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设计的融合

时间:2021年12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雷铮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设计的融合

——《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评介

《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是用口述形式讲述的山东非遗舞蹈发展历史,作者是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崔晔。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于今年6月获得“世界最美的书”银奖殊荣。该书不仅内容富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形式上也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设计融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民间舞蹈资源非常丰富,各个地区和民族因不同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审美特点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承载着中华美学精神,体现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延续与发展。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其独有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滋养出很多异彩纷呈的民间舞蹈,这些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在喜庆佳节、民俗活动、群众娱乐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群众喜闻乐见。《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将视角对准山东的非遗民间舞蹈,让一个个传承人来讲述那些植根乡土、生动传神,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民间舞蹈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该书作者在长期的非遗舞蹈的研究中,看到很多民间的非遗舞蹈濒临灭绝或已经消逝,强烈意识到保护、传承非遗舞蹈,挖掘民间舞蹈素材的紧迫性。她深切意识到,对健在的老艺人进行深入访谈,即时地挖掘、整理、留存这些口述资料,编写一部口述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非遗舞蹈因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留存下来的史料非常有限,要想以确定的形式保存非遗文化,口述史是最好的方式,口述史在留存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保护地方文化生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作者带领学生走遍了山东省14个地区,走过3800多公里路程,采录山东省非遗舞蹈23种,对50余位非遗舞蹈的当事人进行了“一对一”的采访和记录,并本着“长者为先”的抢救性访谈原则,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成采访稿,又几经打磨,最终形成了60余万字的书稿。

  该书内容分为上篇“乡野欢影”和下篇“舞台风姿”两大部分,以访谈的形式编排,由采访者和受访者的对话展开。“乡野欢影”部分主要根据山东的地理位置,记录了鲁东、鲁西南、鲁西北、鲁北、鲁中、鲁南各地区民间舞蹈的种类及民间艺人的经历,每位民间艺人的讲述又分为“艺人简介”“访谈信息”“口述实录”“采访人手记”“艺人赠言”几个部分。艺人的讲述基本是围绕学艺经历、成长过程、表演特征、传承现状这些内容展开,折射出非遗舞蹈的历史源流、发展历程、动作变化、道具制作等内容。书中还附有很多生动的艺人表演图片和道具、服装图片,从这些质朴的文字中,能够读出民间艺人对家乡和舞蹈的真情。“舞台风姿”部分则是记录了一些舞蹈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和他们的民间舞蹈教育观和艺术创作观。通过这两种人群的讲述,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非遗舞蹈文化。书中不仅只有文字的记录,作者为每个受访者都拍摄了一个视频短片,以二维码的形式插入书中,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一个个制作精良的视频短片,看到受访者生动的讲述,感受民间舞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书中选取的这50余位非遗舞蹈的讲述者中, 7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一半,其中最年长者已超过了90岁,甚至在本书出版前已经有三位老人相继离世了,这些老人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非遗舞蹈的繁荣和衰落,历史在他们口中被讲述得真实而生动。这部口述史也可以说是对这些珍贵史料进行的抢救性挖掘和保护,也向我们传递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该书的装帧设计抓住了传统文化和民间非遗舞蹈的精髓,内容和设计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传达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最美的书”评委会评价该书:浏览这本关于中国非遗舞蹈的书会带来一种观看表演般的体验。不同材质的纸张创造出了引人入胜的节奏韵律,再由彩线手工装订成开放式的书脊。连舞蹈表演服装中所用的绉绸也被整合到了书籍里,让整本书都散发着生活的乐趣。

  书籍封面采用的是棕色瓦楞纸,看起来就像我们平日里用到的纸箱材质,上面用压凹工艺压出的横条纹就好像田野上的垄沟。全书用了11种材质的纸张,不同内容在不同纸张的映衬下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阅读的质感和节奏感,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强烈。每个地区的舞蹈介绍部分还插入了色彩明艳的薄纸,阅读起来就像大秧歌的彩绸随着翻阅而舞动。该书没有单独的目录页,而将篇名页沿着垄线撕开,上面的内容就既可以作为部分目录,又可以作为书签,体现出了设计的趣味性。另外该书的书口是打毛过的,看起来质朴又色彩绚丽,有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风貌。该书整体设计新颖又别致,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与设计的现代感创造出了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非遗文化相融相通,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编辑:包梦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