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艺人巧夺天工的手法,在保持木头原始形态的同时,营造出“精雕细琢、鬼斧神工”的大千世界。浙江木雕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沉淀深厚,今年国庆期间,“新征程·新民艺”浙江木雕艺术大展在浙江展览馆举办,汇聚了老一辈浙江木雕艺人、当代浙江木雕领域大师与新生代木雕人才的倾心之作。这也是浙江从1949年以来,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最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社会变迁的展览。10月29日至11月12日,该展览在东阳木雕小镇实训基地进行巡展,并举办以“‘新民艺·新生活’——新时代木雕艺术发展方向”为主题的研讨会。本次展览由浙江省文联、中国美院、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民协、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东阳市委宣传部承办,共展出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朱金木雕等极具浙江特色的木雕作品200余件,呈现出浙江木雕艺术传承有序、融合创新、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
“新征程·新民艺”浙江木雕艺术大展杭州展览现场
木雕大赏看“浙”里
木雕艺术折射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承载着过往的观念、信仰、礼制与风俗,此次展览以浙江木雕的历史脉络为主线,对其起源、演变、发展进行了集中呈现。展览分为“回望经典”“群英汇聚”“现实情怀”“生活之美”“装饰皆道”“唐风宋韵”“腐朽神奇”“叠翠新峰”8个篇章,来自浙江全省木雕艺术界的2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位“名家孵化”人才、16位“新峰人才”以及浙江省、市从事木雕艺术创作的作者代表100余人倾情参展。
在“回望经典”篇章,陈列着老手艺人的现实主义题材木雕作品,如陆润寿、陆金友、马凤棠、吕世棠等集体创作的《庆丰收》《人民公社》《林则徐禁烟》,以及黄紫金、厉守铭、方可成等集体创作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医疗队》,还有刘国辉、冯文土等集体创作的《焦裕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等作品,木雕作品古朴的色泽和油润的质感,讲述着一个个过往而熟悉的故事。
在“群英汇聚”篇章,大师作品云集,件件都出自“国之大匠”。西双版纳的春天、高原练武、大山情、草原的呼唤……时代造就工艺,工艺也在记录时代。他们的创作,既关注生活美学和工艺观念,又从当代艺术与设计观念中汲取养分,拓展视野。他们的雕刻语言丰富自由,文化意涵广阔深厚,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自强。
在“现实情怀”篇章,万千家庭司空见惯、平凡普通的场景,诸如小岗村、商品经济、雪域天路、乡村院落、宴饮等,细腻而郑重地呈现在木雕实践之中,个体的生命体验、集体的家国情怀都成为这些作品刻画的对象,这正是浙江木雕创作者在技艺持续精进之际,将视野转向现实和当下,对具体生活素材进行真切描绘的生动体现。
在“生活之美”篇章,手艺人将技艺与深情融入生活日常,建筑雕饰和居家装潢、家具和日用品装饰、陈设欣赏品,以及宗教和丧葬用品等类别,投射出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心灵的憧憬,木雕作品以日常滋养着性灵,以审美延展着诗意。
在“装饰皆道”篇章,木雕艺术家从传统中汲取灵感,以木雕为物质载体,寿星、龙、凤、狮子、桃、羊、鹿、牡丹等寓意吉祥的主题,历史故事、戏曲小说、神怪传奇等劝人向善的叙事,可陈列室内外以供欣赏,可充作家具以利生活,是实用与装饰的高度统一。
在“唐风宋韵”篇章,作品主要以唐宋时期的古典意象为题材,创作者以高超的技艺来表现历史人物、名著故事、生活场景、山水画意等内容,大唐盛世繁荣富足的风貌借此得以再现,宋代文人雕像和山水画意雕刻传递着其时风雅与日常兼备的人文情怀。
在“腐朽神奇”篇章,一段糟朽的根材,经过创作者的匠心独运、因材构思,宛如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通过各种概括、夸张、写意、写实等手法,一件件作品巧拙相生、格调古朴,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在“叠翠新峰”篇章,所展示的“新峰人才”优秀作品,既有彰显时代主旋律的现实创制,也有体现新文房雅趣的赏玩摆件,既有继承传统、全面开拓的当代佳作,也有观照时下青年活跃热忱的创意新制,折射出民间工艺的新思潮,也勾勒出浙江木雕的新蓝图。
正如中国民协副主席、浙江省民协主席杭间所评价的那样:“这次木雕展最大的看点在于见证了浙江木雕艺术从过去作为装饰艺术的组成部分,到现在逐渐融入艺术性表达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展览的来自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技艺的各种木雕,都在反映现实生活、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社会的变化,这也是本次展览主题‘新征程·新民艺’的内涵。”
“新征程·新民艺”浙江木雕艺术大展东阳巡展开幕式现场
开拓浙江木雕新天地
浙江是百工之乡,木雕工艺遐迩闻名。浙江木雕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雕鱼,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浙江木雕形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流派——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朱金漆木雕、清刀木雕、木根雕、木雕镶嵌等。近代以来诞生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木雕艺人,从分别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的东阳木雕三杰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月,到以叶、虞、王三家为主的一批黄杨木雕老艺术家,都在中国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地域来看,浙江木雕主要分布在浙中及沿海地区,如金华、温州、宁波、台州等地,不同地区的艺术各具特色,尤以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宁波朱金漆木雕最为知名。
为了推动浙江木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开拓出一方新天地,2016年,浙江民间工艺美术首次被纳入浙江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致力于培养一大批新生代的浙江工艺人才。浙江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郑蓉介绍,浙江省民协通过开办培训班、研讨会,组织采风、观摩交流,举办展览、宣传推介,形成了综合立体的培养方法体系,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浙江民间工艺青年骨干,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形成了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青年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新机制。本次展览专门开辟了“叠翠新峰”篇章,展出了一批将传统木雕与现代艺术结合、颇具时代色彩的优秀作品。浙江省民协“新峰人才”王向东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发言,认为木雕创作需要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既要守正文化根脉,又要紧合时尚创新,引领当代审美;要贴近社会,贴近人民,多创作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0年3月,浙江省民协启动“浙江省民间工艺名家孵化计划”,并制定《浙江省民间工艺名家孵化计划实施细则》,明确木雕、石雕、青瓷、刺绣四个浙江特色工艺为首批实施民间工艺孵化计划的工艺门类。除了通过教学培训、交流点评、学术研讨、宣传推广四个方面来落实“孵化计划”,该计划还根据不同工艺门类、不同学员个体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培养更具成效。浙江省民协“名家孵化”人才万少君在谈到今后木雕发展时表示,一是做好文创开发,二是利用“国潮”进行行业赋能,三是结合重大活动进行创作。“大家要对木雕行业满怀信心,共同思考如何去守正创新,把木雕行业做大做强。”
为弘扬浙江优秀民间文化,浙江省民协加强省内各市民间文艺的交流与合作。浙江乐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木雕艺术源远流长。2017年,中国民协组织专家对乐清进行考察和评审,“中国木雕艺术之乡”落户乐清。2020年,浙江省民协和乐清市文联“结对提升”签约,浙江省民协与乐清市文联、市民协深度合作,举办浙江木雕现场创作大赛暨第七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木雕)评选等活动,助力乐清木雕艺术产业发展,让木雕艺术走进生活。
东阳木雕作为浙江木雕的独特流派之一,在一代代木雕艺人的坚守、传承与推动下,不断演变创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东阳市政府按照“做强做优做长久,规范融合强创新”总要求,围绕“打造全国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总目标,致力于打造东阳中国木雕城、东阳木雕小镇、中国木雕博物馆,实施产业提升、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品牌创建、文化创新、平台建设六大工程,打响“世界木雕东阳红木”品牌影响力,推动东阳木雕高质量发展,为东阳木雕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东阳木雕,是东阳的一块金字招牌,是金华民间艺术的瑰宝,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大展充分体现了木雕艺术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牢记使命担当,在建设文化浙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金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蓝跃军说。
浙江省民协和各地民协发挥民间文艺特长,推进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间文化活动:“留‘浙’过个文艺年”木雕、青瓷、窗花征集活动,温州市工艺美术双年展,绍兴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展、绍兴市根雕艺术提升工作坊……通过探寻包括木雕在内的浙江民间文艺的历史发展、技术技艺、地域特色,展示出新时代、新民艺、新风采,促进民间文艺创作繁荣,以文艺方式助力“两个先行”。
浙江木雕的新时代表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方物。浙江木雕涵容了浙地的社情伦理与审美观念,继往开来、别具匠意。新时代的浙江木雕如何基于现实,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开拓出新的境界?在展览期间举办的“新民艺·新生活”——新时代木雕艺术发展方向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木雕技艺大师、“名家孵化计划”“新峰计划”人才围绕传统工艺的美学价值、工艺的技术与科技、木雕艺术的当代表达各抒己见,共同研讨浙江木雕未来的发展道路。
木雕艺术是日常生活和精神旨趣紧密结合的生动呈现,它通过选择质朴的雕刻材质,加入创作者的思考与领悟,融合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传递了特殊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木雕艺术既是物质生产,又是精神生产;既是经济,又是文化。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始终以美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伟孝认为,我们在继承中国木雕艺术传统表达的同时,要将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等有机地融合到木雕创作中来,大胆地将生活灵感运用在木雕创作中,为传统木雕注入现代元素,使其既有现代审美意趣,又不乏东方古典韵味。木雕创作者需要立足多元文化形态,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丰满,积极探寻木雕艺术的新传播形态,拓宽木雕艺术的传播空间。
在杭间看来,虽然木雕越来越向艺术化方向发展,但是功能性强的、作为建筑装饰的传统不能丢,木雕艺术家要努力去发展我国的实用性装饰艺术。他认为,木雕艺术家要有一定的耐力、定力,在传统木雕艺术里找到最好的技巧、最高的表现、最好的材料;要建立大格局,让纯艺术表现的作品在不同的家庭收藏;要着眼于自己的风格,根据手上的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去创作符合自己性情的作品;要尝试从题材、表现技巧上拓展创新,在对传统材料、传统技术完全领会的基础上,做出举重若轻、富有新意的作品。
浙江省民协副主席、东阳市民协主席黄小明也认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坚守,才有了今天木雕作品的百花齐放。作为当代手艺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提高认知、提高实践、知行合一,做好木雕纯艺术和现代实用艺术间的平衡。
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传统手工艺逐渐和新的工具、新的科技相结合,让手工艺人超脱出来,提高了木雕行业的生产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乐清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牟湘波表示,“我从艺35年,电动工具用了30年,当时觉得电动工具是很奢侈的东西,不过很好用。工具在介入时,我们会担忧传统工艺是否会削弱,是否会流失?其实,重要的是使用科技时如何把握分寸,以达到人工做不到的效果。”
从传统的民居建筑、庙宇佛像,到后来的家具装饰,一些木雕老物件已随着社会变迁淡出了现代生活,但积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老手艺,却随着一代代木雕艺人传承、发展,生生不息,在新的生活场景里焕发新的光彩。在展览现场,人们徜徉在传统与创新、经典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编织的艺术时空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木雕艺术的神奇魅力;走出展览现场,人们探索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和技术融合发展的新通路,因为木雕仍然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新征程,新民艺,新生活。新时代的浙江木雕艺术将向何处发展?这是浙江省的木雕工作者需要解答的时代命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这样回答:“木雕从业者要传承传统木雕的优秀品质,发挥工匠精神,加强合作交流、互学共鉴,体现浙江工艺大省美美与共、百花齐放的繁盛之势。同时,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着力点,进行创造创新,使传统艺术更具当代属性,再创浙江木雕新的辉煌。”
作品鉴赏
回望经典:王凤祚-苏武牧羊 28×44×17cm
群英汇聚:陆光正-取经 57×77×17cm
群英汇聚:吴尧辉-冼星海 13.4×9×30cm
现实情怀:黄小明、郭东、何红兵-商品经济 393×149cm
生活之美:虞金顺-争上游 110×38×26cm
生活之美:陈明伟-风华流沙(木雕镶嵌) 18.3×8×18.2cm
装饰兼道:葛招龙-戏台人物构件 350×190×150cm
唐风宋韵:王笃芳-唐代妇女捣练图 125×25×35cm
唐风宋韵:俞柏青-宋韵之范宽画意图 91×48×35cm
腐朽神奇:张德和-网络时代(根雕) 70×10×40cm
叠翠新峰:董欣珅-灯笼鱼 32×26×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