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问世,到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问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胶片到粒子水墨,中国电影用两个甲子完成了追逐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中国文艺网专访十余位文艺工作者,推出系列专访视频《光影道》,聆听他们与中国电影的故事。
本期专访嘉宾是导演、编剧崔睿,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注重色彩运用、反转设计和人物刻画,追求细节的极致和视觉风格的统一,同时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他在电影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国内外影坛逐渐崭露头角,是一位备受关注的青年电影人。
本期嘉宾
2023年暑期档,电影《消失的她》一经上映便接连打破多项票房纪录,最终以超35亿元票房收官。该片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上映时,也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票房。这项票房佳绩的创造者,正是这位90后新人导演——崔睿。
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崔睿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攻读硕士,在校期间,他执导的《玉蝴蝶》《自由意识》等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为其积累了扎实的导演经验。
回国后,崔睿执导的首部长篇院线电影《消失的她》不仅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艺术表达方面也有诸多创新,他认为,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拍摄《消失的她》时,他就希望在商业类型片里融入更多艺术化的视觉、听觉等元素,让影片更具艺术色彩。
谈及电影创作的初衷,崔睿说道:“一直以来我都想做国际化的电影,从题材的选择到拍摄的手法,我都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中国故事被全世界观众看到。”
作为一名90后的导演,回顾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程,崔睿认为:“这是从一个追逐到引领的过程”,从1905年第一部电影诞生至今,在一代代中国电影人的不断努力创作下,中国电影市场日趋繁荣,电影类型也愈发丰富,中国电影也正被全球观众所熟知。
作为一名青年电影人,崔睿认为,亲历者、观察者和劳动者的积淀,让电影工作者成为一名创作者,他说道:“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我们既需要以更前瞻的视角,通过创作带领观众展望未来;也需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用心观察,再融入自身的艺术创造,为观众呈现有新意的作品。”
面对微短剧的飞速发展,崔睿认可这类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其短小精悍、轻松快捷的特质,恰好满足了观众在碎片化时间里的娱乐需求。然而,他更希望观众能够抽出时间走进电影院,去倾听那些更有层次、更有深度的表达,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展望未来,崔睿希望自己拍摄的电影能成为文化桥梁,他说:“希望中国电影未来在更多的领域和类型上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未来的中国电影,离不开文化与科技的碰撞,以此打破中外的文化壁垒,可以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