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为了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北京舞蹈学院于11月1日至3日,以“新时代·中国舞蹈·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第四届BDA舞蹈论坛。本届论坛设置主论坛和19个平行分论坛,汇聚国内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发言人,以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共同总结新时代中国舞蹈学在史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国舞蹈的跨文化传播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新时代在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教育、舞蹈文化研究中中国舞蹈学三个体系建设与中国学派的内涵,积极应对新版艺术学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聚焦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的舞蹈及高水平专业硕博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目标与新路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国际视野中的芭蕾舞、国标舞人才培养、世界前沿的音乐剧创作模式与经验、当代舞台美术发展的前沿、基础教育领域艺术教育新课标带来的舞蹈教育新面向等诸多领域,是来自政府、演出院团、院线、高校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以下摘录论坛中部分学者的发言观点,以促进学术交流,共享学术成果。
开幕式发言
★巴图(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论坛应当是舞蹈艺术的高峰际会,应当以舞言志,应当亲师聚友,应当实现高水平的学术集成,应当精英当道、激情论辩,应当礼恭辞顺,应当提倡致用之学,应当鼓励原始创新,应当服务舞蹈教育,应当更开放,追求更多可能性的“破圈”。
★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论坛上应该有三种精神:第一,自省精神。文化强国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需要深度的学习精神和思考。第二,实证精神,我们需要言之有物、脚踏实地。第三,辩论精神。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仲呈祥(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要抓住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调整这一历史契机和战略机遇,发展好中国式现代化指导下的中国式舞蹈学。在学科建设、学术建设、话语体系的建设当中,要注意把握好度,要坚守中华哲学,反对过去那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
闭幕式发言
★邓佑玲(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时代中国舞蹈学在理论研究各领域成果丰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向未来的舞蹈学研究要抓住政策利好机遇、大众需求机遇、丰富的实践机遇、科技变革机遇,返回中国舞蹈学的原点,返回传统与民间,返回本土舞蹈实践,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舞蹈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以中国特色的舞蹈学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许锐(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教授)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也受到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今天这样跨文化的时代背景和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节点上,树立文化自信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暗藏着巨大机遇,值得我们在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共同探讨、共同努力。
★罗斌(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物理学量子纠缠下的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我们以往关于学科、文明的思考方式。面对未来,我们既要拥抱新科技带来的变革,也要坚守东方传统文明,从中获得启发性的滋养,达到舞蹈与生命的和谐融通。
★郭磊(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
以舞蹈艺术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需要我们做到“新”,推动中国舞蹈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追求“真”,推出更多提振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需要我们注重“通”,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舞蹈艺术人才,铸就中国舞蹈新的辉煌。
主论坛发言
◆陈维亚(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名誉院长)
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火热的新时代生活,是我们舞蹈工作者创作的源泉,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需求,是我们舞蹈工作者创作的动力。我们要做的是紧跟时代、融入时代、感受时代,歌颂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舞蹈。
◆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国际知名芭蕾舞艺术家、北京舞蹈学院特聘教授)
高水平舞者的思想必须是开放的,他们应当勇于尝试一切,必须会表达、懂情感、有灵魂。高水平舞者必须接受过教育、保持动力、懂得自我激励。
◆于平(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教授)
推进分类培养,“舞蹈”和“舞蹈学”必须联体。只有“史、论、术”三位一体,才能使专业舞蹈博士基础厚、眼界拓、内力强,也才能使学术型舞蹈博士通舞术、明舞理、精舞学,实现门类艺术艺术型人才培养中基础支撑和高层次的联通共洽。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是对艺术人才培养本位和实际的一次回归,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高水平创作人才培养路径打通;第二,专业艺术院校,尤其是单科类专业艺术学校有了依托;第三,回归了中国本土传统,民族特色得到了张扬。
◆卓依·马可尼里(美国著名音乐剧艺术家、北京舞蹈学院特聘教授)
我们必须避免舞蹈的艺术形式变得陈旧,我们需要对一切大胆进行实验。这就是艺术的意义所在:突破界限,发现新事物。要创造,不要重复。让我们就在今天,继承师辈和在我们之前的舞蹈创作者所给予的一切,开始拥抱舞蹈对于我们的意义。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
以美和美学为核心的现代艺术美学制度,已是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合法化知识。在延续中国现代艺术美学传统体制或者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沿着这个制度继续往前,适度地激活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形成现代美、美和美学传统与“文心”传统之间的交流。
◆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艺术是精神的、物质的、主观的、客观的。舞蹈里面有一种音乐性,但是音乐里面不一定有舞蹈性。舞蹈动作是虚的,是一个没有实物功能的动作,用这个动作去表达情感、表达思想,舞蹈动作是符号不是信号。
◆宋官林(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舞蹈的定位应是如此:接地气,接中华志气,接中华儿女的骨气,接人民群众的呼吸,接时代涌动的气息;传得开,满足时代发展的历史需求、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留得下,符合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艺术传承的发展规律、人类对美的普遍追求。
◆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要坚守中国立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建立中华美育精神。在“新三科”立场下,要强调舞蹈的创造性与情感的细分性,激发全体学生的想象力。
◆丁刚毅(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交互媒体可视化、人群仿真、工程仿真是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媒体和量子仿真是培养博士方向。智能媒体与创意、智能表演与仿真、虚拟表演与工程,科学内涵是按照科学要求,探索人机协同下智能涌现性问题。
◆高度(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对身体文化基因的探寻,关键在于对现有身体形态的一种共同因子的提取,所以要建构一种内生现代化与传统延续性并重,具有国家文化形象高度标识性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纯正的身体文化基因的可能性。
◆丽思·尤特豪芬(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院基于机会与社会公平、学生福祉、专业成果三个关键因素对当代舞蹈文学学士课程进行彻底改革,通过建设性调整课程设计,修订了学与教、评估、录取的范式。
◆菲奥娜·班侬(英国利兹大学艺术学院实践主导中心联合主任、舞蹈高等教育协会主席)
在舞蹈实践主导型博士研究中,我们可以优先通过独舞或共舞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探索身体动作的经验,从而发掘提升身体智能的可能性。
◆凯尔·布哈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当代艺术与舞蹈研究专业教授)
特威拉·夏普的作品并非是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二元性并存,这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共存的实践,促使古典芭蕾走上现代之路。
专家发言(一)
舞蹈学研究十年(2011-2021)
●仝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中国舞蹈史十年研究成果突显了经典文本的再版、唯物史观的凸显、多元一体的研究格局、历史声像的再现、审视舞蹈艺术的根本、多元治史的路径六大特征。
●张素琴(《当代舞艺术研究》主编、教授)
中国舞蹈学研究方法论在十年间呈现出三个特点: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的尝试和建构,以较为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对舞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持续探讨,对舞蹈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与本位坚守。
●张延杰(《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教授)
认识论视角下,学界对舞蹈艺术本质属性的探讨呈现出更加自觉的立足舞蹈本体特性,强调专有属性的研究状态,多关注舞蹈艺术的审美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
●李馨(北京舞蹈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中国古典舞表演理论在十年间取得了丰硕成果,既有放在中国传统舞蹈美学原理建构视域下的表演原理研究,也有立足本体视域下的古典舞表演语言建构反思及其人才培养方法探索研究。
●张麟(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
十年舞蹈创作理论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呈现出了“舞蹈编导创作原理及其技法的专门研究”“舞蹈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思想、创作特色研究”“舞蹈创作题材研究”“舞蹈影像等舞蹈交叉实践研究”“民间舞创作研究”“舞剧创作研究”“舞蹈创作的美学研究”八个研究方向的内核性构成。
●程思(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副教授)
十年间,芭蕾舞表演理论在表演基础理论、表演史论、表演编创理论、表演跨学科理论方面的各个核心领域有显著突破。
●黄际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教授)
过去十年,舞蹈教育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构成多元化,理论研究在舞蹈教育本质探讨与舞蹈学科素养层面的探讨中积蓄了新的发展势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对于复合型人才类型探索呈现多维化、多元化的局面。
●温柔(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舞蹈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舞蹈科学十年研究沿着“向内”和“向外”两个路径不断深化与多元发展。呼应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新文科”、“三大体系”建设的背景,舞蹈科学应朝着“深化”“应用”“拓展”“特色”这四个路径发展。
●慕羽(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在新文科背景下,当下的舞蹈批评研究可以分为原发性研究、继发性研究、元研究;写作者和研究者队伍可以分为以记者、专栏作家、公众群体为核心的自发的批评,以学者、教授群体为核心的职业批评,以艺术家、实践者群体为核心的艺术家舞评。
●王欣(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011年至2021年全国舞蹈重要学术会议与论坛的话题设置,始终围绕时代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呈现出了国内学术共同体逐步搭建、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不断扩大、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研究问题与时偕行的重要趋向。
●苏娅(北京舞蹈学院党委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获取“舞蹈”的专业学位博士授予权,厘清“舞蹈”的专业学位博士未来人才培养方向,设置培养目标,提供培养方案,迫在眉睫。
●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作为舞蹈学研究者,要在共识性认知建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形成自己对舞蹈领域展开学术研究的用词、路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的建构。
国际视野下的芭蕾高端人才培养研究
●宰万柱(美国伯恩特帕克大学教授)
本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持久的生命力,以及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是亚洲舞者得以在国际舞台蓬勃发展的内驱力。
●朱莉·肯特(美国华盛顿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芭蕾舞和所有舞蹈一样,本质上是一种交流形式,多样化的剧目使舞者能够以广泛的方式进行交流。
●亚历克斯·乌尔苏利亚克(德国约翰克兰科芭蕾舞学校原校长)
我一边训练指导年轻学生,一边期盼着更多教师愿意学习如何应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以及冥想、瑜伽等一些了解身体的新方法,让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更加长久和光辉。
●辛丽丽(上海芭蕾舞团团长)
芭蕾艺术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在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上有强大的优势,通过芭蕾舞剧创作展现中国的文化和审美,也是我们需要努力实现的。
●邹罡(广州芭蕾舞团团长兼艺术总监)
要树立国际化的剧团形象,增强剧团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多种渠道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传递剧团发展情况,使剧团成为海外人才回国的首选之地。
●欧鹿(中国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
二十一世纪的芭蕾舞人才应具备创造力、表演力、合作能力、批判性评估、自我反省的技能和知识、健康策略规划六大基本要素。
●费波(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
要培养在面对国际文化交流时能够融会贯通、具备学习和自学意识的人才。因为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求证,有广阔的心胸去接纳和了解外来艺术和文化。
●邹之瑞(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
结合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与芭蕾艺术,产生共情效果,可以更传神地在国际舞台上表现中国蓬勃的民族文化,引导各国观众欣赏和享受“中国印象”。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舞蹈研究
●管竞秋(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多媒体制片人)
在舞蹈电影制作中,镜头的运动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镜头与舞者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屏幕上的运动。
●邝蓝岚(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人文学科教委主任)
中国的丝绸之路主题舞剧,不仅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突出了丝路敦煌作为多元文化地理概念在国际语境中的特殊位置,并有效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魏美玲(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系副教授兼中文项目主任)
我们要思考如何运用身体语汇来讲述种族歧视问题,如何通过舞蹈创造一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共同体精神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当代舞蹈的跨界创作视野与美学价值建构
●王舸(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导)
情节简洁且主题深刻化的创作是充满挑战的,在构建舞蹈戏剧时应打破常规的戏剧结构,擅于借用多元的艺术文化形式与舞蹈进行结合构成跨界艺术形式。
●赵明(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导)
中国舞蹈人是最具有使命感和担当挑战的,当创作构想时,有的是从心里面有悟、有感、有表达,从而形成的舞蹈艺术作品。
●常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创作应天然无雕琢,自然流露东方气韵与东方思维,而并非硬贴民族化的标签。
●隋文静(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女运动员、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
花滑不单单只是跳跃、步法、旋转的呈现,还需要与舞蹈艺术结合,大到上半身整体的配合度,小到指尖的延伸。
●万素(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授)
教育者应破开教育陈旧之边界、整合自身的文化深度、融合时代需求和教育使命,让艺术引领时代精神,开创艺术教育的新样态。
●于静(《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部编辑)
舞蹈的综合性已经从艺术家个体偶然的艺术探索,发展到了艺术家表达方式的自然和必须,这也体现着舞蹈创作者自身特质的变化,也是他们看待舞台的观念的变化。
●温迪·佩隆(美国《舞蹈》杂志前主编)、殷梅(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教授)
当下舞蹈世界是一个不断扩展变化的状态,舞台创作的定义被不断打破,催生出多维度多方向的前卫创作理念。
●彼得·埃科索尔(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川口隆夫的作品《关于大野一雄》和《挥之不去的感觉》的创作思考与创作过程,呈现出当代艺术家对经典的大胆审视与重新解读。
●道格拉斯·洛西克夫(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教授)
以全媒介的视角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舞蹈叙事也可以跳脱出传统的叙事结构,带给观众更多自我探索的完型空间。
●瑞秋·库珀(亚洲文化协会主任)
在交流与合作中要以更开放、更包容的眼光和角度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在创作时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分享和互鉴中注重其价值和责任,勇于探索、勇于学习、勇于钻研。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张晓梅(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教授)
话语体系的建立不是为了脱离人民的审美和生活实际去追求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寻找与建立和中国古老的精神相通的一种身体文化,使古今得以延续。
●向开明(延边大学教授)
人才培养四大要素是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
●周萍(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其中的理论提炼、总结至关重要,关键在于如何践行守正与创新,即从实践中总结出道理,再用更多的实践去验证它。
●田露(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民间舞创作之“和”,应是达到与民间文化之心和、人和、与自然相合的高度。传统文化题材的当代性艺术创作必须在积累中沉淀、在感受里思考、在环境中链接。
专家发言(二)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下艺术学(舞蹈)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分论坛
●江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舞蹈学科本身具有独立品格,其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努力”到“上世纪80年代以降的成就”再到“今天的繁盛景貌”的三个标志性阶段。要坚定中国舞蹈学发展的自信。
●许薇(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在新版学科建设中应尊重舞蹈实践的特色和发展规律,舞蹈专业博士的设立很可能消除专业与理论的隔阂,确保舞蹈专业博士践行理论与实践并进。
●李颖(西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舞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应秉持课程知识体系的创新、实践教学对接实践场景、聚合课程教学创新主体、人才深度融入社会结构四点核心导向。
●陈育燕(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师范院校艺术学、舞蹈学科可以借助综合性大学规模大、学科齐、学术氛围浓厚和科研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车延芬(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在科技和艺术融合中,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速舞蹈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建构起契合现代中国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夯实舞蹈学科建设。
●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带头人、教授)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两个改革意图:一是推进艺术学科实践类专业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培养;二是推动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一种转变,也就是构成研究型人才和创作型人才。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舞蹈专业性不能只是体现在身体的表象上,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示,同时也是精神的传达、思想的呈现、文化的创造。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英才教授)
这次艺术学重整实现了三个层面的强化:强化艺术门类的学术共同体意识,强化各个艺术门类共有美学倾向,强化理论与个体艺术实践的关联。
●张尧(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教授)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戏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戏曲自信和审美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戏曲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舞蹈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走向整全的艺术图景之上,对舞蹈艺术进行重新定义,突破原有的理论盲区,找到新的学科增长点。
●安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
中国舞蹈一定要走向世界,单向传播没有意义,只有在懂得他者文化的基础上将他者文化融入到本土文化中,这种交流才是有效的,这才是跨文化交流。
新时代专业型舞蹈教师教育研究
●苏珊·考夫(美国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学院文化、教育与人文发展学院教授)
要实现“高效学习”的舞蹈教学方法,应该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学生的先验知识与学习能力、课堂环境、授课内容四个方面深耕。
●张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教书育人”职业理想的树立都应从少年时期抓起,让音乐教育的火种播撒在全国各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宋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在美育教育专业学科的本体性研究中,教师需要基于证据进行教学,不断了解“学‘教’”“教‘教’”的新证据,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的专业性,更好回应新时代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要求。
●刘炼(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新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人才培养应以“根基性”培养体系为导向,设置“核心性”多类课程,更新“教与学”的观念,提供“链条型”就业出口保障。
●拉尔夫·巴克(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舞蹈学系主任、教授)
课堂教学在强调教师主导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为中心。
●吴蕾(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舞蹈艺术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夯实基础,在新时代、新业态、新布局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培养具有使命担当、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创新和可持续成长的专业型教师人才。
●张云鹏(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二级编导)
解决现有教师学历层次过程中应处理好导向性问题,正确面对科研工作明确教师以真实的提高为目的去解决学历和职称问题,同时把握好与教学工作的平衡。
●曹亮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
舞蹈教育人才的培养需在注重专业化的同时加强职业化的培养,打造实力与实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端优质的舞蹈教育人才。
新课标 新场景 新发展:舞蹈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与社会责任
●杨敏(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建构中国舞蹈素养体系是新时代舞蹈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核心力量,舞蹈素养体系涵盖了对人、对审美感知和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文关怀等要素。
●钟宁(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授)
舞蹈课程依托其他学科的过程是反哺其他姊妹学科实践“双赢”的过程,更是各艺术学科融合实践的过程。
●安歌昕(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副院长、教授)
美育协同建设能提升师生对美育、对美的情感的认知,激发教师发掘审美教学内容,并以美作为教学的行为,进行有意识和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
●周鹏(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副教授)
舞蹈尤其是中国舞,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通过舞蹈美育与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的融合,成为生动的舞蹈传统文化课程。
●刘厦静(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舞蹈艺术公共教育作为实践界面艺术赋能公共文化的实践产物,就在知识论界面平行态产生与舞蹈艺术专业教育的知识命题。
●刘轩(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院长)
舞蹈基础教育要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用舞蹈的方法在学生认知与思维的发展中完善性情涵养与审美能力。
民族舞蹈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苏娅菲(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编导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需要具备自觉且自信的创作态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打造民族舞蹈的共同体美学。
●伍彦谚(中南大学教授)
对待民族文化应该保持“守正创新”的态度,将民族舞蹈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进行剖析,探寻其研究的当代价值。
●叶笛(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的起点是民族交往、交融、交流,长江流域民族舞蹈通过持续性、渐进性、双向性、再造性的区际文化互动,形成了一体化的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空间。
●常译允(北京舞蹈学院助理研究员)
传统舞蹈的文化生命力和社会感召力,是维系各民族之间和谐关系的原动力,是建设和谐边疆的文化源泉,是维护边疆社会团结稳定的文化堡垒。
●杜乐(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舞蹈作为中国文化从原始信仰向人文思想转变的重要文化符号,触摸远古舞蹈历史的同时,也是对先民宇宙观、自然观和生命观的思考与追问。
●彭小希(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新一代舞史研究者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融合中西,继承前辈学术遗产的基础上,努力建立具有中国范式的古代舞蹈图像研究方法。
“新时代·新机遇·新观念”舞蹈产业发展研究
●李建伟(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
当前演出市场的趋势呈现出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呈现“演艺+商业”的新零售模式逐渐形成、科技成为演出行业发展的新动能、原创作品持续发力、新媒体传播与演出营销深度融合四个特点。
●景小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应坚守文艺院团“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高标准,着力创作体现国家水准、民族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赵铁春(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新时代剧院团的经营管理应当重视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普及和反哺推进观众拓展和教育公益产业,从而充分发挥好剧院团“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张海君(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中心主任)
未来数字演艺可能会呈现从单一的导演中心制到复合型创制团队、从单纯的演艺展播到智慧剧场和数字藏品、从初级线上尝试到全面生产运营、从传统的演艺人才到复合演艺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王延(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歌舞团团长)
上海歌舞团会继续采用“文教结合”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实现舞蹈艺术、演出空间和教育空间的叠加,为文教融合发展提供基础。
●陈飞华(上海歌舞团原团长、一级导演)
从产业角度来看,要抓好剧目生产,关注作品流通到市场以后是否引起了目标观众的高度关注;从国有文艺院团的角度看,要注重分析成本和收益。
●王全兴(苏州芭蕾舞团有限公司团长)
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艺术创作、生产方式和传播媒体的变化,将舞台艺术和网络数字化深度融合,以适应新的演出市场规则和消费环境。
●杨树聪(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
舞蹈在天桥艺术中心已经从播种走向了繁茂,舞蹈已成为天桥艺术中心的标签。
●杨奕(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团团长)
中国歌剧舞剧院从实体舞台和虚体舞台两个维度提出“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公平提供优质剧目的社会演出机会,不断挖掘演员综合能力,助力舞蹈演员转型。
●朱鹤(国家大剧院制作部副部长)
北京舞蹈学院与国家大剧院的深度合作,在专业岗位需求方面进行相互促进与补给,直击舞蹈作品创作痛点与运营要点,用舞蹈作品拉近“市场与教材”的距离,在互联网思维下携手前进。
●索尼娅·科斯蒂奇(纽约巴瑞什尼科夫艺术中心主管)
艺术机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剧场空间,实际上是一种资源、一个群体。希望更多的艺术家能够来到艺术机构里成长。
●张朝霞(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艺术组织应从战略布局到生产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整体性文化策略,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生产管理体系,走以“美育”达“善治”的院团场馆艺术生产之路。
●刘岩(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融于舞蹈创作、教育,使其更好地服务大众、社会,是舞蹈“两新人才”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刘锋(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志愿服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顶尖舞者”是舞蹈行业的英雄群像,他们的共性就是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顶尖”不是结果,而是一种态度。它是追求极致道路上的努力前行,是追求艺术高峰上的顺利攀登。
●赵梁(赵梁ART创始人)
要用现代舞的身体语言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因为所有的身体语言都承载了时代赋予的文化缩影。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故事可以跨越国籍、文化、隔阂和边界。
●李德戈景(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在舞台聚光灯下,我们要有最精湛的艺技或者最顶尖的信念、状态、态度;在平时生活当中,我们要以志愿服务的心愿走到人民当中,走到田间地头,为人民而舞。
●王亚彬(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一级演员)
在舞蹈发展过程中舞蹈人才的延续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将舞蹈职业进行最大量化,使舞蹈在广泛领域中不断获得新生。
●骆文博(北京歌剧舞剧院首席演员)
我们作为中国舞者要继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最高级的肢体语言彰显文化自信,汲取对舞蹈有积极作用的艺术门类的营养,给舞蹈赋能。
●向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元宇宙阶段的数字展演将形成一种新的体验,元宇宙中媒介不再只是传播,而是将虚实结合达到全互动、高沉浸式的奇观体验,成为更持久、更深刻的社会生活现象。
●宋震(中央戏剧学院传统戏剧数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元宇宙就是新一代智能技术应用和数据网络的创新集成体系,本质上讲是一个虚实穿梭的机制,未来演出和空间艺术呈现都要依赖于此。
●赵海英(北京邮电大学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教授)
在人工智能的今天,文化计算和人工智能这两个概念,代表了科技实力的突破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完美融合,彰显“跨界”的深刻内涵与明确目标。
●姜小巍(哔哩哔哩综艺制作中心制作人)
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将节目内核从舞蹈延伸到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并以技术赋能,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国风舞蹈综艺的可持续性关键点还是如何通过舞蹈讲好中国故事。
●冯铮(河南卫视演艺事业部副总监)
节目不应该与时代脱节,要让舞者成为舞台的主角,坚持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在不同垂直领域不断尝试,持续拿出优质作品才能有未来。
●石敏(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抖音直播才艺品类业务部负责人)
越来越多的舞团和舞者以直播和视频的方式向大众传递舞蹈的律动之美,舞蹈更是抖音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
舞蹈在数字媒介的参与下,改变了艺术语境,舞蹈不仅是特定的艺术形式、行业和职业,更是文化消费的流量密码,是文化认同的介入方式。
专家发言(三)
新科技赋能下的舞蹈教学与艺术实践研究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科技引擎带动着艺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更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
●王亦洲(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希望进一步与体育、舞蹈等方面的专家进一步深入合作,不断探索AI赋能运动类课程教育的新范式。
●封毅(中央电视总台高级工程师)
MR、XR是未来的大趋势,舞蹈领域想要去实际应用,可以结合相关技术并配合5G、AI、虚拟影像,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田湉(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韩珂(北京电影学院讲师)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非要强烈地向世界证明什么或者为个体而表演,而是为大家而表演,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于博柔(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研究员)
基于当代科技可以构建集动作捕捉、图像、文献等素材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舞蹈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知识图谱,真正使科技为文化与艺术赋能。
●米靖(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科技在营养补充、伤病防治、训练方法优化、训练负荷监控等诸多方面助力体育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对体育的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强,科技对金牌的贡献率会越来越高。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原创舞剧与新时代文艺批评
●胡一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先驱者的探索影响和塑造着当下的文艺体制,中国舞剧的问题也属于体制性和历史性现象。
●孙晓霞(《艺术学研究》主编、研究员)
我国舞剧创作需要充分体现中国的主体性,放下中西与古今对立的断裂式观念,抓牢中国百年以来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体性和一致性,古今结合,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周莉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编导)
新媒体作为舞蹈创作与传播的通道和途径之一,并不会影响编导的创作本身,也不会改变编导的创作初衷。新媒体平台传播与剧场艺术创作相互独立,又相互碰撞、互动互联,从而诞生新的创作和观演理念。
●慕羽(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空间叙事”等叙事方式与经典叙事学以情节和人物关系为核心的叙事不同,这样的叙事已超越曾经的“经典叙事学”,进入“后经典叙事学”阶段。但后者并不以取代前者为目标,“经典”叙事手法如情感和情节叙事在当代舞剧中也同样得到继承和发展。
●韩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编导)
舞台叙事的特点是空间叙事,如何将叙事、“诗性”和空间结合起来,让观众在空间叙事中达到情感共振,这对编导来说更是难题。编导需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圈,突破极限,使空间维度和叙事层面更加多样,使创作获得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王瑜瑜(《艺术评论》执行主编)
尽管艺术样式间存在区别和壁垒,但对同样孕育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不同艺术样式,艺术家应注重其文化品格和美学精神的相通之处,在“各美其美”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美美与共”,共同彰显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中华文脉。
●佟睿睿(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导)
舞剧编导即使遇到绕不过情节叙事的情况,也可以运用心理空间叙事等方式,发挥舞剧本身的优势。
●乔燕冰(《中国艺术报》主任记者)
自媒体时代,专业评论家需转换话语方式,主动跟进网络文化场域的动态,让评论与大众有效对接,让专业评论提升大众审美,塑造人文精神。
●钱鑫(二级编导)
一线创作者除了关注作品创作的文学性、诗性、剧性、舞蹈语汇以及时事,还要关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寻求新媒体特性跟舞台艺术相契合的角度。
●李松睿(《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
艺术家在“剧”的层面必须在某种框架中做出题材和结构的选择,而在“舞”的层面更接近艺术家个人独特的灵性。
●韩业庭(《光明日报》主任记者)
报纸所刊登的文艺评论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选题以小见大,关注现实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思潮与社会现象。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颁布后舞蹈学科的机遇与挑战
——舞蹈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
●张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二级教授、“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首席教授)
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趋势显现,打开了真正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政策空间、实践空间、探索空间,为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视、对专业艺术人才培养价值的认可。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高等艺术院校一方面应该视野更宽,敢于在学科内部认知观念上打破狭隘、突破自己、守正创新,使自己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真正与专业博士人才培养的水准相匹配。另一方面应该提升品质,不断明确舞蹈专业博士人才的招收与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文化认知视野高度与本体认知高度兼备的专业博士人才。
●王海洲(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未来艺术专业博士的培养,要以创作高峰作品、培育高峰人才、领军人才为目标,将其与国家与社会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人才的发展现实需求对标,充分发挥顶尖艺术院校的先行先试探索作用,在“术道合一”的新的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不断前进。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授)
推进艺术专业博士工作最为现实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招生。应该从自身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研究入手,主动寻求并论证这种培养层级的目标。
●王伟(北京舞蹈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需要。专业博士的培养正是因为其“专业”学位界定属性的存在,决定了培养方式上要针对实际、立足实践、培养其创造性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田培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舞蹈学术型博士应该定论为“学术研究+艺术思维+综合应用型”“高水平学术+艺术+研究能力”的艺术学者;舞蹈专业型博士应该定论为“艺术思维+专业技能+综合实践型”“高水平艺术技能+学理认知”的艺术家。
●沈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
正是“实践”的不断强化,促使着博士可以以实践为“第一现场”寻求解决路径,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研创成果助力,进入一种专业审视与问题洞察的学理分析视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其创造性能力。
●保罗·基利克(英国黑池舞蹈节业余组拉丁舞冠军)
中国的国际标准舞不仅是拉丁风格的明珠,更受益于中国文化的滋养,两方面结合才能不断激发潜力、更新自我。
●塔琪亚娜·拉维诺维奇(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职业组拉丁舞冠军)
赛场上需要看到的是选手通过独特的想法与构思打动观众,而并非只是清一色高难度的技术组合。
●戈兰·奥洛夫·挪帝克(英国国家舞蹈锦标赛职业拉丁舞冠军)
国际标准舞编创要立足中国特色,正确处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使中国的国际标准舞作品取得世界性的成功。
●李小芬(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国际标准舞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要新、路径要通、方法要行、成果要实,如此才能营造培养国际标准舞人才的国际化环境,使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国际影响力再上台阶。
●刘芳(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系主任、教授)
国际标准舞专业教学“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美育教育的社会需求。
●陈淑民(北京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系拉丁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国际标准舞人要顺应时代要求,用国际标准舞之形式展现中华文化之魂,为国际标准舞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李濛(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既要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又保留其应有的艺术特征,这是国际标准舞“国际化”的出路。
●孟艳(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导演、“双奥”导演)
专业型与创作型舞蹈人才培养应匹配相对应的师资,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项菲(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北京舞蹈学院力求以舞蹈艺术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传递中国价值观、构建他国对中国文化更为准确的整体性认识,助力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与文化艺术的跨界传播。
●卿青(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跨文化研究”指坚持文化流变是相互混杂、相互影响、动态复合而非固定单一的观念,对事实上的多样性与相互渗透持开放态度。
●马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舞蹈文本在跨文化传播过程要坚守中华立场,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华优秀文化积淀,兼顾国外受众或者中外共性表达。
●刘琦(广东现代舞团原艺术总监、团长、一级编导)
对外交流和作品创作是互动共生的关系。一方面要让创作根植于中国土地,伴随中国飞速发展,在交流和自我审视的状态中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在对外交流中要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背后的精神力量,让国外的观众能够了解中国当下的面貌。
●景俊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课题研究可以利用舞蹈与其他舞台艺术的相通性,提炼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品质,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文化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司思(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艺术市场营销与传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跨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当以“内容为王”,东西方文化融合,要考虑文化差距与融合方式。
国际视野下的音乐剧研发与创作研究
●肯·韦斯曼(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制作人)
身为创作者和制作人,必须确保自身的创作能够使观众接受并被故事所吸引,同时音乐风格的选择也必须与当下的观众产生联系。
●马丁·弗洛尔(德国制片人、Mehr BB娱乐公司艺术总监)
选择何种音乐剧作品进入市场时,首先看重的是观众群体的构成及其喜爱的作品类型。其次要顺应时代潮流,具备巡回演出的可能性。
●刘启薇(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客座教授)
为具有情感共鸣的好故事找到好的视听觉呈现方式,是中国音乐剧登上国际舞台的关键。
●保罗·哈特(美国百老汇演员总监)
音乐剧舞台需要掌握多种能力的表演人才,演员掌握的技能越多,得到的机会也就越多。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用理论
和基础理论研究暨前沿动态
●闫桢桢(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审美化、表现性的对民俗传统舞蹈的“译释”路径,要求艺术家有强大的形式能力和丰厚的民俗文化积累,也要有足以把握时代经验的想象力、沟通历史古今的雄心大略与勇于尝试探索的学识胆魄。
●付宜玲(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非遗”舞蹈的传承并不是让其活在一个“旧时光”中,应该使其与当下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转化其传统的艺术形态,为其构建多重的当代身份。
●李卿(北京舞蹈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中国民族民间舞以构筑审美意象为核心,以遵从族群文化规则与禁忌、体现特定族群文化与塑造集体人格为重要原则,从时空力的角度将民俗仪式中的人体动作进行专业化重构,使其成为建构意象世界的基本手段。
●胡骁(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舞蹈文化不是片面的,需要从多种面向去看待其文化内涵,进行更多维的文化研究。
●闫晶(北京舞蹈学院副研究员)、田晶(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当我们探讨中国舞蹈特色发展之路时,依然可以去找寻中日舞蹈之间外在的异动与差异、内在的动机与惯性,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找寻中国舞蹈的特色之路。
●卢慧(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一级演员)
要将民间舞蹈艺术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行动。
●秦丽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要守正创新、因应时代,与历史对话又顺应时代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被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美的能量所感召,使得“传统的美”变得亲切、真实起来。
●柳雅青(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
要保留传统舞蹈特色,在其特色中发展,形成符合民族性、代表性、风格性、训练性、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学院派”民族民间舞教材。
●郭娇(北京舞蹈学院一级演员)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可以通过传统组合的学习“建认知”,实现对动作背后的“身体-风格”“身体-形象”“身体-情感”之间的双向构建,最终使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互为一体。
●崔月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第一教研室主任、教授)
传统文化的多元、训练体系的多元、时代审美的多元造就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结构及审美风格的“变”与“不变”,这不仅是每一代建设者之理想与追求的映射,更是一个民族舞蹈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使然。
中国当代舞台美术发展的前沿与路径
●伊天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艺术创作要让人物生活在属于各自性格成长的空间里,让戏剧情境在熟悉与陌生中创造出新的剧场力量,让传统在当代面向未来。
●于海勃(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舞台设计师应对最新发展保持长期的关注与敏锐的观察,勇于试验,不怕失败,始终处于活跃创作的状态。
●程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服装设计师)
文艺工作者应该聚焦人民、聚焦时代,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周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
要重新认知现代舞台美术,突破传统,寻找精神不走形的创新样态。
●孙大庆(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新时代教学要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可能,有为有守,应对新科技的挑战。
●韩春启(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艺术实践是舞台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院校要加强实践,强化专业技能,将演出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实践扩展到社会演出市场中。
观点提炼 邓佑玲 苏心 李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