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剧照
当古装剧告别宫闱争斗与玄幻奇谭,还能在历史长河中觅得怎样的故事?近日热播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导演曹盾、作家马伯庸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后再度联手,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古名句中延展出一段唐代物流传奇。该剧以独特的叙事视角重新审视历史题材的表达可能,为当代观众推开了一扇感知大唐文明的体验之门。
“荔枝物流”故事:以史为骨的想象力建构
基于厚重历史典故,却不作历史正剧,马伯庸将“跨越千里运送鲜荔枝”这一史书上只有寥寥数笔的点式事件,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发散成小官李善德突破重重难关实现极限任务的完整故事线,并沿循运输路线索引古代生活图景与文化风貌。
在视听呈现层面,《长安的荔枝》致力于通过全景式的镜头语言,细致还原幅员辽阔的唐代社会生活图景,让观众能够多维度理解唐朝文明的卓越成就。其场景从长安城内的官署建筑到岭南地区的市井街巷,还有胡商区、荔枝园等,庄严肃穆的政治中心与闷热潮湿的南方小城形成鲜明对照。李善德的南下之旅成为串联南北不同地域空间的重要纽带,生动展现了唐代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格局。剧中置景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运输工具则依据出土文物复原,服饰纹样、发髻妆容、器物造型等细节也经过严谨考据,力求符合唐代的审美特征。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不仅提升了作品的真实感,也让传统文化以直观的东方美学进入大众视野。
在戏剧化重构的创作思路上,悬疑和轻喜剧风格构成了《长安的荔枝》最为突出的两大艺术标签。剧集巧妙地延续了《长安十二时辰》的悬疑叙事风格,以“荔枝腐坏时限”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营造紧凑叙事节奏的同时,又细致入微地融入了双层瓮保鲜技术、驿站接力运输体系等古代物流技术的精彩细节,唐代的交通承载能力由此得以展现。
轻喜剧情节的巧妙穿插则成为消解历史厚重感的点睛之笔。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剧,《长安的荔枝》并未拘泥于过分庄重的叙事风格,而是在紧张悬疑的主线叙事之外,设计了不少轻松幽默的桥段。无论是李善德原本以为接到的任务是运送“荔枝煎”,结果户部官员暗中将“煎”字改成“鲜”字的“贴黄改字”乌龙事件;还是郑平安为了讨好权贵,在宴会上手舞足蹈跳胡旋舞的滑稽逗趣场面;以及李善德与小舅子郑平安之间相爱相杀的温情互动……这些精心设计的喜剧元素既有效调剂了剧情的紧张氛围,又丰富了人物关系的情感层次,让观众在沉浸于古代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找到贴近现代生活的乐趣,进一步拉近了剧中人物的心理距离。
这种类型融合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地对文化元素进行机械堆砌,而是基于对历史真实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剧中每一个笑点都源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如李善德在岭南因语言不通而闹出的种种笑话,既生动展现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又自然带出了唐代方言的独特形态,将娱乐性与文化性实现了有机而自然的融合。
大唐职场图鉴:历史题材观照当下命题
《长安的荔枝》最为可贵之处,在于它让历史人物拥有了能够与现代人深度对话的灵魂内核。剧集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唐代物流体系、历史事件的简单还原和机械展示,而是以一场充满想象力的“大唐职场观察”,带领观众深入认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小人物形象,细致拆解古代制度框架下的社会运作逻辑,传递出能够跨越时代的深层思考。
剧中,李善德是职场中典型的“技术型老实人”,专业能力过硬却不善变通,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屡屡碰壁,却能在关键时刻凭借草根韧性和急中生智的应变能力,最终出色完成艰难使命;郑平安则是擅长察言观色、为了生存可以灵活放下身段的“职场老油条”,虽然平时油嘴滑舌,但在关键时刻仍然会义无反顾地帮助李善德,并非单纯的利己主义者;此外还有善用高压手段管理团队的“权力型领导”右相,以及擅长默默解决问题、踏实做事的实干型“辅助者”阿僮等。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厚重记忆,而是可感可知的鲜活存在,这些差异化的生存定位形成了多元的精神镜像,有效连接了不同观众的情感需求。
马伯庸在谈及创作理念时谈道,剧中融入了诸多现代职场哲学理念,比如“长板效应”,即当某一领域的专业能力足够突出时,其他短板可以被包容。李善德这个九品小官的形象塑造,既符合唐代官吏的特征,又融入了当代职场人的精神特质。他的专业坚持、道德困境,乃至面对体制时的无力感,都能引发现代观众的强烈共鸣。而他在完成任务后选择揭露真相,这一戏剧性转折既体现了个体良知与体制压力的冲突,也呼应了当代社会对诚信与责任的讨论。
从一场扣人心弦的“鲜荔枝保卫战”说起,《长安的荔枝》让旧知获得新解。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延展,更在于其中蕴含的叙事创新价值——剧集完成了历史题材创作的三重跨越:将专业考据转化为观众可感知的美学体验、使古老故事承载现代精神议题、用类型创新激活文化记忆。当李善德望着满天灯火的长安时,既是对大唐气象的礼赞,也隐喻着每个时代的小人物都在用自己的微光点亮历史。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汲取能量,以及将宏大历史与具象化个体辩证统一的影视改编智慧,或许正是《长安的荔枝》赢得当下观众青睐的关键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