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

时间:2023年06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笔谈摘要 

  近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先后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此次贺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研究阐释,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文艺的方向、目标、责任与使命,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约请数位文艺评论家、艺术家、新文艺组织代表撰写笔谈文章,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为主题,在“艺见”专栏推出文章摘要,并在中国文艺评论、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新媒体推出文章全文,敬请关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出品

以又一次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文化发展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系统阐述。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的思想理论准备,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突破。

  中华民族的文明自觉达到空前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以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特性对中华文明进行精准概括,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自身文明形态特征进行科学归纳和提炼,体现了中华民族自我认知的主动和成熟,对于凝聚全社会成员的认知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情感共识和行为共识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在理论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贡献,这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意义是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第二个结合”的科学阐述,回答了结合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未来可行性,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必将成为我们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从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断,把文化自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如何推进文化自信工作提出根本要求。中华文明承载着文化自信的价值依托,生成并涵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形态,是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只有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破除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文明替代论和文明冲突论,才能进行平等有效的文明交流互鉴。这就要求我们站稳中华立场,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实践的发展和成果,在与文化实践的互动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探索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前瞻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运用更具阐释力、影响力、引领力的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同时应敞开文化心胸,积极吸收借鉴各国文化有益成果。

  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方向路径愈加清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遵循。在文艺繁荣发展中要秉持开放包容精神,“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以文艺创作激发个体情感,缝合文化差异,启发观众共鸣,以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风范,使中国文艺得到世界范围更加广泛的理解、认同和喜爱。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传统是文化的根脉,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把传承与创新统一于现实,既要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蕴含的力量,又要积蕴“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勇气,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通过学术探索、理论构建和评论实践,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贡献。

文艺作品精神力量的又一重要源泉 

王一川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中华文明传统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应有的独特贡献角度,就中华民族自近现代以来已经和正在开创的现代新文明的实质及其地位作了新概括。这意味着将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未来及其世界性意义加以贯通,指向一种世界文明新形态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多样性建设中承担着一种独一无二的新文明建设的重任。明确这一点,对于当前中国文艺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即揭示了文艺作品精神力量的又一重要源泉。

  关于文艺的源泉,毛泽东指出文艺创作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民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这是文艺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从而也必然是文艺作品精神力量的“唯一的源泉” 。不过,同时还应当看到溯源于这种“唯一的源泉”的另外两股重要源泉:一是作为以往社会生活源泉的历史积淀物或历史遗存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个就是这次提出的作为未来社会生活源泉的预示或先导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当前文艺创作的丰沛的传统历史资源,那么,立足当代现实而指向未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则可以成为当前文艺创作的新生的和指向未来的又一重要历史资源。

  当前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对于文艺界的突出启迪意义在于,从中华民族伟大文明为当代世界文明多样性奉献独特建树的角度,就文艺创作的更加深广而又厚实的文化价值蕴藉提供了一种深度阐释框架,从而为深入发掘和领会文艺作品精神力量确立起又一重要源泉性话语体系。首先,当前中国文艺创作及文艺发展说到底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是其中富于审美魅力和闪耀时代精神光芒的部分之一。这要求文艺家悉心深入当代社会生活世界,运用想象力熔铸出文艺作品的新的媒介、形式、形象和意义系统,在其中蕴蓄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精神元素,让观众在文艺作品的审美鉴赏中得以领略到。而这样的文艺家会成为本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自觉的精神志愿者和向导。其次,观众一旦从文艺作品中领略到来自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元素的精神力量,就可能会通过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等传播方式将其潜移默化或自觉自愿地推衍到自身社会生活言行中,转化为个人或他人的自觉行动。再次,文艺评论界需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这种现代文明的内涵和意义,涵养一种善于从文艺作品中捕捉和提取这种现代文明的精神旨趣并在文艺理论评论著述中加以表达和阐发的理论素养和传播能力,尽力将其缝合到中华民族伟大文明发展链条中,使其成为可与中华民族伟大古典文明相异而又相媲美的新文明元素。最后,当前需要从当代世界文明多样性语境中的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独特精神和特征视角,将当代文艺作品中可能蕴蓄的本民族现代文明元素切实发掘出来,按照当代世界文明的通用传播惯例而加以概括和提炼,转化为外国普通观众能够识别和认知、国际文化界和学术界能够理解和承认的从文艺通向文化或文明的东西。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新文明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构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文明的事情办好”,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关切的重大问题。他提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要做到“四个讲清楚”,他也表示,“我经常想”中国在世界上的四个“独一无二”现象,即“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3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适合我国实际、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紧密组织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国长期执政,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018年1月5日)这四个“独一无二”都事关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中的中华文明及其历史贯穿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归纳和总结了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的几个“突出特性”。一是“突出的连续性”,二是“突出的创新性”,三是“突出的统一性”,四是“突出的包容性”,五是“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度。从“四个独一无二”到“五个突出特性”,既是对中华文明密码的破解,也是对中华文明现代转型、世界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观战略性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讲话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问题的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光辉典范,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

  古老悠久而又生机勃发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的无数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闪烁着文明的光芒。一个古老文明的现代转型是创造中国奇迹的真正奥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重焕光彩,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今年还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从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出发,倡导新型的人类文明观。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深远的历史考量和时代战略性,是立足于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口居世界前列、中国发展速度举世瞩目的发展态势;立足于世界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开始越来越进入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立足于中国与世界的“两个交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交织、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发展时期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立足于国际关系中相当一些发达国家曲解、误解中国发展的目标与结果的情形;立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定位、时代方位和时代命题的考量。

创新性与中国文学的“日新”精神 

傅道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的“通变”思想。“通变”思想强调的是历史持续不断地演进变化,反对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历史观念。

  “通变”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上》:“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天地自然无不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变化是整个世界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规律。《易·系辞上》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周易》以诗意的笔触描写了天地自然的演化过程,无论空间的天地、时间的四时,还是活动在时空中的人类,都存在于永不休止的运动变化状态中。“通变”也称“变通”“会通”。《易·系辞上》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易·系辞下》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在运动变化中寻绎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周易》的基本原则。而通变的本质是“生”,只有贯穿始终的运动发展才能保持本质事物的生生不息。《易·系辞下》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这个逻辑线索中,“变”是根本、是发源;只有在“变”中才能实现历史的“通”,才能达到永恒的“久”。

  与通变哲学相呼应的是中国文学理论的“日新”精神。“日新”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创新意识的特殊的语言表达。《周易·大畜·彖》:“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礼记·大学》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是“日新”思想的体系性表述,从商汤《盘铭》到《尚书·康诰》再到《诗经·大雅·文王》,“日新”意识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历史线条,“日新”精神贯穿于人格、思想和国家政治的各个方面。哲学的“日新”精神,在中国文学批评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日新”一词频频出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日新”精神贯穿于《文心雕龙》文学思想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文学本体的“原道”“宗经”,也包括文学体裁的“杂文”“论说”“封禅”“奏启”,还包括文学创作方法的“通变”“养气”,“求新求变”成为文学批评的理论追求。《文心雕龙》崇尚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追新”“逐新”“维新”,这对我们构建新时代的文学话语体系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语境下,文学的“日新精神”应该具有中华民族的本位立场、沟通中外的世界眼光和融入现实的时代气象。中国式文学批评的民族立场坚守,首先应该基于中国文学的基本事实,在传统文学的思想传统和艺术精神里,寻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代语境。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文学”的意义就是“世界的文学”,要求文学批评的眼光也应该是“世界眼光”,即钱钟书所谓“打通”,不仅贯通古今,更应沟通中外。文学批评的中国式话语,必须面向中国文学的历史现实,解答中国文学的时代问题,在世界文学的历史环境中,构建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语汇,在文学理论上发出中国声音。

在生命的根基上传承文脉创造未来 

蒋述卓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又向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发去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贺信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守正创新,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创造活力。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运共同体,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这五个突出特性,核心在于强调中华文化的有机统一。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顽强旺盛,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有机生命体。

  在思想与学术领域,中华文化强调的是“道统”,从孟子到韩愈,再到张载、朱熹,强调的是儒家学说的传承,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学脉与文脉。“道”虽有各家学说,但可在核心思想上统为一处,韩愈与朱熹,提倡新说,重新阐释儒之“道”,但依然不离“道”之“统”,突出的还是它的统一和连续。魏晋南北朝,玄佛合流,道家思想因佛家而得到开拓,儒家思想在与佛道的争鸣中得到巩固,给隋唐奠定下思想发展的基础与空间。道家、佛学各宗各派的学说,也为宋明理学输送过知识学的养料和方法论的启发。“道统”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包容的、开放的,是一个有呼吸、有血肉的生命体。

  在中国哲学中,将宇宙的构成视为一团“元气”,气分阴阳,阴阳和合,万物自生,元气是有生命的万物运动序列的中介。推而广之,文学艺术也是有机统一的生命体。“气韵生动”是绘画的“六法”之一,音乐、书法、诗文莫不崇“气”。气、血、骨、肉,成为论文和品评书画的术语之一。文学传统血脉的继承不是死搬硬套,而是在实践中靠“活法”领悟,不断创新,形成中国文艺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

  传承中华文化是为了面向未来,目标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没有未来的目标旨向,传承就没有意义;反之,未来没有与传统的结合,发展就没有源泉和动力。做好“第二个结合”就需要我们掌握好科学路径,在生命的根基上创造未来。

  坚持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结合时代的实践,将中华文化有机融合到时代文化中,融合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其次要从中华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现代观念。再次要坚持继续改革开放,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以中华文化为生命之根,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在“两个结合”上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未来目标。

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时代表达之新 

田沁鑫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一级导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艺工作者应逐步树立新时代新文化的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担当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力量。

  要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艺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化自信是前提、是关键。只有在文化上自觉了、自信了,文艺工作者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稳健的节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2019年以来,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央广总台深度合作,联合制作了大型创新型文化类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综艺”的创新形式,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涌现的经典文艺作品、英模人物和优秀共产党员,聚焦《周易》《论语》《尚书》等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典籍。节目推出后,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文化影响力。

  这说明,文艺工作者只有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立足于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进程,才能够深刻把握、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创新创意表达,实现新时代、新文化、新繁荣。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工作者勇担文化使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抒写人民、歌颂人民,通过文艺作品来反映和助力推动“两个结合”的伟大历程。

  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肩负着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的优质舞台作品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要用戏剧的力量来充分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中国国家话剧院依托史料,创作了《谷文昌》《三湾那一夜》《红色的起点》《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等主旋律作品,力求通过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让主旋律作品生动、好看,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时代表达之新。文艺工作者勇担文化使命,就需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第二个结合”的深刻规律和重大意义,掌握文化主体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粮仓,从中汲取创作营养和智慧,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时代表达之新,践行中国文艺之义理、之审美、之品格、之精魂,表达和塑造东方艺术之神韵意象、精神气象之美,在世界艺术的潮流中,思考今日中国艺术之责任,描摹中华艺术之精彩。

中国舞蹈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图景 

许锐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评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追根溯源,深入文化肌理与根脉,对中华文化主体性与本质特性做出了高屋建瓴的论述,并且登高望远,扩展文化的视野与胸怀,对中华文化当代发展路径与方向做出了去芜存菁的判断。这对于中国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意义非常深远。中国舞蹈本就是一个极为生动的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图景,以讲话与中国舞蹈相印证,这图景愈加清晰鲜活。

  中国舞蹈是源远流长的活态传承。在文字语言之外,舞蹈的身体是独特而重要的另一种文化载体。聚焦历史中舞蹈的身影,无论是远古的迷狂,还是古典的雅致,无论是民间的多姿,还是当代的变革,身体的语言符号都在文字之外,记录着历史文化变迁的点点滴滴。舞蹈艺术依赖于人的身体,也就最贴近人的本真,舞蹈身体因而能用最直观灵动的方式,口传身授延续文化的记忆。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未中断,中国舞蹈就是一个突出的表征——带有鲜明传统文化基因的舞蹈至今仍然在人们舞动的身体中流传不绝。

  中国舞蹈有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收集的舞蹈种类多达上万种,覆盖各民族,共同编织成一幅绚烂多彩的舞蹈画卷,细节体现多样差异的文化特征,整体呈现和谐统一的文化风貌。中国古典舞在历史沿革中一脉相承,又演进变化,不仅参与孕育出中国舞台艺术瑰宝的戏曲,又在当代重建与复兴中发展出身韵、汉唐、敦煌等不同流派,汇聚成舞蹈的国潮风。对比西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式微甚至消亡的传统舞蹈样式,中国舞蹈文化传统的存在与延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特而令人瞩目的重大现象。

  中国舞蹈是古今中西融汇的生命活体。古有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等周边舞蹈文化的互鉴交融,今有西方芭蕾在中国舞蹈体系创建之初的显著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深刻互动。在中国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交织的文化语境中,中国舞蹈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当代价值的样式。北京舞蹈学院在中国古典舞重建过程中曾经有一门“结合课”,尝试在中国戏曲、武术和西方芭蕾的结合中探寻古典舞蹈的出路,最终孕育出享誉中外的“身韵”体系。这无疑是在借鉴中成就新的中国舞蹈文化生命体的突出例证。

  中国舞蹈有坚守本土民族的自觉立场。热烈腾旋的胡乐胡舞成为丰富中原典雅舞风的养分,芭蕾民族化推动着中国芭蕾学派的孕育与发展,现当代舞在创新思维中探寻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凡此种种,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强烈的主体意识,这不仅让中国舞蹈的文化母体能够在吸收兼容中不丧失自我,同时还让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色能够对世界舞蹈作出贡献,并在面对西方现代性的负面因素时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智慧与解决思路。

  我们需要在文化自觉引导下,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通过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来提升创作的文化品位,通过延续向民间采风的传统来坚持传统文化的根骨,通过争鸣与交流来增强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力。唯有此,中国舞蹈才能成为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图景。

绽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网络文艺绚丽光彩 

郝向宏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由艺术创作构成的璀璨轨迹,由技术匠作构成的创造轨迹,在“臻于至善”信念的引领下,绘就的文化守正创新和文明薪火相传的生动图景。中华民族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实证了一条真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网络文艺要黄钟大吕、击楫中流,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新使命,努力创造新时代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网络文艺蓬勃发展,成为新时代文艺的耀眼标识。这既是文艺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更是文艺创造的能动实践成果。新时代网络文艺得到了蓬勃发展,是展现最多艺术形式的舞台,是拥有最多网络观众的剧院,是联通中外艺术交流的平台。网络文艺已经成为文艺创作和供应的主渠道、宣传思想文化正能量传播的主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孕育和走向世界的新载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心铸魂的最前沿。

  网络文艺要担负起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时代需求。目前,网络文艺在主动步入主流舆论思想格局,激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接地气、有温度、正能量的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繁荣。从大处着眼,展现改革开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生动画卷;从小处着笔,书写各行各业人们勤劳奋斗的篇章。

  网络文艺聚焦高质量发展铸辉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铺就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艺创作和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主流态势。但也有部分作品存在导向不彰、格调不高、引导不力的问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突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鲜明导向,弘扬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的昂扬格调,注重对庸俗、低俗、媚俗作品的积极引导,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飘扬在网络文艺阵地上。

  网络文艺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引领,锚定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路径。要大力激发网络文艺的文化服务消费功能,深入发展在线文娱,推动线下文娱线上化,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型数字资源传播平台。发展社交电商、网络直播、基于知识传播和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发展短视频平台,鼓励微应用、微产品和微电影创新,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网络文艺的家园中。

  网络文艺要以网络最新技术和时代新文化形态为提领,创设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路径。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技术和真善美艺术相结合的最新文艺形态,不只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更是情怀和创意的共生。要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上,深度对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始终站在艺术形态创新的制高点。要加强对受众心理接受规律、艺术创作欣赏规律和正能量传播规律的把握,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大流量带来强效果。要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掘出破解中国奇迹、讲好中国故事的密码,描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华章,建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把网络文艺的创造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 

范玉刚  

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全社会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

  新时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方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文化艺术要自觉增强新方位意识,这使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时代的必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引发了全世界的瞩目,建构什么样文明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认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鲜明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是现代的,传播和弘扬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普遍形态,而绝不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一个另类;这一鲜明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强烈的文化自信和为着人类文明进步而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意识,意味着中华文明复兴的目光是向着远方和人类文明跃升的方向,而不是诉求回返历史曾经的辉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处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了历史主动精神,愈加有能力选择自主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一步坚定中国走文明型崛起的民族复兴之路;同时,还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其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在深刻洞察人类文明跃升趋势中,以创新文明理念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抓住了徘徊于十字路口的历史机缘,为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方向性启示。

  在赓续文脉、传承文化基因中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意味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绝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赓续文脉、传承文化基因中强化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这一理念高度契合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实践,以无可辩驳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创造有时代特点的新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自觉担负时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葆有创造时代新文化的自觉。创新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越要创造出属于时代的新文化,从中展现当下中国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以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使文明中国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巍然耸立。

以更恢宏的气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王宁  

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这无疑与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四个自信”是一致的。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学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我们做到“四个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58次,可见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占据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

  确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能连续执政70多年,这与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无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出适合中国的理论思想,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在建设“中国式”的现代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进行了探索和不懈努力。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文学艺术,认为这是促进中国文艺现代化的一个理论和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基本精神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中国应当对于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不仅体现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也应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家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发展强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艺术观点,也将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重视。因此,努力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推广到全世界就是我们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不仅应该对世界文学艺术颇为熟悉,而且更应该扎根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欢迎的优秀作品。此外,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仅关注西方的文学作品,对东方国家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也应该有所了解。

  我们过去经常说,科学家有国籍而科学无国界,实际上,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作品也必将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为全世界人民所分享。外国的文学艺术固然启迪了中国的广大读者观众,中国的优秀文学艺术也应该为世界人民所分享。

  作为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学者,我始终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在引进国外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真可谓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的文学艺术。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中外文明互鉴,也即忽略了将中国的先进文化译介到世界上,用我们所掌握的外语来讲述中国的故事。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文化的外译也应该跟上。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用外国的语言,尤其是世界上通用的英语来讲好中国的故事,构建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李舫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理解了中华文明,才能读懂中国。在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他多年来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娓娓道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的深刻理解。中华文明如同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波涛滚滚,奔涌向前,流淌过这片古老而现代的土地,滋养着沿岸人民的繁衍生息,浇灌出一片勃勃生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将中华文明的属性概括为五个“突出特性”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属性紧密相连、互为因果。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贯穿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远见卓识,那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贡献者和示范者。迈向光明宏大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站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眺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前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让我们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努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新文艺组织助推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与担当 

杨乐  

欢娱影视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欢娱影视作为一家成长在新时代的文化企业,有责任有义务践行企业责任,力推文质兼美的文艺作品,培养德才兼备的文艺人才,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内涵,助力提升国家文化建设水平,为探索形成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贡献力量。

  构建企业传统文化管理体系。一是在管理人才培养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影视市场竞争激烈,人才梯队建设是保证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基石。欢娱影视秉承近悦远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做好市场经营、打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把培养优秀文艺人才队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企业责任和担当。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创作团队到艺人团队,都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主创团队重视梳理各门类传统艺术和技法中的文化标识和烙印,在遵循创作规律前提下,创新构思并艺术化呈现。二是在演员培养上注重德艺双修。欢娱旗下拥有众多青年演员,按照“德艺双馨德为先”的要求,公司重视加强演艺人才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培养。定期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对艺人和艺人团队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引导演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弘扬工匠精神,树立良好公众形象。

  以影视艺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在影视作品中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欢娱始终认为,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文化,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都吸引人。题材由古装到现代,产品由无形到有形,通过打造一系列影视作品,努力以高品质影视剧作为文化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脚隐藏在作品的“衣食住行娱”间,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瑰宝。二是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艺作品。欢娱影视的多部影视作品,塑造了中华民族历代勤劳智慧的工匠形象,热播剧的影视画面表现了缂丝、打铁花、纭裥等数十项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受到观众欢迎。我们坚持“内容为王”,迎接挑战、砥砺前行,聚焦影视剧内容生产主业,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三是以影视非遗艺术中心传承传统文化。公司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公司成立了影视非遗艺术中心,集影视制作全流程、影视剧非遗服化道、影视IP衍生、党建、企业文化与责任等沉浸式展览展示于一体,获得各界肯定。

  在拓展国际传播体系中塑造中国形象。一是力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中国文化作品。以专业化、国际化、年轻化的影视语言表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华流”出海。经过多年探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欢娱影视在古装剧细分赛道的创新手段,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喜爱传统文化,甚至加入到传承队伍中。二是以国际传播实现网剧出海。欢娱影视近年来与近40多家国际媒体单位合作,将60多部影视剧发行到全球。通过延伸文化产业链,系列衍生品在海外引起良好反响,实现了以故事出海、非遗出海、 IP出海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再次号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欢娱影视将秉持初心、坚持热爱,以优秀影视内容为载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更大贡献。

(编辑: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