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格局开新境,守正创新再奋发

时间:2022年01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重塑格局开新境,守正创新再奋发

——2021中国杂技盘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荣耀之年,是我国文艺事业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发展之年,也是中国杂协第八届主席团的履新之年,是中国杂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杂技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固本强基、守正创新的历史担当,始终保持“稳”的定力,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各类风险防控;始终保持“进”的锐气,以创新精神在杂技精品创作、文艺惠民演出、评奖办节、理论研讨、对外文化交流、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勇往直前、高歌猛进;始终保持“好”的作风,在真抓实干中不断打造杂技界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行业管理新生态。

  杂技格局深刻改变

  2021年,中国杂技院团由两三只头雁轮流领飞的雁行阵型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呈现出众水分流、群星闪耀、多元并存的新发展格局。

  首先,中小杂技院团创作呈爆发态势。创作是杂技院团的中心任务,作品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江苏省杂技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自贡市杂技团、射阳县杂技团等中小杂技院团不断以量质齐升的新人新作争夺关注度和影响力,对传统的院团格局形成冲击。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有无杂技专业场馆为依托将不断拉开院团间整体实力差距。上海马戏城、长隆国际大马戏院、重庆国际马戏城、濮阳“水秀”龙珠馆、济宁杂技城大剧院、周口野生动物世界艺术中心大剧院均已打造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标志性文旅产业项目,成为相关杂技院团不断蓬勃发展、锐意创新的重要依托。中国杂技团的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公开招标,正是顺势而为的应对之举。最后,改革开放40余年沧桑巨变,造就了一批杂技界的明星民营企业家。如今,他们走到了要告别历史舞台的阶段,苏展航、张玉玺、余伟华、王召等不少“二代”已经走到台前。民营杂技院团校处于两代人财富及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企业能否有序传承?接班人是否胜任?有何革新举措?需要时间来证明。

  创作活力奔涌

  2021年,“礼赞百年同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杂技作品展演”“中国杂技与外交”图片展览、“从不惑走向大成——庆祝中国杂技家协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第七届南方六省(区)青年魔术新秀视频展演等主题鲜明、影响广泛的杂技主题活动,以不同形式推动杂技艺术创作实践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外赛事驱动下,各杂技院团都在加紧创作孵化、培育新人新作。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切实发挥行业最高赛事的示范性、导向性、权威性,涌现出魔术节目《秘境》《玉壶光转》《涟漪·扇变》《牌·魂》《仙豆》《红》《骑手与绣娘》与滑稽节目《小夫妻》《岁月》《热心人》等一大批优秀新作。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女子倒立技巧》《兰陵战歌——中幡》《绣琳琅》脱颖而出,分别摘得金银铜奖项。第五届澳大利亚国际马戏节(线上)中,《凌云狮秀——流星》《丝路芳华——柔术造型》《中国结》分获“未来之星”青年组金银铜奖,《蹬人》获“明日之星”少儿组银奖。此外, 《十面埋伏——单人扯铃》《惊涛骇浪——平衡顶技》《芳华——四人肩上芭蕾》等均是颇有亮点的新创节目。

  红色题材杂技剧成为最大亮点与突破

  2021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国红色题材杂技剧迎来了创作高峰和品质的整体提升,涌现出《黎明之前》《战上海》《大桥》《芦苇青青菜花黄》《铁道英雄》《一双绣花鞋》《山上那片红杜鹃》《英雄虎胆》《聂耳》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杂技剧创作中现实主义的高蹈和经典化,既是收获也是特征。其创作逻辑实践始终“与时代同步伐”,沿着“脱虚向实”“技艺并举”的道路开拓前进,反映出“杂技剧首先是‘剧’,其次才是‘杂技剧’”,杂技本体的辨识度不能被冲淡或淹没,已经成为杂技界共识。这批剧目以创新的时代精神匡正杂技舞台的同质化积弊,从技巧、道具、造型到戏剧呈现,处处有创新之举,实现了“一戏一品格”的艺术追求,成为杂技界创作能力和驾驭能力越来越成熟、文化内涵和戏剧品格越来越鲜明的生动范例。在此基础上,曾经形式即技巧大于内容的、与意识形态有所隔阂的杂技将变身为“文以载道”的艺术,全社会终将用新的标尺和角度来考量和评价杂技。

  理论评论地位提升

  2021年,现象级杂技剧《战上海》获得了“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效果和市场反馈,引起了主流文艺理论领域的极大关注与赞誉。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金浩《杂技剧〈战上海〉:发挥杂技特色讲好英雄故事》一文获得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优秀作品表彰。同时,在文艺界工业题材精品难现的当下,首部工业题材杂技剧《大桥》不仅填补了杂技舞台的历史空白,更给工业题材类型创作贡献了新的精品,其文艺史价值有待被进一步认定。在优秀杂技剧的示范带动下,随着对杂技的新的文艺历史维度之认识和文艺观念之阐释,杂技终将在主流文艺理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0月,第二届全国优秀杂技理论作品扶持活动暨红色题材杂技剧创作研讨会在大连举行。众多杂技理论界的新面孔,以及来自高校、艺术研究院(所)、兄弟文联及协会的专家学者纷纷进入杂技理论领域,新一代杂技理论工作者崭露头角,杂技艺术理论队伍建设工作彰显成效。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杂技理论工作者在深耕细作中所彰显出的时代精神与风貌,所呈现出的精神广度与高度,问题导向、时代课题已经成为杂技理论创新的强劲驱动力。

  探索“互联网+杂技”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杂技行业逐渐从2020年疫情初期“以艺战‘疫’”的线上嫁接发展到线上创作推广、办节办会模式的升级迭代,进而转化为打造线上IP资源的新营收格局,可以说前所未有地对“互联网+杂技”进行了全局化、理智性的探索。

  杂技(魔术)团体纷纷由线下剧场演出转战线上,杂技的线上传播不仅限于直播、展演,还在于跨国合作。2021年5月,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中,济宁市杂技团的滑稽作品《岁月》借助跨国“云创排”的方式最终捧得金菊奖。2021年10月,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深度挖掘线上办节办会的潜力和可能性方面作出成功的示范。此外,各杂技院团纷纷进驻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传播提高院团社会知名度、培养市场观众群、增强用户黏性。当然也不乏杂技演员个人融入各类新媒体平台并赢得超高人气从而“网红”化的案例。

  《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第一名NFT (非同质化代币)彻底出圈,腾讯、网易、阿里巴巴等纷纷入局,艺术品、收藏品、版权、音乐、游戏等万物皆可NFT。杂技界能否迎头而上?又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

(编辑: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