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山海赋新篇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慧颖

 舞剧《花儿与海》剧照 野熊 摄

  山海共潮生,闽宁一家亲。

  11月30日晚,伴随着小白鹭艺术中心金荣剧场外的天风海涛,历经两年多的酝酿、沉淀和探索,舞剧《花儿与海》在厦门市民文化节上盛大开演。该剧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以及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这是一部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作品,由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与厦门艺术学校联袂打造。舞剧以闽宁协作为背景,以福建援宁支教科技人员为原型,融合宁夏和福建两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表现闽宁携手、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舞剧《花儿与海》的编剧是厦门大学的哲学教授傅小凡。演出过程中,尽管剧情早已熟稔于心,这位西北汉子还是多次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傅小凡出生在兰州,在走上哲学研究道路之前,他曾是甘肃省天水市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熟悉大西北这片土地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然而这次创排,他随同剧组人员一起到宁夏采风时,望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内心还是被深深地震撼,这是多么贫瘠的土地啊,又是多么顽强的人民!

  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走来,贺兰山下,昔日飞沙走石、人烟罕至的戈壁荒原,在闽宁两地人民的携手开垦下,如今已变成阡陌纵横、绿树成荫的塞上江南,闽宁镇成为贺兰山东麓宜居宜业宜游的葡萄旅游现代化小镇。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一直在考虑创作一部与扶贫题材有关的作品,经过反复商讨,最终敲定闽宁协作这个主题。”厦门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主任林乃桢如是说。

  剧中的主人公是来自福建的科技特派员杨一琼,她决心在宁夏贺兰村种植葡萄。当地青年苏俊青跟随杨一琼到东南沿海某大学实验基地学习,认识了杨老师的学生曾小兰,二人两情相悦。杨一琼患白血病,仍坚持研究适宜宁夏种植的葡萄品种,后来终于成功,却不幸去世。悲痛万分的苏俊青和曾小兰,带着老师的研究成果回到宁夏,带领全村人艰苦奋斗,战胜自然灾害,让梦想成真。

  《花儿与海》剧中的人物、事件均来自现实生活的提炼,就连剧中人的名字都有原型人物的影子。从1996年开始,福建对口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26年间,3800多名援宁工作者,与当地民众一起,山海携手,用智慧、心血、汗水和坚韧的决心,向贫穷发起挑战,创造了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模式”。

  “闽宁协作”是个宏大的叙事主题。《花儿与海》的导演是从“小白鹭”成长起来的郭勇滨和何颖,他们敏锐地感受到这个题材蕴含的艺术创作空间,而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更好地汲取艺术的灵感。2017年,编导郭勇滨曾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演艺集团的舞剧《西夏轶事》创作,担任副导演。在宁夏的3个月排练期间,他虚心向当地的舞蹈家学习了回族、东乡族等舞蹈的技巧,也和热情的宁夏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自从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确定舞剧《花儿与海》立项,他和其他创作人员一起,再次来到宁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演艺集团和银川市歌舞剧院朋友们的热情帮助下,去闽宁镇、西海固、固原博物馆,更加深入了解宁夏,了解闽宁合作。郭勇滨提到一个小细节,他们第一次到闽宁镇,在镇上一家小饭馆吃羊肉,老板听说是福建来的,付钱时,特意给打了五折,他们怕老板吃亏,老板笑了,指着墙上的一行字:“闽宁一家亲,山海永相连”。用真情和汗水在这片曾经偏远贫瘠的土地上绘就改天换地的壮美画卷,那些平凡又伟大的故事、那些平常又绵长的情谊,深深打动着他们。

  创排之初,围绕三个关键词:土壤、藤蔓、科研,编导们展开舞蹈的构思:土壤之舞以大写意的方式贯穿全剧,坚守舞蹈本体叙事。以藤蔓舞作为人物相互勾连的媒介,诗意化为人物传情达意。以科研工作作为写实的事件,推进剧情发展的同时,传递出人物的理想和信念。于是,有了融入回族舞蹈元素、表现收成的劳作之舞,捡拾石头、播种葡萄苗的耕作之舞,表现人与土地的关系;以虚拟写意的藤蔓之舞展现希望与梦想;以快节奏、现代感的舞步展现科研的严谨与争分夺秒。

  贯穿全剧始终的是对福建科技工作者杨一琼(缪斯琦饰)心系宁夏、科技扶贫、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作为援宁干部的典型,剧中设计了独舞、三人舞等舞段,充分展示杨一琼的心路历程,从初到宁夏的新鲜、憧憬,到回到福建科研攻关的艰辛,继而不幸患病的痛苦。编导在人物动作设计上故意弱化了舞蹈化的程式,反而注重揉入生活化的动作细节,场景化展现日常生活的质感,而笔记本等道具的使用,则强化了人物的身份符号。主人公的生命虽然逝去,但精神却长存,为年轻人所承继。学生苏俊青(李鑫饰)和曾小兰(袁昕饰)带着老师的研究成果回到宁夏种葡萄。不料寒潮袭来,葡萄藤在寒风中瑟瑟摇曳,苏俊青带领贺兰山下的群众抵御寒潮,却一次次败下阵来。绝望之际,杨一琼老师的身影闪现,曾小兰手持火把领着乡亲们带火盆前来支援,终于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战胜了寒潮,保住了希望。

  藤蔓舞与拍胸舞在《花儿与海》剧中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藤蔓舞是女子群舞,舞者身着绿色纱裙,裙上仿佛葡萄藤枝条缠绕,点缀石头和木珠,用压褶仿绡做成枝条交织的意境,舞蹈动作中融入了回族舞蹈的碎摇头、屈伸步等语汇。拍胸舞是闽南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舞风刚劲热烈。男子群舞的拍胸舞粗犷、诙谐、奔放,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闽南中秋博饼的喜庆,洋溢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在花儿的歌声与《鼓浪屿之波》旋律的交融中,绿色的藤蔓(女子群舞)翩然起舞,与跳着拍胸舞的蓝色浪花(男子群舞)交相呼应、舞动,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以山的坚毅,以海的热忱,闽宁携手,砥砺前行,摆脱贫困,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展现的是可信、可爱、可敬的当代中国!

(编辑: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