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厅中,有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生动定格,有对奋斗者坚毅面庞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鲜活描绘,一幅幅饱含生活温度与时代气息的画作,像一扇扇通向当代中国社会的窗口。高登甲的《渔美渤海湾》、崔先进的《朝阳》、张立农的《坝上十个月》、杨金宇的《黑土地——收获的季节》与刘亚安的《时代新景・都市蜜蜂》,分别以海陆城乡的生活切片为素材,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劳动者的身影,让人民大众在具象的烟火场景中落地生根,共同拼凑出新时代的生动画面。
优秀的艺术作品,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海洋的馈赠与渔家的坚守,在油画《渔美渤海湾》中化作鲜活的视觉呈现。画面以渤海湾渔民为主题,通过写意手法展现了渔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朴实无华的渔民形象,传递出劳动人民与海洋相互依存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不惧艰苦、辛勤劳作的精神,成为对海洋文明与劳动价值的深情礼赞。
优秀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能够承担起记录时代、反映社会的历史使命。油画《朝阳》通过不同人物的弯腰动作组合成一条贯穿画面起伏变化的线,把人物连贯起来。画面中,早晨微弱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通过对每个人物身上和土地上光的刻画,使画面中劳动场景的氛围更加浓重。朝阳寓意着新的开始,代表了蓬勃的生机,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美好寓意。
艺术家的采风创作是真正沉下心来,扎根生活沃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油画《坝上十个月》以北方坝上地区秋天收获土豆的劳动场景为题材。作者表示,作品名中的“十个月”,体现了生命孕育过程和土地收获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传递了坝上农民经过十个月的辛勤劳作喜获丰收的激动心情,呈现了土地孕育生命的伟大光辉。
同样,油画《黑土地——收获的季节》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东北大地的丰收景象。阳光下,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卷。作者坚信,绘画不应是孤立的表达,更该承载对土地、对生活的深度思考与热爱。这种强烈的现场感,正是艺术家深入生活、真实体验的结果。
都市的节奏与奋斗的身影,在《时代新景・都市蜜蜂》中完成了新时代注解。这幅作品以外卖员为灵感,将他们塑造成如“蜜蜂”般穿梭在街头巷尾,勤劳、坚韧而又默默无闻,是当代城市活力缩影的一部分。作者运用冷暖色调对比,冷灰色的建筑背景与外卖员制服的颜色形成反差对比,通过外卖员对“取餐、骑行、送餐”等连贯动作的定格,展现了都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让观众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到奋斗者的温度,正如展览所传递的:“新时代的进步,藏在烟火里。”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超越题材本身的限制,引发观者更深层次的精神共鸣。《坝上十个月》中蕴含的等待与希望,《黑土地——收获的季节》中呈现的耕耘与收获,《渔美渤海湾》中展现的勤劳与开拓,《朝阳》中象征的新生与憧憬,《时代新景·都市蜜蜂》中表现的坚韧与奋斗。从渤海湾的渔船到黑土地的稻田,从坝上的四季到都市的忙碌,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散落在生活角落的烟火气息,编织出一幅新时代的壮丽画卷。当观众在这些作品前驻足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美感,更是一个时代的精气神,是能够触动内心、引发思考的情感力量。当艺术创作真正扎根生活、观照时代,与人民的期盼同频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展厅里的画作,而是我们共同经历、共同创造的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