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大剧院组织系列演出,引起广泛关注。
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将于9月27日至10月3日迎来首演。歌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高密乡为背景,讲述了村民戴凤莲、余占鳌等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性挣扎,以及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与抗争。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莫言借红高粱“秉领天地精华、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气勃勃、充满野性”的意象,书写了国人原始而坚韧的生命力,也刻画了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解放而挥洒热血、奋勇抗争的精神意象。国家大剧院力邀莫言执笔改写歌剧剧本,莫言在歌剧剧本中保留了原著的核心角色与主要剧情,情节凝练,歌词生动传神,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人物性格特征。
歌剧《红高粱》由作曲家郭文景倾力谱写音乐,酝酿创作历时两年。郭文景用音乐为剧作赋予了新的灵魂,他在创作中采用了当地的茂腔、柳腔、山东梆子、山东快书、胶州秧歌、高密民歌,在管弦乐队中还加入了唢呐和板胡等民族乐器,充分把握该剧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大歌剧创作技法相结合,音乐语言兼具交响性、戏剧性,力求打造中国风格、中国审美、中国气派的现代民族歌剧新样本。
导演王筱頔携手舞美设计季乔、服装设计陈同勋、灯光设计邢辛、多媒体设计胡天骥、道具设计王伟君等,创造出极具冲击力的舞台设计——以高粱地为主体的舞台布景,依托灯光色彩与多媒体画面不断地变幻着意境,摇曳的高粱地既是情感的温床,也是抗战的屏障。鲜红的花轿、婚房与鲜血般的酒坛,构建着象征性的表达,打造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充满想象力的舞台空间。
歌剧《红高粱》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一同演绎。歌唱家宋元明、男高音歌唱家郭子照以及多位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等联袂献唱。日前,剧组已投入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全体演员将以全情投入的唱演,带领观众聆听高粱地里最炽热的生命呐喊,谱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除歌剧《红高粱》外,国家大剧院此前已有多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演出上演。8月15日,“歌声嘹亮——国家大剧院致敬人民英雄交响音乐会”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指挥家张国勇执棒,携手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歌唱家周晓琳、李欣桐、张文沁、金郑建、王冲、扣京、王凯、王鹤翔、张扬、关致京,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北京音协合唱团,特邀石倚洁、王莉、汤非、毛一涵、赵越、贾贝利等优秀艺术家加盟,用音乐带领观众回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用歌声向人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红旗颂》《松花江上》《重整河山待后生》《保卫黄河》《神圣的战争》《战歌为胜利唱响》等抗战题材音乐作品,以激昂的旋律将观众带回那段峥嵘岁月,点燃了大家心中的爱国激情。
据了解,除国家大剧院策划的演出外,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将于9月4日至7日再度造访国家大剧院,带来6场精彩演出。歌舞团将在团长、艺术总监根纳季·萨切纽克的领衔下,以“顶配”艺术阵容唱响激动人心的“胜利之歌”,《神圣的战争》《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保留曲目与多首家喻户晓的中国作品将同台呈现。9月6日,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将开启“胜利之歌”音乐会的现场演出实况直播,在全国各地上百家剧院、影院银幕上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