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 不落窠臼 ——人文纪录片《大泰山》的艺术创新

时间:2023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新英

 泰山摩崖石刻

  泰山是一座山,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座山。巍巍泰山,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成为国泰民安的文化符号。山东广播电视台出品的6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泰山》在2023年开年伊始播出,以其对泰山之美的全景式呈现和对泰山文化的多维度讲述,不出意外地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泰山情结”,引领观众开启了一次对泰山文化的朝圣之旅。

  推陈出新:泰山故事的再讲述

  泰山在中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独特地位毋庸置疑,古往今来关于泰山的各类记载数不胜数,以往关于泰山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也不在少数。《大泰山》要讲述泰山故事,阐释泰山文化,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们并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的诸多素材。因此,如何打破陈规俗套,跳出传统的讲述模式,让观众熟悉的题材生发出新意,是创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大泰山》的创新之处,恰恰在于它并未回避前人讲述过的故事,而是在全面占有和消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最能代表泰山特质和泰山文化的人物、故事、场景和各种自然地理文化符号,全景式地再现泰山的自然之美、历史之美和人文之美,并在纵横捭阖的文化视角下寻根溯源,深挖泽被天下而又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得以形成的历史渊源,让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再次生发出无限新意。6集《大泰山》,每集均以泰山石刻命名:《河山元脉》追寻泰山的自然之源,凸显“生生不息”的自然和生命理念;《若登天然》选取泰山的七处标志性地点,将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提炼出泰山承载的厚重的中国哲思与中国智慧;《与国咸宁》通过梳理历代帝王泰山封禅的历史,解读泰山包蕴的家国平安意味;《登高必自》以泰山石刻为载体,深入挖掘泰山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能成其大》将视角转向域外,着重凸显泰山在世界文化坐标中无可替代的文化影响力;《国泰民安》立足人间烟火,发掘人们的“泰山信仰”,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这其中的许多故事和场景,人们或许并不陌生,如第一集中的泰山日出,第二集中的泰山地标,第三集中的帝王封禅,第四集中的泰山石刻,它们以熟悉感和亲切感唤起了人们关于泰山的历史文化记忆,又在4 K高清镜头之下焕发出全新的魅力,不仅让人们再次领略到泰山外在的宏大壮美,也全面了解到泰山在自然、历史、民俗、文化、哲学、美学等方面的内在意涵。可以说,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呈现泰山之大、泰山之美和泰山文化之高深,是《大泰山》的一大文化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大泰山》又立足当下,敏锐地捕捉到了泰山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与文化特质,找到了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对接转化的途径和桥梁,并借此阐发泰山文化之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攀登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包容,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这些泰山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构成了当下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借由片中与泰山相关的人物和故事,上述时代精神均得到了形象传神的表达。比如,清代石匠姜桂松德才兼备,不仅智慧超群,献策解决了岱宗坊主梁过重的问题,而且品行高洁,多次散财捐资,修建桥梁;致力于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申卫星,潜心研究多年,让目前全球仅剩1株野生植株的泰山花楸得以继续繁衍;淳朴憨厚的泰山挑山工路长祥以一根扁担、一条毛巾和一路向前的人生理念挑起了人生重担……这些泰山故事承载的仁慈悲悯、勇挑重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心无旁骛、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中焕发新的生机,并与时代精神完美契合。

  《大泰山》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吸纳和展示了近年来学界对泰山文化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比如成吉思汗赐给丘处机的圣旨摩崖被摄入片中,增加了泰山道教文化的历史厚度;片中对十八盘铁柱残柱的现场寻访,再现了天门云梯的历史变革;专家对洛阳宫女墓中出土的《大唐亡宫九品墓志文》中九品女官参与封禅大典的墓志解读,还原了大唐封禅盛典的细节;台南孔庙的线刻孔子石像和泰山孔庙的孔子石像同宗同源,证明了泰山文化和台湾文化的内在渊源……这些新成果和新发现本身具有创新价值,又被编导巧妙地编排进纪录片中,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成为作品的魅力之源。

纪录片《大泰山》海报

  不落窠臼:聚焦人与山的相逢

  《大泰山》开篇展示的,是众多游客在夜色中成群结队攀爬泰山的场景。这些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怀着对泰山的景仰来到这里,并在攀爬泰山的过程中深深折服于泰山的魅力。作为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和精神图腾,泰山是一个“神性”十足的地理文化标志。表达对神圣泰山的景仰,呈现泰山的文化魅力,诠释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无疑是《大泰山》应有的文化使命。我们甚至可以说,泰山题材的创作,本身便是一次对泰山文化的“朝圣”之旅。也正因此,作品很容易陷入对泰山文化毫无节制的礼赞推崇,甚至落入过度拔高与吹捧的陷阱。 《大泰山》的创作者警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呈现和阐释泰山文化的过程中,创作者在大开大阖与凝练节制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一方面凸显了泰山拔地通天的“神性”,一方面又让泰山从天上回归人间,而“回归”的方式,便是通过“人”与“山”的相逢,把“人”也推到镜头的前端。这些人,有在历史上建立过丰功伟业的帝王将相,如秦皇汉武;有引领过中华思想文化潮流的先贤大哲,如孔孟老庄。但镜头下更多呈现的,是与泰山相关的无数当代中国人,他们是以赵勇为代表的见证了泰山极顶之上无数恶劣天气的泰山气象人,是以刘佐仓夫妇为代表的常年以山为家的泰山保洁员,是以路长祥为代表的每日以脚步丈量泰山石阶确保物资供应的泰山挑山工,是以王歌群、刘明、李若瑀为代表的苦心孤诣把泰山刻石唱成歌的年轻人,以及无数对美好生活心怀向往的普通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和转瞬即逝的现实光阴中,正是这些与泰山息息相关的人,把泰山的文化基因刻进泰山的脉络,又让这种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让泰山成为中华文明永恒的象征。

  《大泰山》对“人”的关注,对“人”与“山”关系的聚焦,源于这样的创作理念:山因人而显,人因山以传。泰山之所以成为一座文化之山、哲理之山、美学之山,根本原因在于大山背后的人。所以,《大泰山》中不仅处处是山,也处处有人。人与山的命运,从一开始便紧密相连:泰山的万千气象,在清洁工刘佐仓简易相机的镜头下,幻化为世间最动人的风景;在泰山石刻碑拓技艺传承人张亚明眼中,泰山拓片是文化泰山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一块块泰山石在玉石雕刻大师王力的巧手雕琢下,被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被誉为“泰山精灵”的赤鳞鱼,在泰山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其生存的海拔高度不断下降,最终打破了“赤鳞鱼不下山”的说法,人类正以科技的力量加速泰山生态的持续优化;而泰山导游张娟则通过新媒体平台,不遗余力地向人们推介泰山……《大泰山》通过对人的关注,通过对人与泰山关系的凸显,既让我们看到人作为万物之长的智慧与创造,也让我们看到人对泰山的景仰与臣服,最终指向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彰显着中华优秀文化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泰山》还以国际化的文化视野,通过考证泰山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进一步揭示了泰山文化在世界文化地标中的重要地位。正如作品中所提及的:早在公元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中,中国便被放置于世界版图的中央,而泰山也成为世界性的地理坐标;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公园的中国大熊猫“泰山”在美国掀起阵阵狂潮;日本民间和皇室从古至今对“泰山府君”虔诚信仰,揭示的正是泰山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无数中国人正致力于泰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和海外推介,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泰山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因为,泰山不仅仅是中国的泰山,也是全世界与全人类的自然遗产和文化瑰宝。

  综上,《大泰山》立足地域文化资源,深挖齐鲁文化富矿,选取泰山这一极具中华文化魅力的齐鲁文化地标和文明符号,通过对泰山故事和中国故事的真情讲述,尝试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挖掘和解读泰山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情感和中国理念,搭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大泰山》的创作是对齐鲁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觉弘扬,体现出创作者强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正如片中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以泰山之大,我们对泰山文化的探索,远未完成,正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也尚在路上。但《大泰山》迈出的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创作也为同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标杆和启示,那便是:立足中华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呼应时代精神,守正创新,方能创作出文质兼美、启智润心的精品佳作。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