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中国的民族民间文艺事业 | 深切缅怀李松

时间:2022年08月2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8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官方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8月2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64岁。

  李松简介

  李松同志1958年1月出生,北京人。1975年参加工作,为北京第三轧钢厂工人。1978年考入文化部勇进评剧团,任演奏员。1984年考入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调入文化部办公厅,任周巍峙同志秘书,自此开始参与组织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出版工作。1992年调至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副主任。1998年初,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成立,历任副主任、主任。曾担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档案学会副会长。2018年5月退休。

  李松同志长期从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收集、整理、保护的组织领导工作,主持完成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出版工作。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被誉为“中国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拥有300卷共计5.1亿字,主要包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

  李松曾表示,集成工作“发端于‘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的社会背景之中,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创造和中华民族盛世修志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继承和发扬了我党历来坚持的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优良传统,是一项众志成城的工作”。“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工程,对几千年来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的、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收集、整理,加以编纂、出版,强调了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重要宗旨,是一项具有前瞻性、抢救性的工程,是功德无量,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工程的实施,对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为民族地区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精通本地本民族文化资源状况的科研人才,成为本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骨干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了一批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

  此外,李松还曾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拯救项目”等20余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编委会主任,在山东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任特聘教授或博硕士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学等。

李松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工作中,

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虚怀若谷、德高望重、

为人正直、平易近人,

广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好评。

李松同志将毕生心血

奉献给了中国的民族民间文艺事业,

贡献卓著。

他的去世

是中国民族民间文艺事业的一大损失。

深切怀念李松同志!

(编辑:白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