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艾超南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之“技术革新与艺术开拓: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杭州论坛圆满举办。此次论坛紧扣主题,体现了浓烈的学术创新氛围和鲜明的青春风采,实现了创新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聚焦学术前沿热点,新意碰撞。来自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30多位学界和业界专家、网络文艺创作者发言畅谈,探讨网络文艺前沿热点。一是提出新概念或对旧概念进行新阐释,体现学术创新的勇气。上海大学教授张永禄将网络文艺定义为“新大众文艺”,认为这是新的生产力、新的文化形式与审美、新艺术群体及网生代群体共同形成的时代新艺术,是一种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代表着新的文化主体崛起和新的文化与美学原则正在形成。中国评协理事、浙江省评协主席、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范志忠探讨影视与游戏融合出现新的跨媒体想象和叙事机制,在“互文性”基础上提及“互媒性”——不同媒介在互联网的媒介融合时代互相指涉和整合,跨媒介改编可以从主题、人物、行动、价值等多方面衍生出更多的插曲和补充,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文本都不是一座孤岛,故事世界之间跨时空的互文性和互媒性架构出巨大的张力,吸引观众不断参与各种媒介叙事,增强粉丝黏性。中国评协会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威创新“三境”(符号境、知识境和观念境)和“三维”(人物、环境和行动)理论框架,分析了新时代十年国产游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游戏与社会良性互动、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二是积极介入新文艺现象,体现出文艺评论的在场性。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四川省网络作协主席“爱潜水的乌贼”认为,AI创作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素材版权问题;二是AI创作有目的但无思想,可能细节精美,但整体观照则“非人感”很强。AI创作会根据数据分析作出可能是最适合市场的“最优化”选择,而人类的创作带有自身情感、思考和逻辑。中国评协会员、浙江传媒学院电视学院教授丁莉丽则从阐释伦理、媒介伦理、技术伦理三个维度深入思考了新媒体语境下影视批评的伦理问题。要警惕强制阐释、前置立场代替艺术标准,谨防平台的商业追求挤压影视批评这一社会公器。她还认为,抵制黑箱算法,并设置纠偏机制,是避免价值导向发生偏差的重要环节。

“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杭州论坛现场图

  彰显评论青春活力,观点交锋。一些学者积极肯定技术赋能网络文艺,热烈拥抱新兴技术。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名誉院长范周认为,数字化生产将成为新的趋势,技术的创新使网络文艺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给观众带来更多自主性的互动影视和视觉体验;在产业融合和消费升级中,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的价值不断凸现,产业链的延伸优势集中凸现,以IP为核心的网络影视、文学、表演、动漫游戏及衍生产品等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未来创作和评论、艺术和市场大有可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从“元宇宙”的辞源考辨、历史建构、动态生成、文艺世界要素等角度畅想了一种新的“元宇宙”文艺。它将实现Web2.0到3.0的飞跃,提倡去中心化的技术逻辑,虚拟人、赛博格人、生化人及其化身等都将成为交互的文艺主体。米络星集团党支部书记、品牌中心总经理祝凯宇认为技术赋能网络文艺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技术拓宽了网络文艺的边界;技术革新提升了网络文艺创作的表现力;文艺与技术的结合,让文艺前景有了更多新可能。“元宇宙”,虚实相生的沉浸式感受,NFT技术与影音、动漫和游戏相结合形成的数字藏品,综合IP技术、CG动画捕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虚拟人物,是技术创新和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的载体,在各领域大显身手,带来全新审美体验。有的学者则对技术与文艺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中国评协副主席、上海市评协主席、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认为,数字技术已彻底改变了当今世界人们创作和体验艺术的方式,但要警惕复制取代创作、人的内心体验与审美感知降格为技术附庸。他认为一切数字艺术本质还是艺术,艺术攸关情感和人文,要避免被技术反噬。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杰认为,艺术不是一种简单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化存在,而是系统性的、制度性的审美关系。数字经济、数字技术让系统性的审美关系更好地组织起来。现在的艺术生产者既有个体艺术家,还有大量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有些人擅长技术,但对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入了解。我们不能陷入“娱乐至死”,要努力追求光明未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认为,当前网络文艺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创新力不够、脱离生活以外,还有算法推送在帮助了解受众审美偏好、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窄化创作者的题材选择。中国评协会员、温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傅守祥认为技术与人文博弈是现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现实难题。要评估技术引发的文化振荡,警惕技术乌托邦的倾向。当前的网络文艺文学性、艺术性不足,通俗性、消遣性、消费性比较强,亟须深耕以及对应的精细化治理、分类化治理、精品化发展。

“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杭州论坛“青评汇”现场弹幕墙

  打造青年青春论坛,朝气蓬勃。一是鲜活灵动,赋能青年成长。杭州论坛汇聚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研讨阵容,“中国文艺评论”微信视频号、“悦临平”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实时直播,吸引一万多人次全国各地文艺评论工作者与社会各界关注。论坛特设“青评汇”专场,40余位来自杭州各大高校暨杭州市评协网络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的青年学者、从业者从网络文艺微评、快评与弹幕评论等方面展开敏锐有趣的观察与分析;还开设了弹幕墙,研讨专家和现场参会人员均可实时发送弹幕、微评,气氛活跃,研讨热烈,观点犀利,体现了文艺评论的朝气与锐气,成为“技术革新与艺术开拓”主题的鲜活注脚。二是创新融合,思考新媒体文艺评论路径。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艺术百家》主编张超认为,新媒体为文艺评论打开了便捷、及时、互动、广阔、多元的互动平台,但是其中大量评论过于强调个人化的意见表达,漠视客观的评价标准,文艺评论也陷入随意、芜杂乃至导向迷失、价值紊乱的状态。文艺评论需要自由,但更富有责任,自由有其规则,无视规则将难当责任。文艺评论有效介入首先要解决“敢不敢评、会不会评”的两大问题。“敢不敢评”主要针对专业评论,“会不会评”主要针对大众评论,将草根的勇气与专家的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营造良好的文艺评论生态。《文汇报》特刊部主任邵岭认为网络文艺重新定义了“专业”,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

  中国文联高度重视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团结引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敞开大门欢迎青年,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源源不断提供新鲜血液。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就体现出了年轻态的鲜明特征,700多位作者的平均年龄是32岁,30篇优秀评论文章的作者平均年龄是37岁。青年力量的积极涌现和茁壮成长,让人们对中国文艺评论未来充满期待。

  由夏入秋,论坛已告一段落,但论坛激发的创新与青春品格值得不断发扬。新时代这十年,中国网络文艺评论正青春。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等必将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上大展作为。

  (作者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干部)

(编辑: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