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民艺赋能

时间:2022年07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乡村振兴 民艺赋能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民艺精品晋京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 

  6月23日至7月1日,由中国文联办公厅、中国民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甘肃省民协、中共陇南市武都区委区政府等承办的“乡村振兴民艺赋能——武都区民艺精品晋京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展出了包括布艺贴画、雕刻、剪纸及紫泥文创产品、高山戏等共计820件民间文艺作品。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俞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以及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立平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199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国文联开始对武都区进行对口帮扶工作。24年来,中国文联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探索开拓出了具有文联特色的文艺扶贫之路,帮助武都人民走出贫困。2020年2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武都区退出贫困县。

  6月23日,“乡村振兴民艺赋能——武都区民艺精品晋京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用民艺创造美好生活

邱运华

  按照2021年中国文联定点帮扶工作的总体设想和目标任务,结合武都区民间艺术资源和发展现状,由中国民协、甘肃省民协、武都区委区政府共同组织,在武都区开展了民艺资源普查,对武都区所有民艺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拔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宣传。本次武都区民艺精品展集中展出了武都民间艺人精心创作的民艺作品五大类十种,包括紫泥文创产品、布艺贴画、雕刻、剪纸、高山戏等,共800余件。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以朴素的形式表现了武都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很多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境界,更多的作品以特殊的材料和独特的手段,展示武都人民对过往历史文化的珍爱,对艺术、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方寸之间,令人联想起武都人民和全国人民千百年来共同经历的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品味到武都人民与整个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趣味和文明成就,激发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令人感慨万千、不胜振奋!

  本次展览既是一次民艺普查的成果展示,也是一次交流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民间艺术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力图精准有效地推动武都区文艺事业、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台阶。

  通过此次普查调研,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民间文艺来自生活,是人民的创造。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激发发展活力,推进民间文艺的创新发展。我们要植根民间文艺的发展规律,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有关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结合经济、文化、社会、立法、教育、“三农”等现实问题,切实加强民间文艺基础研究,制定保护与传承措施,从丰富中华传统民艺存量、续存民艺母本、保持民艺多样性的意义上,进一步服务完善民间文艺的保护与创新体系构架,促进传统民艺的活化与发展。对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好的传承与生产基础并有望拓宽发展空间的民间文艺样态,要服务促进“创新链”建设,包括加强民间文学的内容产业转化与传播,加快民间工艺的定制化、品质化的创新传承进程等。特别是积极推动偏远山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等生产资源的供给侧增量,提高传统工艺产品及服务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成为生产力;发挥中国民协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密切关注传统工艺产品及服务,引导传统工艺产品在研创、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系统化发展,增强传统工艺相关产业延展性,增大收益空间,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实施“中国民间文艺志愿者”计划,充实民间文艺志愿者队伍,发挥“抢救保护、学术研究、教育传习、生态修复和创新发展”五位一体的建设性作用,进一步在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教育、文化产品共享和建立创意产品传播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民协将在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承担起与武都区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发掘当地民间文艺资源,宣传推广民间文艺产品,使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人关注武都文艺文化事业发展新成就,关心武都民间文艺新进展,关爱武都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双创新成果,和武都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创造武都美好未来!

  (邱运华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民艺作品组图 

智慧菩萨(紫泥文创) 田刚

人文蔚起(剪纸) 袁长流

空谷幽兰(玉雕) 王玉骄

印象·莲湖(武都木雕) 王玉骄

桑叶果盘(紫泥文创) 苏涛

丝路驼铃(武都木雕) 张守学

东方气韵(布贴画) 王小玲

秦平艳表演高山戏

汉诏书(仿制品紫泥文创) 关联

武都紫泥砚(紫泥文创) 陈鹏

武都民艺

  紫泥文创

  武都封泥,是两汉皇帝用作封诏行文的特供之泥,封泥上的印文是古代印章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目前已经成为武都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非遗文创项目之一。武都紫泥砚,采用最新水晶胶工艺,内为含紫泥的合成材料,外层为人造水晶,典雅大方、美观实用。武都紫泥泥皮画也叫紫泥壁画,是在紫泥皮上按传统手工技法制作的绘画,其工艺是将武都紫泥筛细后拌一定比例的棉絮、麻绳、麦秆、麦壳皮、头发等辅助材料,经过加水充分搅拌后,用灰刀分不同层次附着在硬质板材上,到一定厚度后再经抹平、晾干、起稿、勾线、填彩、润色、做旧、破边、加固等程序制作而成。

  高山戏

  又名“高山剧”“演故事”“走过场”等,1959年定名为“高山戏”,主要分布于鱼龙、隆兴、佛崖、甘泉等乡镇。近年来,在中国文联的帮扶下,高山戏的演出、研究和交流活动异常活跃,每年演出一百多场。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专家赞誉为“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高山戏演出程式有议事、出灯、过关、圆庄、上庙、走印、踩台、灯官说灯、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11项。代表性的剧目有《武松打虎》《李逵探母》《康熙拜师》等,以及一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儿嫌娘丑》《王祥卧冰》《麻女子顶亲》等,更多的则是取材于民间生活的《三怕妻》《两亲家打架》《三女不孝》《讨债》等,近年来创作的剧目有《开锁记》《挡车》《人老心红》《特殊党费》《米仓魂》《青橄榄紫橄榄》等。

  布艺贴画

  锦带是武都坪垭一带藏族妇女用以束腰、扎靴、拢发乃至点缀服饰的花带,艳丽多彩、图案优美。武都传统的锦带编织一般用胡麻、羊毛、棉花等捻成线,染成五色或十色彩线后用手工编织,现代也用七彩真丝、尼龙线、腈纶线、膨体纱、金银线等材料混合编织。锦带用于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典活动时,其色彩、图案、宽窄、长短会因为活动内容而有所不同。武都区文联组织了多次织锦技能传承培训,作为重点传承区域的武都坪垭,掌握这项技能的妇女逐渐增多。

  布贴画也被称为宫廷补绣、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拨花。武都布贴画利用武都传统纺织工艺制作的布料在底布上拼出各种图案,再经过粘贴、刺绣等方式进行固定和细致加工,最终呈现出色彩丰富、线条明朗、具有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其应用广泛,如在武都传统荷包、衣裙等饰品上都有它的踪迹,其工艺手法多样,发展前景可观。

  民间剪纸

  武都民间剪纸既与纯朴、稚拙的北方剪纸一脉相承,也兼备南方剪纸精巧细致的特点,在粗犷中有天真,于精细处见匠心,浑厚者茁壮有力,玲珑者秀美雅致,题材内容多为当地百姓日常和文化生活。在刻画艺术形象上,通过镂空形成色、白对比和物体的连接来刻画形象。武都民间剪纸用途广泛,如作刺绣花样、节日窗花、傩祭“花花纸”、丧葬“引魂幡”以及灯彩装饰等,最常见的是窗花和灯彩装饰。

  武都雕刻

  武都木雕主要以武都区高山盛产的小叶黄杨为主要材料。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相媲美,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古朴美观、别具特色,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武都木雕艺人又将青田石雕镂空、圆雕、俏色等技法和传统木雕技艺相结合,创作出写实写意兼备、大气之中不失精妙、自成一格的雕刻作品。

(编辑:张钰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