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青年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艺表达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斯远

推进青年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艺表达
——中国文联2023年文艺名家宣讲中戏站述评

  4月7日,主题为“响应时代召唤,绽放文艺芳华”的中国文联文艺名家宣讲活动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文艺名家宣讲”是中国文联开展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项目。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中国文联将2023年的文艺名家宣讲首站暨启动活动设在中央戏剧学院,并与中央戏剧学院就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共建工作举行签约仪式,有着重要的当下意义: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沉寂许久的中国文化市场在这个春天强势复苏,各地演艺集团、文艺团体、影视公司都在为新的赛道而全力以赴。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开展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是学界与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为时代存照 为人民画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金砖国家影像联盟主席李舸是首位登场宣讲的文艺名家,他的题目是《守正创新,以中国式摄影语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李舸认为,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坚持“守正创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激发全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创造的热情与活力。

  李舸的身份不仅是摄影艺术家,也是《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在谈到三十年来的从业经历时,李舸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无论现在有多少头衔和身份,我一生也只在做一件事——做一名普通的摄影记者。”

  从当年希望工程的宣传到香港回归祖国的记录,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疫情……李舸用影像记录着国家史与个人史。他的宣讲在一组意义非凡的摄影作品中到达高点,这组照片就是在互联网广泛传播的援鄂护士摘下口罩的一个个瞬间。2020年,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一支队伍奔赴武汉,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工作了66天,为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记录下了他们的肖像。

  在宣讲开始时,李舸谈到他青年时期的理想是参军,当一名战地记者。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没能实现这个理想,这也成为他过去的遗憾。然而,当援鄂护士的组照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我们意识到“战地记者李舸”这个身份从未离去,一直存在于他的心中。

  家国叙事与个体叙事在此刻高度融合、统一。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李舸没有忘记他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职业信条——“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他曾在一堂讲述摄影艺术的美育课上谈到:摄影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在摄影全民化的浪潮中,李舸用中国式的摄影语言思考着、记录着,将时代的重量、人民的重量,放进了镜头。

  与人民心手相连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的宣讲题目是《为人民而舞》。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舞者,无论是黄豆豆在1995年初登央视春晚舞台便一举成名的作品《醉鼓》,还是后来被誉为“中国古典舞里程碑”的作品《秦俑魂》,这位著名舞者在舞台上总能有技惊四座的表演。

  然而,黄豆豆的习舞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宣讲会上回忆到,由于天生腿短的原因,当年很多人不看好他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尽管现实残酷,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在父母的帮助下,少年黄豆豆每天坚持倒吊拉腿,最后双腿奇迹般地长了3公分。从这一点上看,相比于黄豆豆自嘲腿短而“不幸”的早年求学经历,他的职业道路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早早地确立了自身的艺术追求,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地精进技艺。

  在宣讲中,黄豆豆总结了自己对舞蹈事业的理解,概括为四点:舞蹈是蕴含民族精气神的艺术,是弘扬爱国主义的艺术,是与人民心手相连的艺术,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艺术。

  对此,黄豆豆分享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国家时刻。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中国8分钟”里,在他主演的《中国功夫》中,由于地面环境与预想不一致,舞者们需面对在玻璃材质的地面上进行高难度动作的突发状况。于是,舞者们拿出了舞蹈界的“黑科技”——碳酸饮料,将舞鞋打湿以此防滑。但这仅仅能带来一分钟的保护,如何应对接下来两分钟的表演,用黄豆豆的话说,就是靠肌肉记忆,就是凭着日复一日的苦练。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具备“科技与狠活”。但当“科技”失效时,让艺术家得以立于舞台上的根本之道就是“狠活”。黄豆豆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狠活”就没有艺术的绝对说服力,“为人民而舞”也就无从谈起。

  大家的标志之一就是在高水准层面常年维持稳定。这需要思想,也需要行动。无论是青少年时期的“三公分往事”,还是若干年后的“两分钟记忆”,黄豆豆始终以这样一种统一的从艺观,丈量着自己的舞步。

  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中国剧协理事、北京剧协副主席、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的宣讲题目是《我在新时代的春风沐浴下成长》,他的讲述从自身的求学生涯开始切入。20年前,青年李伯男没能如愿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多年后,他虽成功考取了中戏的艺术硕士,但彼时的中戏主校区已搬迁到了昌平。没能在心中的戏剧圣殿东棉花胡同39号当过一天学生,成为了李伯男的一段意难平。

  然而,这样一位徘徊在东棉花胡同的“门外汉”,在他职业生涯初期就创排出了中国小剧场史上的重磅作品——《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他也因此成为了新世纪以来首位在国内创造小剧场千万票房的导演,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笔者在2005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习,有幸见证了中国小剧场充满生机的一段时期。在我个人记忆中,对那个年代的年轻观众而言,如果要在北京的夜幕下选一出小剧场戏剧来观摩,无非就是“看孟、看麻还是看李”。在这之后的五到十年间,孟京辉始终深耕个人化的先锋表达,开心麻花转向了影视化布局,而李伯男走向了与前二者截然不同的另一条道路。

  对此,李伯男在宣讲会上总结了自己的三个创作阶段。第一阶段:见自己——讲市场化的原创故事;第二阶段:见天地——讲东方美的人文故事;第三阶段:见众生——讲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在这种转型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导演的创作雄心。随着他个人追求的深入,他的作者思想也日趋成熟——不再迷恋于表达自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壮阔的时代画卷之中。

  从曾经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国家级导演,李伯男规定着自身的职业情境,构建着中国式的舞台形象,为青年戏剧人做出了表率。

  学院在行动 

  在李伯男宣讲的最后阶段,他指出了以郝戎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当下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中央戏剧学院也在积极地行动着。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戏剧学院加强了思政课程的建设,重启了实验剧团,推出了《万水朝东》《风云儿女》《背篼里的春天》《听故事·见江西》《八女投江》《走过天涯还有路》等一批大型剧目,同时将品牌活动“小品大赛”升格为“青年戏剧节”,提高戏剧学子的整体创作格局,纵向与横向地回应着时代的召唤。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写到:“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铁凝在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上谈到:“当作家与党和人民一起奔赴我们民族的光明未来时,他自然而然就会被这沸腾的生活所打动,被可爱可敬的人民所感动”。

  我们要创作高峰作品,绝非是在作品中唱高调、说大话,而是要把真实的、火热的人民生活作为创作之母,深入人民生活的内部,去还原时代精神,去传递思想与情感,真正做到让人民登场,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工作者对自我的诚实,就是对国家的诚实;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就是对国家国格的塑造。

  中国文联与中央戏剧学院的此次战略合作,可以视为一次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良好示范。下一个五年、十年、百年,我们的文艺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会出现怎样的新面貌、新高度、新血液,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责任在肩、使命在心、担当在行。

  (作者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

(编辑: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