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专业的“源”与“流”

时间:2023年12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教育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综合、融通、素养等关键词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我们应站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思考舞蹈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探索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

  如今,普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艺术、体育等综合能力,艺术生也更加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两个不同群体的人才培养逐渐向中间地带靠拢,这体现了国家对全面且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培养舞蹈教育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教育之“源” 

  中国自古便崇尚“天人合一”的大教育观念。古代官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教学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修养等方面的全面要求。孔子讲“仁者爱人”,也便是强调“育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19世纪末,西方的学科化教育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我们从西方教育模式中借鉴最多的便是它分科式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分科式教学使得知识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与学科化分布。分科式教学的优势毋庸赘述,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于知识的研究、教育的推动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造力等问题也愈加凸显。“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深思,直指教育痛点。当分科式的教育模式走向尽头,当“知识”已然大于“人”时,真正的教育便渐行渐远。

  舞蹈教育专业历史之“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成立专门舞蹈学校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国家暂时将舞蹈并入戏剧部门管理。1951年,应文化部要求中央戏剧学院先后举办了吴晓邦主持的“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与崔承熹主持的“舞蹈运动干部研究班”。两个班开创了舞蹈专业课程、舞蹈实技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相结合的授课理念,成为舞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雏形。后来两个班的大部分学员进入北京舞蹈学校成为舞蹈教员。在同一时期,文化部组织了舞蹈教员训练班,为北京舞蹈学校的建立和师资储备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个舞蹈师资班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课程,并编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批舞蹈教材。

  1980年,完成大学转型的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中国民族舞教育系,下设“中国古典舞教育专业”与“中国民间舞教育专业”,致力于探索专业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舞蹈学院又进一步在教育专业领域进行探索。在舞种分科的基础上,开设表教合一专业,表演与教育并行,使学生丰富学识、开阔眼界,在表演的基础上融入教学法的相关内容。2002年,学院根据自身发展再次针对专业方向和学制进行调整,取消专科学历,全部调整为本科教学。同时分别在表演专业下明确表演方向与教育方向,分为表演班与教育班。直至2011年,为了适应国家对本科专业目标的调整与对位,学校只保留了表演方向不再设立教育方向。对于这一专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可见,北京舞蹈学院在教育专业方向的探索从未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舞蹈教育尤其是舞蹈教师教育的探索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成为中国舞蹈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去延伸与突破。舞蹈学科自身较强的专业特点,也使得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与内容鲜少能破壁渗透、贯通融合。处于这一历史阶段的“舞蹈教育”实践与研究,其出发点多是舞蹈表演形态下的教育教学,缺乏真正对教师素养、执课能力、舞蹈教学等一般规律的总结与摸索。也就是说,此时的“舞蹈教育”专业还未能形成观照学科自身的舞蹈教育本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宝贵的探索经验都成为今日舞蹈教育专业发展的根基,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在中国舞蹈教育近70年的历程中来思考舞蹈教育专业发展的未来与方向。

  舞蹈教育专业未来之“流” 

  2015年,北京舞蹈学院迎来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家政策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学院应运而生。学院建立之初便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力图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品质、良好艺术素养、宽阔国际视野、独具创新能力的舞蹈教师教育人才。2018年,北京舞蹈学院成功申报了“舞蹈教育”作为“特设专业”进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目录,正式成为除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之外的第四个舞蹈专业招生方向。这一方向的确立不仅是舞蹈学科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破壁与充实,也是高等教育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社会需求的突出显现。2021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育”专业入选教育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育”专业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院校,也作为在国内第一个开设舞蹈教育专业的学院,教育学院实际担负着更多的使命与责任。在主动研究国家需求、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应在适应需求中引导需求、主动作为。原本肩负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院校往往更加聚焦于培养舞蹈表演人才,而不再承担学生教育方面学养能力的培养。这便更加明确了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的发展方向,也使当今舞蹈教育的定位与价值具备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夯实八年来所打下的舞蹈教育专业方向的根基。在此基础之上,对标学校“高水平、特色型”办学定位,积极谋求、探索专业型舞蹈教育方向的新发展,以期待能够培养出一批真正引领中国舞蹈事业未来发展的高精尖舞蹈教育人才。这个看似是新方向的探索,恰恰是我们回眸舞蹈教育专业发展之源的初衷与意图。我们要做的是充分借鉴、依托学院近70年来的办学经验与教学资源。总结、凝练专业舞蹈教育教学规律,从舞蹈教育学学科本体的研究视阈出发,培养、造就舞蹈技能过硬、教学能力卓越、综合素养完备的高端舞蹈教育人才。

  推进专业型舞蹈教育方向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改变舞蹈教育对人才培养“单窄薄”的问题。用科学和先进的舞蹈教育理念来教授学生,从而改变“学徒式”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发展专业型舞蹈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则是通过专业的舞蹈教育理念、舞蹈教育知识、舞蹈教育水平、舞蹈教育思维等去进一步引领舞蹈教育的新发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教法、评价体系等一系列育人环节上作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以最亟待建设的舞蹈教学法类课程为重点,梳理、总结舞蹈教学的一般规律,探索形成自律于学科本体的舞蹈教学论。在实现教育理论与舞蹈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同时,将舞蹈教育专业高精尖的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真正构建起完整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舞蹈教育学科体系,打造新时代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回首历史之“源”,我们感慨老一辈舞蹈教育人的孜孜以求与奋斗不懈;而展望舞蹈教育专业发展之“流”,我们更加坚定于从事这份事业的初心与价值。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编辑:白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