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演艺集团、北京歌剧舞剧院创排舞剧《五星出东方》

时间:2021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怡梦
  北京演艺集团、北京歌剧舞剧院创排舞剧《五星出东方》
  织出民族情谊 演活文物故事  
  伴随西域风格悠远、神秘的鼓乐鸣奏,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排练厅内,舞者手持莲灯,俯仰旋转,款款而舞。3月17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创排阶段首次与媒体见面。

  现场展示了女性群舞片段“灯舞”、男性群舞片段“狼舞”和表现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双人舞片段。其中,“灯舞”的音乐绵渺幽微,舞者的表达在纤细之美中不失飒爽之力;“狼舞”的音乐促迫沉郁,舞者的表达剽悍、旷放;双人舞的音乐婉转、俏皮,两位舞者以肢体语言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充满喜悦、新鲜的初恋情怀和彼此依偎、追随的深层情感。其中器乐、舞姿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同时兼顾戏剧的叙事性与诗的抒情性。尽管主创并未透露剧情细节,排练厅中不设场景道具,演员身着练功服出场,然而,仅仅展示的几个段落,已经吸引了记者的好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1995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古墓中发现的织有这8个字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以此为主题,舞剧《五星出东方》打开穿越历史的时空大门,见证西域戍边数年的汉族校尉与匈奴王之子在精绝古城化干戈为玉帛、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剧中将文物、服饰、乐舞等地域文化元素有机置入不同的时空与情境,通过器乐、歌舞等多种表现形式,“让文物讲故事”,令珍贵文物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在舞台上活起来,揭示新疆自古以来就在祖国的怀抱中,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此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主创团队在采风过程中从和田地区考古史实、当地民情等方面提炼艺术语汇,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样态和当地的艺术表现形式,积累了珍贵的创作素材。主创表示,剧中既有“事”,也有“情”,通过“事”来塑造鲜明的“形象”,通过“形象”抒发生动的“情”,通过“情”来触动真实的“人”。

  新疆和田是北京市对口援建地区,舞剧《五星出东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重点剧目,北京、和田两地进行舞台剧创作,是对和田地区社会稳定、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支持,更是通过京和两地更高层次、相互交融的文化交往,以文艺作品浸润心灵,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负责人介绍,《五星出东方》由陈平担任艺术顾问,王舸担任导演,许锐担任编剧,杨帆担任作曲,刘科栋担任舞美设计,阳东霖担任服装设计,古丽米娜·麦麦提担任女主角。目前基本完成上半场舞段排练,和田新玉歌舞团遴选编导及舞蹈演员6人,已于3月抵京,将加入后续排练工作。作品计划于5月底前完成舞美、服装、道具等全部制作工作, 6月进入剧场进行合成、彩排。6月下旬,将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进行首轮演出。7月,计划赴新疆进行首轮巡演。巡演完成后,将根据演出情况进行打磨提升。

(编辑:胡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