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 杨幂还带火了这款汉服!

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张钰童

    近日,演员杨幂出席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时身穿的竹节褶衣汉服成为爆款,话题#杨幂同款汉服卖爆了#也随之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表示,7月3日晚购买时销量显示为300余件,现在竟已突破40000件。记者搜索发现,该款汉服目前已经标注上“杨幂电影节同款”的标签,购买页面显示订单制作工期为60天,预计9月才能发货。


图源:小红书@杨幂FashionNotes

  销量持续攀升,商家在社交平台发文致谢杨幂,谈道,“这是杨幂的功劳,是她用光芒照亮了传统文化”,还直言绝对不会涨价,已经在加急赶工制作,会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满意交付。


北朝绞缬绢衣  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官网

  商家介绍,竹节褶衣汉服参考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的展品——北朝褶衣,并进行了复原设计。7月8日,商家公开了竹节褶衣汉服的版型图,并提出要将具体打版免费赠与其他汉服原创商家,同大家一起做好原创产品,携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源:小红书@汀兰颂原创汉服

  每个时代的传统服饰都有不同的形制和特点,若要在当下推广,就要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场景和穿着习惯。褶衣在汉服文化圈中属于小众冷门形制,不少网友认为,杨幂能将该款服装“穿”出新流量,是因为她将其融入现代穿搭,让汉服走入日常生活。

  在此次出席活动的搭配中,杨幂尝试了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时尚感的混搭造型,打破了汉服必须整套穿着并搭配相应梳妆造型的刻板印象,完成其从“仪式服饰”向“通勤装”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服饰穿搭“日常化”,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同时,作为中国演员代表,杨幂身着汉服的身影在活动现场宛如“行走的文化符号”,当现场的灯光映照在竹节暗纹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悄然展开,文化自信也像竹子般扎根土壤,生长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图源:小红书@杨幂FashionNotes

  杨幂“穿”火传统服饰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她身穿马面裙、宋锦外套等出行的照片就曾广泛引起关注。这样的“带货”成功不仅是明星影响力的体现,更是传统文化借力流行符号的破圈样本。同时,商家以诚信接住“泼天富贵”,粉丝以行动支持文化传承,这种联动效应则共同书写了汉服“复兴”的鲜活案例。


图源:微博@周大生国家宝藏馆

  此前,演员陈都灵在《国家宝藏》节目中,身着由设计师精心打造的宋代复原服饰,蓝色山茶花罗镶刺绣花边的设计典雅温婉,将传统服饰的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得以在节目中一睹宋代服饰的独特魅力。其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引发网友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入探讨。


图源:上游新闻微信公众号

  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同样是传统服饰的“忠实代言人”。从之前出圈的“唐风造型”、绒花蜀锦裙再到今年年初河南春晚预告片中的明制改良汉服,无论是出席亮相公开活动,还是拍摄录制短视频,李子柒的服装造型总是充满传统文化元素。

  近年来,不少影视剧的热播也持续为汉服热“添柴”。《国色芳华》《锦绣芳华》让唐代复原服饰走入大众视野,《清平乐》《梦华录》则带火了宋代服饰美学,许多汉服爱好者带着对剧中角色的憧憬,开启了与传统文化的对话。


电视剧《锦绣芳华》海报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趋势,2023年达到144.7亿元,2027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1.8亿元。“汉服热”现象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服饰领域的“新表达”,是人们传统文化自信与价值共识的体现。据统计,汉服的核心消费群体中90后、00后占比超70%,截至2025年7月,抖音平台上,关键词“汉服”的相关话题视频累计播放1338.9亿次。年轻一代不再满足于“仰望传统”,而是用穿搭、创作、分享让传统文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点击观看视频】

  许多网友表示:“看到大型活动中有明星穿着传统服饰,社交平台上有人展示汉服穿搭,遇到心动的款式就会搜索同款下单,想在传统节日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汉服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发起“汉服日常穿搭挑战”,云肩、马面裙、花簪学士帽等具有中式元素的服饰单品成为毕业照新搭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直播间传授刺绣技艺……传统服饰在不断“二创”的加持下,进一步实现从“小众”到“出圈”的华丽转身。

  从马面裙到竹节褶衣,再从《梦华录》到《国色芳华》,文艺工作者正以“穿在身上的文化自信”方式重塑着传统审美,更带动全民参与文化共创,让大众在模仿剧中服饰、复刻传统工艺的过程中,从文化旁观者变为传承实践者。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去守护,以创新之力去激活,以开放之姿去传播,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持续生长,成为滋养民族自信的精神源泉,书写出生生不息的文明新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