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总书记为什么说是最大的爱好、终身的爱好?

时间:2024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张钰童

  “习艺强国”工作室

  一个崇尚阅读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一个充盈书香的社会是最先拥抱现代文明的社会。

  4月23日,“共建书香社会 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大会旨在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全民阅读是增强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最初的“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再到今年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不同表述方式的背后,是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全局性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今年我们迎来了第29个世界读书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奋进新征程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读书故事,感受他与读书的“不解之缘”。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

  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察看馆藏马克思主义典籍。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谈到了幼时读书的趣事。

  “我的读书习惯,是家庭培养的,我父母很支持我读书。”习近平说,自幼时起,父亲习仲勋对他的要求就一直很严格。习近平每天都要将阅读感想写成读书笔记,交给他的父亲批阅,而他的父亲则会把写得不好的地方圈出来,让他反复修改。有时为了把一个词语用得准确、用得精当,习近平会翻着字典反复查阅琢磨,一改就是一整天。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

  习近平爱读书,给他周围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读书的热爱与痴迷,贯穿了他的人生轨迹。

  上世纪60年代,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坡,开始了七年知青岁月。“酷爱读书”是习近平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乡亲们记得,习近平“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

  有一次,习近平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讲述了这个故事。“我那儿有一套歌德的《浮士德》,韦编三绝,就是不想还。那个人(书主人)讨书讨了三次,我请他吃了三顿炒鸡蛋,把他打发走了,再继续看。”

  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尽管公务繁忙,个人时间被大量挤占,但习近平还是坚持“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在习近平看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聆听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总书记融汇古今、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比喻妙趣横生,叙事娓娓道来,说理鞭辟透彻,令人深受教育、深受启迪,真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学识,这种修养,这种格局,是多年磨一剑的结果,和长期不懈读书思考密不可分。

  从经史子集到马列经典,从唐诗宋词到中外文学名著,从汤显祖到莎士比亚……近年来,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习近平提到了很多本经典著作,开列出一张丰富、博大的书单。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今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在聆听习主席令人振奋的贺词的同时,我们也从视频画面中看到了他身后的书架。从《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到《复兴文库》,再从《莎士比亚全集》到《全球科技通史》……一本本书籍,汇聚着从古至今的文化智慧,彰显着跨越中外的文化力量,都转化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出版传承文明,书籍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支持下,一部部精品力作、一套套厚重典籍顺利出版,以书香接续中华千年文脉。

  2022年金秋时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伊始便引起轰动。

  参观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2022年9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凝聚着习近平同志的心血。

  在历时17年的编纂出版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到内容审定,从序言到拍摄,从出版到展览,习近平同志全程支持、念兹在兹,不断关心询问,不断指示批示。项目的每一个关键点、每一段攻坚期,习近平同志都亲自引领、亲力推动。大笔点染,蔚然成势,写下中国文化史上一段盛世佳话。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的地标性建筑,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这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系统诠释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从汉字的演变中,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看懂青铜器上的金文、东晋的《兰亭序》、唐代的《上阳台帖》……拨开历史的厚土,古老的中华文明密码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来源:澎湃新闻)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版本蕴蓄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保存中华文明火种、滋养中华文化根苗、赓续中华文明脉络的重要考量而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时,在兰台洞库了解馆藏精品版本保存情况。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切切叮咛中传递出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的崇高使命感。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讲述他与书的“不解之缘”,倡导大家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2019年8月21日下午,正在甘肃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位于兰州市区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历史沿革、出版发行、经营管理等情况,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来到位于兰州市区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他叮嘱在场的文化工作者:“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10多天后,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图书馆八位老专家回信时,他再次提起“阅读”,希望国图“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极大激发了全国图书馆界改进和创新服务的热情,越来越多读者走进图书馆。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

2021年10月3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内全民阅读氛围浓厚。中国文艺网记者张钰童 摄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鼓励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2024年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

  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和亲自推动下,神州大地处处书声琅琅,读书上进的风气更加浓厚,全民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随之发布;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对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的制度保障日益完善。

  各地也结合地方特点,纷纷出台本地全民阅读规划、政策。北京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山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甘肃制定《“书香陇原”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民阅读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工作措施更加有力,形成了党委部门引导、各方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近年来,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中国文艺网联合相关单位逐年开展“读懂中国读懂党 讴歌生活讴歌梦”主题活动,相继推出主题荐书、“我家乡的文化遗产”、“融入我生命的党员‘艺’象”、“大艺美声·把时代读给你听”、“知名艺术家眼里的雷锋:人世间 他最美!”“网络文艺青年新疆行采风创作主题活动”等系列,共有70余位知名文艺家参与。特别是主题荐书活动,突出文艺工作者在书香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发挥文艺工作者在全民阅读实践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以德艺双馨引领书香社会建设,积极营造了“大先生引领读书新风尚、大流量激发读书正能量”的浓厚氛围,已成为一项知名品牌活动。

  随着各地各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等一系列工作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评选活动,向社会推荐了一大批精品图书,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全国80%的县级以上城市都举行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全民阅读大会”“书香中国万里行”“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点燃大众阅读热情。

  4月23日发布的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达67.5%,较2022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也从2012年的76.3%上升至2023年的81.9%。如今,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从北国极地到南疆岛屿……全国已建成约3300家公共图书馆、10万多家实体书店、58.7万家农家书屋,形式多样、触手可及的阅读空间,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

《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度中国好书》节目

  最是书香能致远。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犹如点亮一座灯塔、撒播一捧种子、开凿一眼清泉。如今,神州大地读书氛围愈发浓厚,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更加磅礴。氤氲的书香,正在飘满中国。

(编辑:于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