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2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在海南省东方市、乐东县等地,调研黎族传统纺织染绣技艺。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蔡葩,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张东风等陪同调研。潘鲁生一行深入东方市大田镇玉道村,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黄流镇和利国镇新联村等多个民间艺术及文化保护场所。
在东方市大田镇玉道村大田美孚黎族织锦技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潘鲁生一行观看了绣娘们用“腰织机”编织黎锦的生产场景。虽然多次到海南调研,潘鲁生依然仔细询问了解纺织工具和纺染织技艺。他一直感觉黎锦染织技艺“很神奇”,因为“人的身体参与到生产工具中,成为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乐东县佛罗镇白沙河谷博物馆,馆长袁金华介绍的崖州木架脚踏织布机,明显比腰织机结构复杂。依据多年研究民间织锦的经验,潘鲁生认为,在全国各地若干种织锦技艺中,最简单的工具往往有着最古老、最传统的历史印记。“传统技艺的工具越简单,工具使用者心里、脑子里的东西就越丰富。”
在乐东县黄流镇黎苗文化展馆,馆长容族新逐一展示并介绍了黎族侾、杞、润、美孚和赛五种方言区织锦的主要区别。潘鲁生反复观看,并拍摄记录不同黎锦服饰的纹样。他强调:“我们说的非遗,是无形的文化,也就是传承人心里、脑子里的技艺。”潘鲁生认为,这才是“重中之重”。
在乐东县利国镇崖州布博物馆,馆长周长征向大家展示了系列琼南地区传统织锦。潘鲁生对这种专题系列研究表示肯定,同时他叮嘱:“要多听织布老人的故事,了解物品背后的历史逻辑,物品的价值才会凸显。”看到馆藏黎锦“出自明代”的标签时,潘鲁生提醒不要标注朝代。他说,黎锦藏品传世,既远又近,而明代的纺织品不可能保存到现在。
一路走过,潘鲁生与民间博物馆馆长们交流,博物馆除了要有“物”和“空间”,还应该具备研究功能、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具备这五项功能的博物馆,文化视野就开阔了。”
在与海南省及东方市、乐东县民协成员座谈中,潘鲁生对海南民协多项创新性工作给予赞扬。他认为海南保存有很独特的黎锦纺染织绣技艺,这种技艺也有很强的地域代表性和民间集体记忆,“只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有欠缺。”他提出,对黎锦及其技艺,要从人类学角度,从历史、文化、传播、经济等不同层面,加强学术性研究。“这不仅是深入理解和保护传统民艺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文化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他说。
参与调研的海南省各级民协成员、东方市及乐东县相关领导均表示深受鼓舞和启发,对黎锦技艺的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大家都表示,一定不负使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