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引导民间文艺创作走向

时间:2021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邓立峰

 中国民协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文艺评论和非遗保护工作文件精神,专家表示——

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引导民间文艺创作走向

  中国民协近日组织召开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暨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2021年第二次会议(网络会议)。相关专家学者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的理论评论专家代表、中国民协理论评论专委会代表近五十人参加会议。大家表示,作为民间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应该有所思考、有所担当、有所作为,要倡导和践行“批评精神”“专业精神”和“担当精神”,要培养和引导健康的大众文艺审美趣味,民间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要敢于发声、敢于批评,通过理论研究和批评评论,提升对民间文艺作品的鉴赏水平、引导民间文艺创作走向、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

  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表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意见》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文化建设、树牢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遵循,对中国民协及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至关重要。中国民协和各级民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吃透要义,落实到位,做出特色。要加强民间文艺传承人的培训和专业提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与此同时,民协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协助地方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新生的传承力量。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表示,希望大家共同以文化强国为远景目标,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扎实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健全文艺评论标准,改进评论文风,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评价阐释我们的文艺创新创造,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以文质兼美的评论激浊扬清、褒优贬劣,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这是人民对于文艺的期盼,也是时代赋予评论的使命。

  林继富、萧放、张勃、向柏松、朱智忠、孙宏亮、冯莉等从新时代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批评评论、学科建设、媒体传播、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理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传播转化等不同角度出发,结合学习感悟做了发言。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协理论评论专委会副主任林继富表示,民间文艺评论要充分利用民间文艺资源优势,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间文艺观念,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紧密联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建设、国民教育和传承传播上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民间文艺评论质量全面提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萧放认为,需要树立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理念,即非遗是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同时也是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工作,它关系到文明传承,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需要。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中国民协理论评论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王锦强介绍了今年下半年理论评论专委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据悉,中国民协今年还将结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工程及“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调研活动和社会宣传活动,组织中国民协理论评论专委会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提交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同时,将组织委员会各领域专家,重点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中国服饰文化集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等新出版卷本,“山花奖”“2021中国故事节”各项目获奖作品,新文艺群体创作的剪纸、农民画、年画、唐卡、民歌、民间故事、皮影作品,民间艺术传承人的新成果、新作品,民间文艺新著作,以及各地民间文艺家协会、各民间文艺专委会和民间文艺之乡(基地)在民间文艺领域取得的学术活动成果,及时跟进,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评论研究工作。

(编辑: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