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真实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家安全部指导创作,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电视剧,播出后在海峡两岸引发强烈共鸣,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10月25日,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宣传部承办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创作座谈会上,主创代表、烈士家属代表、专家学者围绕该剧的创作播出展开了深入交流。
从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夫妇的合葬墓,到福州的吴石故居、宁波的朱枫故居,再到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烈士遇害的台北马场町,怀念不断、记忆不绝。据《沉默的荣耀》总监制、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沉默的荣耀》是爱奇艺今年国庆档站内热播榜、热搜榜的第一,全网收获热搜724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4.5亿次,抖音主话题播放量超26亿次。
牺牲在台湾隐蔽战线、长期沉寂于历史深处的英烈的故事是影视创作中亟待填补的空白。“在拍摄的过程中,英烈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我们,剧组的每个人心里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当年英烈们义无反顾地来到台湾,默默无闻却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捆绑到一起,今天这么多海峡两岸的观众,又何尝不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绑定一起。”《沉默的荣耀》导演杨亚洲说。杨亚洲为这部谍战剧注入温暖的情感底色,于和伟、吴越、魏晨、曾黎、那志东等演员用精湛演技让英雄形象跃然屏幕之上。
剧中的王碧奎似乎总是站在丈夫吴石身后。当饰演者曾黎走进她的世界,才发现王碧奎的沉默不是空白,而是有着韧性。“她好像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做的每一顿饭、等的每一次门、流的每一次泪,都充满了力量。王碧奎一开始并不清楚自己的丈夫到底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她只是本能地去担心他的身体,守护住这个家。但慢慢地,她从怀疑到懂得,最终成为丈夫信仰里坚定的同行者。”曾黎说。在接到陈宝仓这一角色时,那志东觉得自己离陈将军太远了,因为文献资料远不够用,他就想办法联络烈士家属,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他说:“戏中,我吃着驴肉火烧,镜头摇下来拍到我的腿,源自陈家人讲述的一个故事:每一次监狱放风,时间过去一半,陈将军才走到监狱门口,因为他的小腿遭受各种酷刑,比大腿还粗。但他每一次路过其他牢房门口,看到那些向国民党政府抗议的台大学生时,都会像父亲一样对他们微笑,他用信念让他们坚持,他的信念也感动了我。”
吴石烈士的孙女吴红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说:“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元帅的关心帮助下,经毛泽东主席同意,追认爷爷吴石为革命烈士,从那时起,我才知道爷爷的真实身份,才知道爷爷是我们党的无名英雄。档案中的吴石也终于从国民党旧军官改写成吴石革命烈士。那时我们家依然将这份‘沉默的荣耀’深深埋在心底,全家非常努力地工作、奉献社会,我们没有辜负爷爷留给我们的这份沉甸甸的‘沉默的荣耀’。”
在处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上,创作团队遵从史实,真实反映吴石赴香港传递情报、朱枫赴台湾执行潜伏任务,以及舟山群岛解放等历史细节,并融合相关文化背景作浪漫渲染。《沉默的荣耀》编剧卢敏说:“比如福州传统名点是猪油糕和黄米糕,但是我们在剧中让王碧奎做凤梨酥,就是出于对台湾传统饮食习惯的考量。还有吴石和王碧奎在狱中相见,最后那一个完整的凤梨酥,吴石也没有吃到。这部剧播出以后,无论在台北马场町还是福州吴石故居,好多人带着凤梨酥,说‘要给你吃完整的’,我想这就是我们做剧之初想要有的构想。”以往谍战剧的英雄通常几经周折,最终获得胜利,但《沉默的荣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卢敏说:“就像中国传统戏曲里的悲剧《赵氏孤儿》,所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悲壮、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
从吴石赴台前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到朱枫毅然返台接替牺牲的通讯员,再到本有机会撤离的聂曦却选择留下……烈士们用生命传递的情报,终于换来了胜利。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上,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4人并肩走向生命终点,当吴石在法庭上告诉战友们舟山群岛解放的好消息时,大家脸上都浮现出笑容,于是有了那句经典台词:“战友们,能够跟你们并肩作战,一起赴死,我很荣幸”,烈士们用生命书写下信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