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先生发起的迎中秋系列活动在北京怀柔九渡河镇吉寺村成功举办。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刘加民,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邹明华,文化部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副主任高金福,北京民宿协会专家顾问刘大军及当地村民百余人参加。侯仰军、萧放、高金福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剪彩仪式。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重走吉寺古商道,文化进村兴百业。除白天的村民文艺节目表演,传统艺术、器物的展览、义卖外,还有晚上的传统拜月、赏月等活动。义卖展出作品为陶立璠教授的齐派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刘大军先生的葫芦刻绘作品和剪纸艺术家孙二林女士的作品,还有吉寺村民的奇石、根雕作品等;李永香的数来宝《吉寺村里新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新生活、新风尚进行了艺术化演绎。
开幕式由刘大军主持。陶立璠先生致欢迎词,他介绍说,吉寺村原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古商道,为此重开吉寺商业大集,促进村落土特产品交易,同时为保护吉寺古井文化遗址,进行书画作品和葫芦刻绘作品,剪纸艺术作品义卖,筹集资金保护吉寺古井文化遗址。高金福先生为吉寺古井文化遗址保护,分别用篆书和隶书书写了“马刨泉”三字。侯仰军表示,传统节日承载着巨量的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我们最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力量的纽带。陶老师人在山村,胸怀民间文化,是真正用心用情也用力的“新型老学者”。
本次中秋节文化活动,是北京联合大学课题组“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在吉寺村举办第二次重要活动。陶立璠先生一生从事民俗学研究,从田野到书斋,又从书斋到田野,如今寓居吉寺村三年,深感乡村振兴必须从文化振兴开始。他和寓居吉寺村的刘大军先生一起,多年来以二十四节气和节日文化作为切入点,联系村民,先后在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举办各项文化活动,唤醒村民对生活中民俗文化的觉悟,不断丰富发展民俗文化,让物质富足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精神能量。
为了“唤醒村民民俗文化意识”,陶立璠先生寓居吉寺村3年多以来,身体力行做了大量“文化人的文化事”。他当初选择这个村落,是为了休闲、养生,走进村落生活,看到现实状况,于是想尝试一下“唤醒”。随着吉寺村民俗实验活动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吉寺村村民意识到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这使村里新兴起的民宿旅游业大受裨益。如今本村民宿户已由三年前的三、五家,快速发展为四、五十家。更多的村民感受到了民宿产业带来的变化,文化生态建设引起村民和民宿户主的关注,他们对陶立璠先生“文化兴村,民俗是根”的观点有了更多认同。
本次的修复和保护吉寺古井文化遗址义卖活动,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圆满收官。晚上,活动的主办者和前来与会的嘉宾在五柳山居别院民宿,举行了传统的拜月、赏月仪式。节日文化在僻静的山村,又一次显示出无限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