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凡人歌”:新大众文艺与卡车司机的生命经验表达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曹伽俪行
论坛海报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兴起带来的文艺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大众文艺”应运而生。2024年7月,《延河》杂志刊发的《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一文提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兴起,人民大众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各种文艺创作与活动之中,人民大众真正成为文艺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欣赏者,这就是新大众文艺。”乘“新大众文艺”之风,“素人写作”蓬勃发展,数字平台上也活跃着普通劳动者的身影,广泛映照社会万象和基层百姓生活的作品不断涌现。

  近年来,卡车司机群体开始以非虚构文学、短视频等多元的创作方式讲述自身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这些源自劳动者切身经验的表达,描摹出坚韧顽强的卡车司机群像,以及货运行业劳动生态的变迁,引发了一系列关注和讨论。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文系共同主办的“卡车司机——生命经验及其文化表达”青年文艺论坛上,卡车司机牛保红、陈静、王天军与专家学者围绕卡车司机的生命经验及其在新大众文艺中的表达展开对谈。

  牛保红(笔名“牛二哥”)在其非虚构文学作品《货车司机牛二哥》中,基于自身30载的职业生涯经历,对卡车司机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关系进行了真实描绘。从晋东南到湘西,从豫北到青藏,牛保红遍布祖国的足迹串联起了一众平凡小人物的生动遭际,卡车司机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孤独和艰险、惊喜与自豪浓缩于30余个鲜活的故事中。

  “2014年,我第一次来到西部阿尔金山,被巍峨雪山、千里戈壁的风光震撼,也被离家千里的苦闷笼罩,于是拿起笔开始写日记——这是我排遣孤独最好的方式,也成为这本书的雏形。”牛保红说。阅读和听书伴随着牛保红跑车的日日夜夜,将自己奉献给雪山、沙漠、无人区的岁月同时孕育了他生存的希望和创作梦想,卡车司机与文学创作者的身份得以共振。

  在这部作品中,牛保红以直白、平实的语言分享见闻和感受,充分显现出素人写作的现实主义特征。驾车后仍需装卸货的疲惫、独自在驾驶室度过春节的落寞、路遇美妙风景的欣喜、不断与陌生人相识和交谈的新奇……牛保红将这些事实带进读者视野,在为读者提供陌生化的阅读体验的同时,让卡车司机长期被遮蔽和误解的职业境遇透过大量生活细节的描绘被大众认识和接纳。个人经验的公共化弥合了不同群体间的认知鸿沟,引发社会各界对这一行业更透彻的理解和更深切的关注。《文艺报》副总编李朝全谈道:“新大众文艺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也参与塑造大众的思想境界,卡车司机从事文艺创作对自己也是一种改变,这种改变包括精神世界重塑的可能性。”

  写作为牛保红敞开了与职业、与大众、与时代对话的新窗口,30年货运生涯中凝缩的时代变迁,以及时代中个体精神、情感的变化透过文字得以显现。2010年,牛保红在简书平台发表了100多篇诗歌散文,2020年开始在今日头条平台写作,他说,在这一平台,他收获了更多读者,并且很多都是卡车司机。

  “卡车司机这个职业是我终身要宣扬的,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写文字、拍视频,让大众认识、理解、尊重这一职业,这也是我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所在。”牛保红说。创作中的身份自觉,以及带有普遍性的真实经历在广大劳动者群体中引发了更广阔的回声,小人物的视角汇集成大时代的洪流,新大众文艺的独特价值由此彰显,它激发了普通民众内心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以此推动文艺想象和创作边界的拓宽,沉默的体力劳动中积攒的生命经验通过劳动者本人的自我言说被释放,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历史的“剧作者”。

  除了文学创作这一深度表达方式,更多卡车司机选择了更为轻快、直观的短视频记录生活。创作和传播门槛的降低,让卡车司机等普通民众拥有了自由分享生活、抒发感受的空间,为新大众文艺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视角。

  被誉为“莞漂女汉子”的女卡车司机陈静向大众展现了女性在货运行业中坚韧打拼的姿态和独特经验。靠着一部手机,她坚持记录自己的跑车日常,在经历最初6个月的无人问津后,最终凭借真诚的分享积累了70万粉丝。她的动力很直接:“我想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尝试改善生活,短视频没有成本。”

  “卡车猫王”王天军,记录了自己与宠物相伴的长途跑车生活,从中传达自己在漫长旅途中对生命价值的体悟。他坦言,最初拍视频只是为了记录修车过程,与卡友分享经验,而一段仅有9秒钟、关于他的猫咪“福宝”在车上蹦跳的视频,因其强烈的代入感和生活趣味,一夜之间让他涨粉七八万。他的视频不经意间满足了都市受众对“云养宠”和遥远旅途的双重想象,也让人们看到了高强度的运输行业中普通人内心的柔软和社会的温情。

  新大众文艺在传播方式、消费方式层面都彰显出技术赋能下的新变,即时性、交互化特征明显。技术的平民化带来了叙事权下放,短视频平台上的卡车司机与自媒体博主两种身份的耦合,让行业的宏大叙事流溢着鲜活、细碎的生活温度,卡车司机的甘与苦在镜头语言中变得可感可知。短视频平台互动性强、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点让分享主体与受众形成紧密的情感联结,创造出具有公共性的文艺创作和阐释空间。

  抖音运营经理杨树恒认为,抖音平台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张力的数字生态场域,算法、流量、创作者、用户以及最真实的生活本身交织于此,共同书写他们的新叙事。面对个体生命经验和平台商业逻辑交织,创作和引导的核心还是要回归人的价值,期待通过平台的努力为广大真诚记录生活的人民大众提供分享的舞台,让更多用户看见车轮上的中国,读懂车轮上每个具体的人。

  新大众文艺召唤新的创作主体、新的内容形态、新的传播模式。短视频以其上手快、传播广、互动强、回报率较高的特点,成为许多劳动者更自然和普遍的选择。文学则通过沉浸式的书写,容纳现象和思维的复杂性,构建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世界,弥合碎片化传播的缺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霍艳认为,卡车司机群体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创作能够借助个体的足迹勾勒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展现中国之“大”,文学书写则能够以更大的含容量表现深层的中国之“变”。借助卡车司机这一载体,视频和文学、业余和专业的结合,作家、调查记者、劳动者本人视角和经验的互补互动,有望成为新大众文艺书写的新可能。

  未来,新技术与卡车司机的文化表达将走向更深层的双向赋能,如何让劳动者的创作既保有生活的粗粝质感,又能淬炼出更高的审美价值,如何更好地以微观的个体故事切入大国发展的时代脉动,需要创作者和平台共同探索、形成合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经验得到更切实的关照、更深刻的表达,让新大众文艺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的“潜力股”,在新时代书写更精彩的“凡人歌”。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