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岸杂技艺术的时代新声

时间:2025年09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晶雯

  由中国杂协、北京市文联主办,京津冀鲁苏浙6省市杂协承办的第二届“流动的技艺”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日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精彩上演。展演以大运河作为文化纽带,汇聚沿岸9大艺术院团的精品力作,共200余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生动呈现了大运河沿岸杂技艺术的魅力与时代新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中国杂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刘挥,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等出席活动。

  本届展演以“流动的技艺”为主题,“技艺”二字既指杂技艺术的精湛技法,又谐音“记忆”,寓意大运河数千年历史积淀的共同文化记忆。展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精心构建“悠悠文脉贯古今”“生生不息运河情”“熠熠生辉焕新貌”三个篇章,通过“散文诗+视频”的诗意串联方式,将大运河文化的千年脉络与杂技艺术的创新表达深度融合,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展演在主题宣传片《流动的技艺》中拉开帷幕,以“文化交融”筑基、“技艺诗化”凝魂、“传统新生”通脉,通过多维融合与艺术创新,展现杂技艺术溯源传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传承脉络,更以千年大运河为纽带,推动非遗与时代精神共荣共生。第一篇章“悠悠文脉贯古今”中,江苏省杂技团带来的《金乌涅槃·集体倒立》以恢宏的倒立造型演绎神话意象;聊城市杂技团《俑·顶碗》的演员身着陶俑服饰、头顶瓷碗完成高难度动作,尽显古朴神韵与超强平衡能力;德州杂技团《黑陶青花》的演员以高难度动作、默契配合展现杂技之美。第二篇章“生生不息运河情”聚焦民俗风情,浙江曲艺杂技总团上演的《送别·倒立技巧》以柔美身姿诠释江南诗意;天津市杂技团带来的《鱼韵流芳》以戏曲花旦扮相融合魔术技巧,演绎人鱼嬉戏场景;河北省杂技团演出的《太极·坛韵》则将太极哲学与杂技力量完美融合,彰显运河文化的多元共生。第三篇章“熠熠生辉焕新貌”凸显创新活力,杭州杂技总团的《潮头·转台造型》以动态转台象征时代浪潮;中国杂技团的《飞翔的心·男女绸吊》用空中绸吊演绎现代浪漫;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的《弈中乾坤》别出心裁,融入多种创新技术元素,展现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最后,重磅杂技节目《九级浪》以高难度集体技巧展现“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

  展演当日,中国杂协及京津冀鲁苏浙杂协、参演院团的嘉宾还参与了大运河北京通州段文化采风活动,深入考察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现代文化设施,感受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成果。

  本届展演不仅是大运河沿岸杂技艺术高水平创作的集中展现,也是北京市文联落实“推动城市副中心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深化“文艺赋能副中心”的具体实践。今年,北京市文联与通州区委签订《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在文艺组织建设、创作引导、品牌共建、人才培养、“两新”引领、交流合作、产业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未来还将通过共建演艺、设计、美术小镇以及共办艺术节等措施,进一步丰富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推进优质文艺资源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