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文艺齐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引发青年热议

时间:2022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再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
  积极发声、共话文艺,
  就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期望。

  领悟佳作,“润物细无声”
 
  ▶张晔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高级主管,从小学习音乐,曾获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非职业组)金奖。
  今年6月,一部热播剧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如何用“中国道理”办好中国的事情?如何以中国风格讲好中国故事?《警察荣誉》给了我一种答案。
  我始终认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希望反映的意图,永远是要让观众、让读者自己去“悟”到、去“感受”到的。如果仅是通过演员的台词讲出来,未免显得“下乘”,其力量感也会削弱很多。“悟”和“感受”到的信息最为长久,能够产生除当下感之外的长久记忆,这是一部好作品能够流芳的价值基础。
  那么,《警察荣誉》到底好在哪里?好在讲述正能量不是以“高大全”的形式,而是“润物细无声”,渗透于普通老百姓可能会遇到的一件件小事中,渗透在每个职场人都可能会经历的事件中。剧中的警察也会为了KPI而焦虑,也会犯错误,群众也不总是善解人意……这些细节恰恰给了这部剧力量,也成为了尝试中国故事新讲法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华悠久历史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中国故事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人心。
   空山凝云,中国声音
 
  ▶闫敏  设计师,宝鸡885阳光博爱公益中心负责人,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陕西省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审美期待,文艺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我是一位室内设计师,同时兼职做中国传统服饰的改良设计,对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愫。近年来,国风对当代青年审美影响很大,越来越多的国潮产品和国风节目涌现出来,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有一次,我看了“古箜篌”演奏,瞬间为其中的传统之美而倾倒,这不正是李贺笔下的“空山凝云”“芙蓉泣露”吗?古箜篌这个乐器,我最早只在敦煌壁画上见过。而当我真实地看到“飞天”从壁画上飞到眼前的时候,不由得发出“此生足矣”的感叹。
  自那以后,我开始痴迷于中国的传统乐器,从古琴到古箜篌到磬,每一件乐器都能演奏出“中国声音”。当我开始寻找这些乐器的演奏艺术家的时候,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们大多正当锦瑟华年而非白发苍苍。一次,我与箜篌演奏家张雁谈及中国传统乐器的传播和影响,她跟我分享了青年古箜篌传播者的数据,让我惊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当代青年对于文化的重视、传承与弘扬。直到现在,每当我做设计方案的时候,我都喜欢坐在古箜篌旁边,随手弹拨,便有妙音连连。
  当一件传统的乐器或一个传统的节目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当青年以创新形式让她再次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走进大众生活,我认为,这就是绝佳的中国故事,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艺作品是一颗种子
 
    ▶张明敏  苏州市姑苏区少年宫教师,曾在乡村小学从事少先队工作20年,全国第八次少代会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辅导员从事的是少先队工作,主责主业就是讲好儿童化政治,对孩子们进行“政治启蒙”,为党培养更多的“红孩子”。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辅导员教师,我个人读得较多的文艺作品是传记文学,比如人物自传、评传、小传等。这段时间,我重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及《五百年来王阳明》(郦波著)《传习录》《苏东坡传》(林语堂著)等。我享受阅读这些名人故事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他们那个时代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触摸他们温暖又有趣的灵魂,接受故事背后精神层面的洗礼,开阔了眼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思想提升。
  在与少先队员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希望将信仰的种子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里,一路成长、一路培养,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好的文艺作品不能只讲道理,也不能单纯地讲故事,而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才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通俗易懂又生动的文学艺术作品,才是对青少年最有正能量的文艺作品。
 
  时代的荣光需要文艺书写, 
  时代的责任呼唤青年担当。 
 
  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
  要牢记党和人民
  “追求进步”的殷切希望。
 
  顺应时代潮流,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
  为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唱响昂扬向上的青春之歌。 
 
(编辑:张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