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高等摄影教育发展!摄影界有话说

时间:2023年03月13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作者:

回声嘹亮看两会

  “目前高等摄影教育的现状是:摄影不是一级学科,甚至不像美术、舞蹈等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是单独的学科体系;很少有高校设置摄影学院或摄影系,在有的高校甚至还不是一个专业方向,只能作为课程教学。”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提交了关于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的提案,提案中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与国际接轨,将摄影学列为一级学科;树立“大摄影”理念,将学科名称确定为“摄影与影像学”。

(点击下方图片浏览提案全文)

树立“大摄影”理念

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

关系到广大摄影专业学生、

摄影从业者、爱好者的个人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摄影领域的长远发展

对此

专家学者、业内一线从业者有何观点

快来看看吧!

  培养新时代“会摄影的知识分子”

  潘朝阳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关于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我作为一名基层摄影工作者,既是信心百倍,更感责任重大。数字化时代,建议在有关高校建立健全摄影学院、摄影专业,恰逢其时,势在必行。如是,则让摄影在高校为“二等公民”地位的尴尬局面得以根本性改变,不再是让人以为摄影人只是“会摁快门的人”,而是倾力培养新时代“会摄影的知识分子”,学生则由影像制造者变为智能媒体的创造者。

  培养掌握影像新理念、高技术的人才,广泛服务日新月异的时代,有能力为推动影像文明尽一己之力,是摄影界特别是各级摄影家协会与对应高校的最新目标。

  提高全民视觉素养 提高影像传播效果

  李树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如今人类走入视听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视觉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要,不但关系到影视类作品镜头语言、视觉艺术语言的水准,也关乎社会大众视觉文化水平。这其中不简单是机械自动化就能解决的问题。180余年的历史,摄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和艺术知识体系以及产业。就当下而言,摄影也是最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门类,但知识界把摄影看成可以自动化的简单技术,打碎在新闻与传播学、美术学、电影学、设计学之下。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严重阻滞了摄影学科的发展。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不但能推进摄影学科的发展,也会在提高全民视觉素养、提高影像传播效果等方面起到长远作用。

  建立一级学科任重而道远

  宋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

  2011年,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现下设7个一级学科,图片摄影隶属美术学,影视摄影隶属戏剧与影视学。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学院从事图片摄影教育,更是深深感觉到摄影在美术学科下还有很多的掣肘。摄影是美术学科下的分支,在学科建设上只会在美术教育的框架下去考虑其发展。以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学院为例,现在的学生不仅要会拍照片,还必须掌握短视频拍摄技能,而摄影不是一级学科就不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即使在专门培养影视有关从业者、重视图片摄影专业的电影学院,摄影仍属于边缘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仍不够明晰。

  摄影作为一门学问,亟需从学术上得到提升,而这种提升需要在自己的框架下进行。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讲,这个框架最重要的根基就是学科的目录。如果确定摄影为一级学科,那么相关高校都会按一级学科的标准去布局摄影教学、配备师资、调整课程。因此,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这件事十分必要,同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摄影行业内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

  为中国摄影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费茂华

  新华社高级记者

  今天,摄影似乎变得非常容易,只要一部相机或者一部手机,就能立刻开始艺术创作。对于中国摄影而言,“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一切——数以亿计的摄影狂热者正在积极地、信心满满地投入到摄影这个普通人最能够接近的艺术形式中来。这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真正有艺术价值、有思想、有独特见解的艺术品被混杂在大量的复制品之中。真正的艺术好声音被噪音、被杂音所掩盖。

  这就是中国摄影所面临的现状,一方面是伟大的时代在呼唤艺术家以自己最大的激情、最精湛的技艺和最深沉的思索来记录这个时代;一方面是中国摄影相对于它的使命而言较弱的纪录能力以及具有东方审美的影像表达尚未获得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应的国际话语权。成为一级学科能从源头端解决中国摄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为中国摄影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以及前进的动力。

  我相信,在不断提高中国摄影的纪录与表达能力基础上,在所有摄影艺术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之下,来自东方古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能够成为全世界人们评判一张照片的重要标准。

  树立中式审美 讲好中国故事

  宁思潇潇

  中国摄协会员、《摄影笔记》作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像影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达方式了。人民群众对摄影理论、摄影技术以及摄影审美等相关的摄影文化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摄影不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是很多平台的摄影呈现娱乐化、流水化趋势,大众消遣性图片和商品营销图片占主流。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影像审美的追求,也会造成影像审美的下降。平台方、内容方、受众方都需要更好的摄影审美引导。

  作为一个互联网摄影科普人员,这些年我一直在互联网上努力为我的读者提供一个符合我国文化崛起的审美理论支持。意在告诉大家,哪些是真的美,哪些是扭曲的,是刻板印象。但我也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去丰富我的武器库,也需要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但目前国内摄影教育等现状也让我们这些虽然非摄影专业本科毕业,但是从事多年摄影工作的人缺少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因此,我非常支持树立“大摄影”理念,建设好一级学科,这样就能用我们自己的“摄影与影像学”来树立中国式审美,讲好中国故事。

  使摄影艺术具备更强大的语言力量和价值

  姜茂蔚

  导演、北京东城影协秘书长

  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动着传统新闻行业的深刻变革。摄影作品借助网络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多且直观的显著特点。在当今全媒体信息时代,网络摄影“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越来越成为新闻及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创新、流通、消费的载体。

  在图像、影像传播呈几何级数爆炸的数字时代,亟需成熟科学的摄影学科建设。依据摄影的记录特性,复制生活、复制现场、复制自然是摄影表达自己独特的语言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摄影快门按下之前,有大量的关注话题,如:拍什么,怎么拍,如何组织画面,如何使用光线,是否需要修饰对象等。而长期以来,摄影因其低门槛,人们能够轻易地享受获得“图像”带来的乐趣,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艺术表达呈现。建立完整的摄影技术知识体系与艺术知识体系,使摄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中具备更强大的语言力量和价值,这也是每个摄影爱好者和从业者亟待提高和解决的瓶颈问题。

摄影在记录社会发展和变革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大摄影”理念

建立“摄影与影像学”一级学科

能够大力推动高等摄影教育发展

为摄影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

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这是摄影界的共同期许

更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奋斗目标

(编辑: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