗性的美,也有情感的张力。戏剧评论家刘玉琴认为,《鲁镇》是对鲁迅多部作品的重组重构、重新创作,作品契合了鲁迅的文脉和精神,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又以戏剧思维对原著进行拓展和升华,是鲁迅小说改编戏剧作品的成功尝试。

  
(编辑: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