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被梗腌入味了吗?

时间:2023年11月20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白安琪

世间万物皆是隐喻。

玩梗

便是当代年轻人对生活的回应。

  

今年双十一

“尾款人”“拼单人”

再次火热“上线”。

数据显示,

截至11月11日24时,

2023年天猫双11全周期

累计访问用户数超8亿,

创下历史峰值。

今年双11天猫平台上

共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

其中243个是国货品牌。

  

在这其中,

“十大热梗服饰”首当其冲

登上热搜——

“遥遥领先的不仅有华为还有华服”

“遥遥领先”马面裙

再到以文旅热梗

“想你的风吹到了XXX”

为灵感的“想你的风别吹了”环保型包

一整年的网梗

承包了一整年的情绪。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梗不仅是一种娱乐文化,

更是一种时代的表达方式。

  又比如说,春晚上的一众热梗——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公鸡中的战斗机”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探戈就是蹚啊蹚着走”

“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一旦产生,就在那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时刻被信手拈来;于是在当时,我们也记住了——“大过年的”“都不容易”“来都来了”“他还是个孩子”……

  

由此可见

梗,其实一直都在。

  网络用语当中的「梗」(gěng)源自「哏」(gén),后者的意思是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不过,人们普遍习惯用「梗」字,因其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阻塞。也就是说,当有人问 ×× 是什么梗的时候,由于理解不了那暗号般的意涵,思维相当于被阻塞住了。因此「梗」的含义更为丰富,表述起来更加到位

  区别于“曾经的梗”更多从社会热点事件中诞生,“如今的梗”更像是社交媒体内部不同用户之间碰撞出的结果。尤其是短视频兴起以来,诸多评论区、讨论组、游戏及直播等社交玩法,本身就在影响着语言的生产与使用规则。

  目前,梗的生产和使用大多在一种极具交互性和动态化的场景之中。譬如直播,无论是主播还是观众,都需要人的随机应变。当主播在进行直播时需要根据观众的回复不断动态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这也导致了说话方式简单化、口语化且具有重复性,从而吸引直播间“家人们”的注意力。

于是,

“集美们”

“笑拉了”“拴Q”(意为谢谢)

“怨种”等网络“热梗”

也就应运而生了。

  它们简单、高效、有趣,更重要的是,其虽然不具有多么深刻的文化内涵,但能成为在同一系统中交互双方都能产生共鸣的信息形式。可以说,时下热梗是年轻一代文化语境中的“心领神会”

 

 从“草根”到“官宣”

各大政务号下场“活学活用”

  虽然热梗是网络的交互行为自然产生,但一经形成,其“刷爆”各平台的传播力不容小觑。因此,一些政务号为了扩大内容的感染力、影响力,在其允许的范围内也活学活用。

  如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找油找气我们一直在挖呀挖”“挖出‘现代化’‘四通八达’”,歌词内容与工作性质贴切,还对外输出了鲜活的行业形象;

  公安、消防政务号的反诈版、消防版也接踵而至,用一首儿歌的时间提醒大家防范电信诈骗、注意用火安全,同样收获诸多好评——

  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账号冲在「解救GG bond」主线任务第一线。@深圳消防 直接喊话“GG bond被我抓了,你们回答出正确答案,我就放了它”;@湖南消防 则把GG bond带上了船,“跟我学习防溺水知识救他回来吧”;@宁夏消防 的解救条件似乎也不高,“一人一句防火常识 我就放了他”。

  

我们也惊喜地发现

“梗文化”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中冷门的部分

  “梗文化”充分体现了“上天入地”“百花齐放”的特点,脑洞无所不在;一些网络流行语比较直白,而相当一部分则更加富有文化内涵,还能激活传统文化当中冷门的部分。

  在《我们民谣2022》第三期中,民谣音乐人陈粒提及的“避谶”一词被广大网友热议,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热搜Top1

  “谶”的含义是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应用于谈及预示自己或他人“死亡”的语境中。对此,不少网友表示,看到西川的劝告,对“避谶”一词有了扎心的理解,“今天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些极端负面的表达,是对自己生命和别人生命的不尊重”,“今后一定会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哪怕只是调侃,也不会随便就说‘我死了’!”更有网友点赞,称节目为“最有文化的音乐综艺”:“《我们民谣2022》虽然是音综,却很有文化涵养。看节目不仅是认识了一个生僻字、学会了一个新词,更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一档音综如此富有人文关怀,让《我们民谣2022》跳出音乐圈层,将文化“格局”打开了。

  

但不得不承认

泥沙俱下的“梗文化”中

不少问题值得被关注

  一些恶俗低劣的“烂梗”不断引发社会关注。比如2020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某“杀妻分尸”案,被人制作成“梗”在网上快速传播,一时间“化粪池警告”“不听话的时候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绞肉机警告”等“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涉及夫妻问题的场合,甚至变成了一些绞肉机商家的营销广告。此外,还有诸如“XX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三年血赚,死刑不亏”“一起去爬山吗”等“梗”,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网络氛围。有人一语中地指出:这种消解悲剧与受害者的“烂梗”,会在无形中消解普通人的同理心,具有一定的社会破坏性。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曾火遍全网的“YYDS”“AWSL”等网络新词与此前多年的网络流行语都有所不同,它们的创造初衷与流行痕迹有了低幼化倾向。更有一些低俗无趣、违背良俗,甚至携带暴力色情的“污梗”在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蔓延,引发家长和老师们的普遍担忧。由此可见,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带来新的社交模式的同时,亦为青少年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带来弊端。

  一方面,“梗”语言替代了规范用语频频出现在青少年的日常交流中;另一方面,“梗”成为青少年沟通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梗”的解读基于交流双方的网络接触情况,接触文化的差异导致人际沟通中的误解现象频发。

  “梗”文化的流行在带来快乐的同时,还可能会“挤”走规范汉字在学生脑海中的位置。表达自始至终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学习规范文字不单单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促使一个共通语意空间的生成。

青年网络文明意识

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天生就带有网络“基因”,

网络已深度融入其

生活、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

因此,

提升青年学生的网络素养,

引导青年群体正确认识并使用网络语言

至关重要——

  一方面,需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感知汉语之美。“梗”从语言交流中演变而来,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青年对所谓网络“梗”可以做到出口成章,需要静下心来写作时却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病迭出,语言干瘪晦涩、前后矛盾,这些网络“梗”的生造词并非文字发展的进步,反而有损语言文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这也要求学校与社会各界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青年学生“语言自制和自觉”,自觉同低俗、恶俗的文字划清界限,让文字语言鲜活灵动的同时,拥有踏实求真的文字情怀。

  另一方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梗”文化失范失序是网络舆情治理的突出议题,青少年学生极易在跟风围观中形成错误认知;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数字生活属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规制内有序开展。

  学校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如开展主题讨论、情境创设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性分析,明确自律是自由的前提和基础,使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规范,丰富网络道德实践;推崇正能量的“梗”文化,只有受到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深入人心的、具备长久生命力的流行语,才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比如“赶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网络热词,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掌握,从而将“梗”语言的发展同社会进步、时代特征相结合,传播网络语言正能量

  

年轻人热衷于“造梗”“刷梗”,

不仅因为它们的小技巧、小套路

新颖有趣,

也在于“梗”作为一种暗号,

给他们提供了某种身份确认。

固然,被“梗”腌入味的生活

为年轻人提供了

释放生活压力、获得情感共鸣

与集体认同感的渠道,

然而在个性表达的同时

选择被怎样的“梗”

腌出怎样的味道

才更值得我们深思……

(编辑:简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