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丨新中国话剧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时间:2021年09月08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七一勋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94岁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蓝天野获颁“七一勋章”。他是新中国话剧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位具有高贵文人风骨与精神的表演艺术家。

  蓝天野,原名王润森,河北饶阳人,1927年出生,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他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出演或导演《蜕变》《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的岗位上光荣离休。

 

新华社采访“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01

  献身文艺

  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后第一批演员,在人艺话剧舞台上兢兢业业、奉献一生。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等。

  蓝天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家》《甲子园》等70余部话剧中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出演了《渴望》《封神榜》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影视剧。演了几十年的戏,到底演过多少个角色,蓝天野没做过精确统计,但每个角色,不论戏多戏少,他都会认真去创造。

  1

  茶 馆


蓝天野参演话剧《茶馆》 北京人艺供图

  为了演好老舍先生的力作《茶馆》,蓝天野不仅走遍了北京城的大小茶馆,深入观察茶馆里的“老北京”们、说书人、店伙计的一举一动,就连北京城内最后一位“老太监”都成为他的采访和观察对象。为了让“秦二爷”这一角色立得住,蓝天野接触京城里的企业家,通过不断地观察、领悟,反复地酝酿、排练,逐渐“触摸”到这个角色。

  1958年3月,《茶馆》首演,“秦二爷”一亮相就震惊全场。

  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剧组从北京启程,赴欧洲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漂洋过海,这部戏的受欢迎程度也远远超出演员的预期。

  蓝天野回忆,当时外国媒体报道如潮,有的评论“你们的《茶馆》是东方的奇迹”;有的评论“这部戏里连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都是‘大演员’”。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评价是:“看了你们的《茶馆》,才明白中国为什么会发生1949年的革命。”

  从1957年开始排练《茶馆》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蓝天野共出演了374场《茶馆》。他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秦仲义”,也从风华正茂变得垂垂老矣。

  2

  封神榜


电视剧《封神榜》剧照

  1989年,古装神话电视剧《封神榜》开拍,剧组邀请蓝天野出演姜子牙。但拿到剧本,蓝天野并不满意。经对方同意,他反复对比原著、推敲剧本,认真修改了许多幕戏。

  剧中有一幕“文王访贤”,原著中记载的是姜子牙不露声色等文王来访,而剧本却是姜子牙夜访贤人。蓝天野认为姜子牙的表现不符合人物应有的风范,于是动手将这一幕修改为:

  西伯侯外出访贤,在渭水河边找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子牙。

  西伯侯毕恭毕敬地跟他问好,姜子牙最后说道:“姜尚在此等候多时了!”

  就这一句台词顿时将姜太公仙风道骨、沉稳大度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4月开机后,62岁的蓝天野跟随剧组,辗转浙江、新疆、敦煌以及深圳等地进行拍摄。近11个月时间里,他特别认真。很多打戏他坚决不用替身,他说:“作为演员,我的形体感觉是可以的。这些由我自己做,因为这是我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所以,他塑造的姜子牙,至今仍被千万观众公认为最经典的一版,珠玉在前,后人极难超越。

  02

  扎根人民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扎扎实实融入生活,是蓝天野锤炼演技的核心途径。蓝天野曾表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在他看来,只有会看戏,才会演戏;身为演员,只有注重文化素养的积累、认真观察生活,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19岁那年,蓝天野要在话剧《青春》中出演一个老农民,他就跑到京郊的农村,坐在井沿上和老乡们闲聊,观察农民的言谈举止;演《大雷雨》里的俄国钟表匠库力金,他不仅熟读俄国小说,还去拜访流亡中国的白俄贵族,把俄国影片《彼得大帝》和《宝石花》看了10遍以上。

  进入人艺后,蓝天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体验生活。他曾到北京琉璃河水泥厂干活。当烧制水泥的转炉出现故障时,他与工人师傅一起身穿石棉服,裹着湿透的棉被,冒着高温进入炉内,用钢钎击打水泥“结圈”。

  剧院演出不忙时,他主动申请到远郊区县岗上大队待了半年,跟随全国劳模、岗上大队书记吴春山一起生活。他们一起睡在牲口院的炕上,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喂牲口。这段经历,为蓝天野塑造农村题材戏剧的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03

  德艺双馨

  虽然离休多年,但蓝天野并没有选择颐养天年,他始终关注并参与着中国话剧事业,坚持艺术为国家、艺术为人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蓝天野曾说,“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

  85岁参演《甲子园》、87岁复出执导《吴王金戈越王剑》、88岁再导《贵妇还乡》、90岁执导《大讼师》、93岁参演话剧《家》连续登台11场、94岁再次执导《吴王金戈越王剑》……耄耋之年的蓝天野执着于艺术理想、坚守于话剧舞台、奉献于文化发展,并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年龄最大话剧导表演的纪录。

蓝天野导演《吴王金戈越王剑》。北京人艺供图


  6月16日,蓝天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向记者指出曾出演的剧目 新华社发(缑宇 摄)

  在《家》的排演过程中,蓝天野曾不慎摔伤,手指骨折,起身后的第一句话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第二天仍坚持带伤排练,使所有工作人员从老艺术家的行动中深刻领悟了“戏比天大”的精神。

  2015年,时隔33年,88岁高龄的蓝天野再次执导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他说:“从复出演出话剧《家》开始,并没有想过会在舞台连续演出作品还当导演,但是一旦回到舞台之上,心情从此就收不住了,因此再次执导《贵妇还乡》也是因为这是一个天才剧作家的作品,对我们这些搞戏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对比上个版本,蓝天野表示,好的地方会继续保留,同时寻求新的突破。


《贵妇还乡》剧照

  在排练中,蓝天野对每位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仔细推敲,认真讲解。一次,因为年轻演员的肢体动作始终不到位,站在一旁的他突然甩掉手里的拐棍儿,倒地进行示范。

  “只要他在排练厅,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严肃治戏的敬业精神就不断敲击着年轻演员的心灵。排戏时,老爷子的精神头儿比我们都好。”一提起蓝天野,身边的年轻人总是充满敬佩。


蓝天野导演《贵妇还乡》。北京人艺供图

  04

  书画精妙

  在充满无数荣耀的演艺事业的背后,是他难以割舍的书画情缘。丰富的演艺生涯为他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营养。


【视频】蓝天野《话剧情缘》专题片导视

  蓝天野自幼喜欢绘画,青年时曾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院前身)学画,离休后重新拾起画笔,陶醉于幼年中断的绘画世界中。其实在他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也未曾完全离开绘画,还曾拜在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国画大师的门下,潜心学习写意花鸟,兼攻人物绘画。

  许麟庐题词的“勤于笔墨 独辟蹊径”,是对蓝天野绘画成就的精辟总结,也是他不断追寻的艺术境界。


蓝天野坚持自己化妆

  在蓝天野身上,绘画和演戏,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艺术门类,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两种文化修养。他坚持自己化妆,还能给剧组二三十位演员化妆,而且是根据不同的角色化不同的妆。蓝天野出演话剧《家》第一场上台时手里拿的诗稿,上面的几首诗词都是他自己所作并亲笔手书。他说:“观众看不见这些,但我自己拿着,在台上更多些真实自信。”


蓝天野  《大吉图》  67×72cm


蓝天野  《清人诗意图》  67×72cm


蓝天野  《双英》  96×178cm


蓝天野  《万古英姿》  96×59cm


蓝天野 《太公垂钓图》




蓝天野部分书法作品

  蓝天碧野,赤子情怀。作为新中国话剧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蓝天野坚守话剧舞台70余载,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将一生奉献给了人民艺术事业,在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用一腔热血不断创造着生命的能量和高度,永葆艺术生命之青春。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