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花滑队员有如赛场上起舞的“精灵”,以出色的表现为中国代表团勇摘冬奥第九金。可能许多人并不了解,在中国花滑健儿获得的荣誉与鲜花背后,有着舞蹈的助力和舞蹈人的付出。在日前由中国文联机关党委、中国舞协和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办的“一起向未来——冬奥英雄走进中国文艺家之家交流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中,中国冬奥花滑冠军分享的冬奥故事,为舞蹈与花滑,尤其是中国舞协与中国花滑队之间的“心手相牵”揭开面纱。就此,本报专访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进一步揭秘舞蹈界与花滑界的“亲密接触”,揭秘舞蹈与花滑的“亲密关系”。
中国艺术报:许多人是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上您和中国花滑协会主席申雪分别宣读的贺信和感谢信才了解到,从2019年开始中国舞协和中国花滑协会就已开启了深度合作。从您主持这次活动时与花滑冠军们“如家人一般”的交流和互动中也能感受到彼此的熟悉和亲切。
罗斌:其实我们在战略框架协议签署之前就已经开始为中国花滑队提供各种帮助。大约2018年时,我去首钢园与相关人士策划环境舞蹈活动时遇到了中国花滑协会主席申雪,因为中国花滑团队从备战奥运之初就入驻首钢且一直住在首钢园区训练。我与申雪可谓一见如故,便成神交,彼此有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中国花滑团队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舞蹈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我个人也有种“英雄情结”,对于奥运史上中国花滑的第一位冠军这样可谓创造历史的英雄很敬佩。因此只要他们有需求,比如舞蹈专业或是舞者支援等,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提供帮助。逐渐地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与花滑队之间也仿佛有了一种亲情,因此中国舞协与花滑队从相识到了解,再到帮助他们做舞蹈专业上的一些支撑,成了一种天然、自然的缘分,后来也就有了双方正式的战略合作。
中国艺术报:从活动上隋文静、韩聪和彭程、金杨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次备战冬奥会,中国舞协先后派了弗拉明戈舞、Hiphop等不同舞种风格的多位舞者和编导,助其提升舞蹈水准和艺术呈现水平。
罗斌:最初根据隋文静、韩聪的需求,我们派去的是曾作为东方歌舞团弗拉明戈舞领舞演员的段妃老师,她曾是资华筠先生的弟子,后来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段妃与花滑运动员有很深入的交流。后来花滑队又需要芭蕾舞的塑造,我们就派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胡晓老师,他掌握特别好的基础课教育规范,因此服务很到位,动作做得非常有质量。后来隋文静、韩聪和彭程、金杨等需要街舞指导,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先后派出了周游、王冰等优秀街舞舞者,教授Popping、 Hiphop等舞种。花滑和冰舞比赛包括很多基本的技术要求,因此通常会邀请对这些技术要求掌握更好的国外编导编排节目,而舞蹈教师是负责提升他们的艺术感觉,帮助他们修正身体上的瑕疵,让他们的舞蹈质量能够与原来相比更加尽善尽美,这也是我们派出舞者和编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中国艺术报:这样看来,奥运赛场上选手们的精彩呈现潜藏着舞蹈人的重要助力。
罗斌:对,在这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有多位舞蹈艺术家和编导深入花滑队,包括我们派去的著名编导、舞剧《戈壁青春》的总导演、北京舞蹈学院的帅晓军老师。另外,我们还协调了在《舞蹈风暴》中非常火爆的人气舞蹈家李响专门调整活动档期,在队里住了一段时间,辅导王诗玥、柳鑫宇在冰舞中的舞蹈表现。
中国艺术报:这样的“亲密接触”,正像舞蹈与花滑的“亲密关系”一样,是种特殊的缘分。
罗斌:是的。2020年在首钢园做完环境舞蹈展演后,花滑队和其他队成员特别想与舞者们有一场联欢互动,但当时因为疫情防控要求又不能在同一个空间内开展,彼此也不能握手和拥抱,没办法,双方就在首钢园区内驻地酒店门口,也是当时我们演员驻地的对面中间的一条小马路上,在马路中间把隔离带齐腰高的铁栅栏摆好,然后隔着铁栅栏做了一次演出。隔着隔离带,我们这边组织了几个舞蹈节目给他们表演,当时他们以看为主,但是后来我们希望他们与我们互动,他们就在隔离带的那边给我们做了一些表演。
这中间有一个环节比较有意思,当时青年舞蹈家骆文博表演完舞蹈作品后大家意犹未尽,她打算再即兴跳一段蒙古舞,但现场找不到合适的音乐,手机现场播放音乐声音又太小,见此情景我一着急就现场清唱了一段《鸿雁》,作为这段蒙古舞的伴奏,大家也隔着栅栏尽情地跳了起来。
中国艺术报:经过双方的努力,您在北京冬奥赛场上看到花滑选手表现出怎样的舞蹈意蕴和力量?
罗斌:最难忘的比赛是隋文静、韩聪破了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他们夺冠奠定基础的那一场。从那一场比赛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舞蹈艺术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之前不管承诺多少、双方合作共建了多少,但作为体育比赛项目,一定要在成绩上看到最终成果。这个短节目虽是外国编导编排的,但是他们完成的舞蹈层面的质感是我所看到的这么多年中国花滑选手表现最好的一次,是可以让人忘掉他们的技术、进入艺术体验的一种状态。坦率地说,与西方运动员相比,他们的先天身体条件和表现力,包括肢体的长度等方面不占优势,但是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自己身体的长处,找到了自己适合的一种表现方式,并将这种长处和表现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都有高质量的表达。在后来四周跳落地延展出来的那个动作瞬间,你会发现有一种芭蕾舞审美的韵致,非常到位,那一瞬间我感觉到选手脚背和手指尖的某种延伸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意蕴,非常有美感。这应该说是舞蹈人和花滑人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舞蹈的功夫和我们之间相互磨合产生的价值从这个瞬间被较为充分地感受到了,这也是我们非常欣慰的。
中国艺术报:从舞蹈专业的角度,您怎么看舞蹈和花滑之间的关系?
罗斌:花滑比赛时技术含量是第一位的,但其也在不断变化,就像活动中申雪所说,现在花滑项目中,其实完成技术只是基础,是打底,更多是艺术加分和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应该说舞蹈和花滑本质上都有同样的诉求。不同的是,舞蹈是艺术,强调表达,不是以挣分值见高下作为最终指向;花滑是体育比赛,必须要有胜负。而实际上这种胜负在我看来已经落在主观判断层面,而艺术印象分本质上没有办法量化,更多的是选手体现出的艺术感受。肢体是共通的,在艺术表现力上来说是殊途同归的。
中国艺术报:这就像当下的舞蹈,人们早就不再为舞者的腿动辄抬到“6:20位置”而兴奋,而更在乎其肢体表达出的思想和韵味,这也让人想起隋文静在活动中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这句话,技术的天花板早已不是花滑人和舞蹈人的根本追求。
罗斌:对,无论是舞蹈还是花滑,最终追求的一定是技术背后的思想、精神和艺术的内核,最终一定是一个艺术家才会是一个好的花滑运动员。隋文静能说出这句话就说明,她达到了应有的认知,所以她能获得如今的佳绩。对艺术的感悟是最根本的,这也能让我们看到这些年轻的花滑健儿未来可期。
中国艺术报:在花滑项目的普及推广上,两个协会也做了探索和努力,从申雪在活动现场宣读的致中国舞协的感谢信中可了解到,花样滑冰广播操就是双方战略合作的成果。
罗斌:是的,由中国舞协作为艺术指导单位,与中国花滑协会合作创编的《全国第一套花样滑冰广播操学练手册》刚刚面世就很受社会欢迎。中国舞协群众舞蹈工作委员会以在全国各地推广广场舞为启发,和中国花滑协会共同实践,希望从普及的角度,在“非冰”的前提下让更多大众感受花滑的技术和舞蹈的韵律。这套广播操带有一定的广场舞性质,计划在全国推广。这也是积极探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实践路径和具体举措,以期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
中国艺术报:相信在舞蹈和花滑的融合以及双方磨合过程中,花滑选手从舞蹈中汲取养分的同时,舞蹈和舞者也能从花滑运动及运动员那里有所获得。
罗斌:对,这些花滑冠军是离我们如此之近的、实实在在的甚至像家人、朋友般的英雄。对于普通舞者而言,也许可以从中感受到,只要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好,就会有收获。同时,奥运精神本身应该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一种新的精神,我相信奥运英雄用自己的拼搏书写的奥运精神会给予舞蹈界以及中国文联干部职工很大的启发,这也是这次特殊党日活动的意义所在。
中国艺术报:未来,两个协会将如何强强联手、再接再厉,一起向未来?
罗斌:未来除配合花滑队员的各种比赛选派专业师资指导花滑进行舞蹈专业训练、比赛节目编排、音乐解析与表达,提升运动员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力外,还会着眼长远,立足于机制创新,探索常态化合作,以及积极探索艺术与体育结合共同培养人才、推出精品等模式,中国舞协期待通过与中国花滑的跨界合作,努力创新合作成果,实现新价值,为共同推动中国冰雪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