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文联】从桂林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实践中获得的思考

时间:2018年07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秦凌斌

   文联扶助农村文艺繁荣大有可为

  ——从桂林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实践中获得的思考  
  7月19日,桂林市文联组织彩调专家又一次来到彩调之乡永福县,这个县已连续举办了32届“茅江之夏”农村彩调大赛。当我们走进堡里镇清坪村时,文艺村民正在紧锣密鼓地为迎接第33届农村彩调大赛而自创自编自导自演《宁要绿水青山》节目。有位老一点的文艺村民一眼就认出了彩调专家而欣喜道:“咱们的节目有希望了。”每次去不同的村寨,文艺专家都能听到村民对他们的期盼:“多教我们一些吧”“住两天再走吧”“下次来我们这里辅导几天吧”……自2012年以来,桂林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实施6年,桂林市文联组织市县两级文艺专家近千人次,先后辅导自然村近200个,受益群众万人以上。现有自治区级文艺村88个、文艺户88个,市级文艺村124个、文艺户130个。
  今天,在桂林农村的大舞台上,到处散发着文艺的气息:热闹的广场舞盛行在每个村寨,有的乡镇提供场所,文艺户义务牵头,附近的村民自觉地参与,自娱自乐,其乐融融;自筹经费和有赞助支持的、相对固定的文艺队伍活跃在乡村的民俗节日里,凭借自身的文艺实力打拼出一条“文艺温饱路线”;还有富裕起来的农民逢年过节为家乡作贡献,搭戏台唱堂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村委的干部说,农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治安秩序也好多了。兴安县溶江镇石山脚村,本地经济发展较好,外出打工的村民不多,在桂林市文联组织文艺专家到村里的时候,喜爱表演的村民骑着电动车从田地里赶来,换上演出服装就开始表演。专家称赞道:“招之即来,来之能演。”平乐县有许多做“农村文化产业”的文艺队伍,5人到8人为一团队。每当桂林市文联组织音乐家到平乐县的某个镇作辅导,总有十几支管弦乐队在等候。该县沙子镇鱼塘村的吴老根艺术团是一个典型,艺术团资金充裕,有演出车、音响器材、相对固定的演员,在当地颇有影响力。
  桂林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的“大棋盘”上。为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桂林市文联“十举措”探索多条路径,创新“文艺惠民”的内涵和外延,激发更多文艺家充实到文艺志愿者队伍,参与和丰富文艺惠民活动。比如,将文艺惠民工程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列入绩效考评中;把文艺惠民与文艺助学结合起来;发挥市县两级文艺指导作用,把文艺村户的验收与辅导相结合;在桂林市全市开展文艺惠民工程推进会,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引导文艺家将“走乡村”文艺惠民作为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的一次好机会;桂林市文联所属文学院、南方文学杂志社和文艺理论研究室开展文艺家到各县讲学和调研活动,活跃基层文艺;市县文联积极争取财政经费保障文艺惠民工作的开展,经费每年有所提升;县级文联加强与乡镇文化站的联络与协调,推荐一大批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文艺村户,促进村级文艺发展;乡镇村委积极参与到文艺惠民工程中,自荐文艺村户十分踊跃;通过开展文艺惠民,发现农村文艺人才,培训文艺骨干,推荐文艺苗子。
  作为文联,文化设施等“硬件服务”不是强项,文艺扶持等“软件服务”才是文联特长。如何提升“软件服务”呢?在“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中,桂林市文联根据各地农村文艺的需求来调整方式方法,提供相应的文艺需求,以做到有的放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是持续性开展创建文艺村户命名活动。创建文艺村户命名,不管是区级还是市级的,乡镇村委都非常重视,因为文艺村户推动着村屯自觉开展文艺活动,经常开展文艺活动就会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大大改善村风民风。
  二是持续性开展农村文艺助学辅导活动。文艺助学和辅导的直接受益人是村民和农村小学生。文艺助学,有利于开启学生学习艺术的大门,启迪学生的艺术智慧,发现艺术人才。兴安县保林村小学的文艺助学起到了一定的连锁效应。彩调是桂林农村最受欢迎的一个剧种,桂林市文联组织相关专家耐心细致地辅导村民,每个乡镇都有了彩调传承。
  三是持续性开展农村文艺联谊交流活动。农村文艺联谊交流活动,最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许多乡镇都会组织村屯的文艺汇演,桂林市文联也引导各县之间的村屯文艺联谊交流。参与表演的村民都说,花钱不多,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持续性在乡镇开办文艺培训活动。每次开办文艺培训三五天,是对农村文艺骨干再提高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桂林市文联计划每年在一至两个乡镇开办文艺培训活动,针对乡镇文艺特色及文艺骨干的需求,调整相应门类的文艺培训内容,从而提高农村文艺“以点带面”的效果,提升文艺村文艺户的含金量。“以点带面”而不是“全面铺开”,是在桂林市文联活动经费紧张的现实状况下对农村文艺工作开展的一种积极的反映方式。
  五是持续性投入文艺惠民助学活动经费。桂林市文联坚持“投入少、收益大”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做好本级财政经费投入,把“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纳入到文联日常工作,争取上级文联的各种投入方式,在“文艺造血”上加把劲儿;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寻找社会支持,在文艺惠民助学切入点上形成共识,共同促进文艺惠民助学的持续性发展。
  村民的呼声,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村民的热情,就是我们鞭策的动力;村民的渴望,就是我们传递文艺正能量的最佳时机。文联人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将会大有作为,有更大的拓展空间。我们要在“软件服务”上提升村民的精神追求,只要文联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农村文艺发展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编辑:张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