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受广泛关注——
“每张记录日军罪行的照片,都如同一颗正义的子弹”
7月25日全国公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南京的普通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为了尽可能多活一日,他们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了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面对日军在南京城内的暴行,他们想方设法将这些底片保留下来的故事。
在日前举办的“我看见·我记得”《南京照相馆》北京首映礼活动上,影片导演申奥与演员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杨恩又、王真儿等主创代表现场分享了各自的创作感悟。
《南京照相馆》采取全新视角展现了国人熟知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片中的南京百姓手无寸铁,却以相机和照片作为“武器”,刺破了日军掩盖暴行的无耻谎言。“影片开头让子弹上膛和相机拍照的动作交错出现,是因为‘射击’和‘拍摄’的英语表达方式是一样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设计方式让日军暴行的实施和对其暴行的记录在无形中形成对应。”申奥坦言,在当时的南京,“每张记录日军罪行的照片,都如同一颗正义的子弹”。
饰演邮递员苏柳昌的刘昊然带着电影中的道具——照相馆里的放大机上台,表示:“片中南京百姓惨遭屠戮的照片令人心痛,而正是因为这些照片的存在,才让日军血淋淋的罪证最终被公之于世。”饰演翻译王广海的王传君回忆起影片拍摄完成后,自己看到片中几位人物合影时泪流满面的情景,表示:“王广海走错了路,他不知道面对日军暴行不抵抗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希望未来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人出现。”
高叶重点推介了片中自己饰演的林毓秀拍摄日军战犯被执行枪决时的场景,动情表示:“胶卷里的影像在那一刻成为捍卫尊严的子弹,成为毓秀对已牺牲同胞们的交代。”片中照相馆老板金承宗生前使用的最后一部相机,成为捍卫他尊严的“武器”,饰演金承宗的王骁解读道:“面对刺刀,已经死而无憾的老金不会惧怕。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凶残的持刀者才应感到惧怕。”
将记录有日军侵华罪行相册捐赠给中国的国际友人埃文·凯尔也来到首映礼现场,他用“震撼,强大,历史的存证”来形容影片,并表示:“电影通过真实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在影像中存留了历史的真相。”
首映现场,许多观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泪流不止。有观众用“克制的镜头,克制不住的眼泪”来形容自己观影后的感受。一位观众表示:“片中那些南京平民朴素的情感最为动人,展现出中国人身上独有的善良和勇敢。”还有观众被定格在黑白照片中的鲜活生命深深触动:“是他们的牺牲与坚守,才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今天脚下的锦绣山河有多么可贵。”更有观众坦言:“电影《南京照相馆》让历史文献和课本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变得更加真实可感,有助于让青少年观众了解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精神,更深切感知和平时代的美好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