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大街小巷早已被年味儿填得满满当当。街头巷尾,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春联随风轻摆,空气中弥漫着炸年货的香气,人们三两成群,穿梭在集市中购置年货,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这样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里,在这一片祥和而欢乐的景象背后,有这样一群人还在奔波忙碌着……
春节期间,为让村中过好“文艺年”,一个个乡村文艺人在街头巷尾挥洒着汗水,只为让村民们品尝到热气腾腾、别有风味的“文化年夜饭”。他们或忙于打磨村晚文艺节目的细节,或忙于带领村民参加文体比赛,或忙于研究如何继承创新好传统年俗项目……奔忙之余,他们将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对乡村的眷恋与坚守,写于纸上,化作一封封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家书。值此佳节,让我们听听他们最想说的话↓↓↓
致家人:
你们曾经问过我,你在村里到底干些啥?说实话,我这个文联人、“文艺村长”就是在通过“传、帮、带、引”,将更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引入乡村,奏响“艺术乡建”助推共同富裕的富美华章!
——田家村
致家人:
春节,这个承载着无数家庭团聚与欢乐的节日,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休息、放松和陪伴家人。然而,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背后,我和小浦镇方岩村里的一群文艺志愿者却忙得不亦乐乎。
当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年味儿,人们忙着购置年货、打扫房屋时,乡村文艺人们却在为春节文艺活动挥洒汗水。先是制定村晚以及各种年俗活动的方案,接着是创作、编排节目,然后是购买、制作服装道具,忙上十天、半个月很正常。我所在的方岩村有着“浙北戏迷村”的美誉,每年的“梨园村晚”是全体村民期盼的“文化年夜饭”。村里的文艺村长张秋平担任总导演,负责整台节目的编排。我则负责原创节目的创作,写一段唱词,编一段念白,插一个快板,还有主持稿、领导致辞等,需要绞尽脑汁很多天。
回忆前几年举办村晚的经历,最令人头疼的是,挑选节目环节。作为戏迷村,大部分村民都会唱会演,大家都争着上村晚,谁被刷下来都会有情绪。为了照顾大家的感受,我们往往通过戏曲联唱的方式来处理,尽量多给村民登台的机会。记得2018年的村晚,全村124位戏曲爱好者登台表演,没有一个外请节目,村晚成了村民的“戏曲大秀场”。这一场戏曲晚会,办得最火红,从一周前的预排,到演出前一天的彩排,整个村沉浸在浓浓的戏曲氛围中,到处能够听到悠扬的京腔京韵,到处可以看到为村晚忙碌的文艺志愿者。
春节期间,我们还会在文化礼堂组织一场“年俗大赏”。在村里文艺骨干的精心安排下,村里的各路“土厨师”纷纷登场。打年糕、青团子、桂花肉、鱼圆子、爆鱼、炒米糖、春卷,与年俗有关的摊位一个接着一个。有着一手绝活的艺人摆出了剪窗花、做糖画、写对联、编织中国结等摊位。来逛“年市”的村民挤满了整个文化礼堂,全村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今年虽又迟迟不能与你们团聚,但看着村里文艺活动办得火热,我心里也倍感慰藉。
——马卫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
楼家塔村“文艺村长”
瞿燕青
致家人:
过去的一年,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作为“文艺村长”,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楼家塔村的艺术乡建工作当中,致力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挖掘传承本地文化,推动乡村文艺发展。
这一年,楼家塔村“文艺范儿”十足。
去年,我们成立了年轻的舞蹈队和合唱团,参加了“欢燕归巢·舞动青春”楼塔镇青年舞蹈大赛、“潮文化Party·我们的村歌”萧山区第二届村歌大赛。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博爱家园”“文化礼堂”等基础服务阵地,楼家塔村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讲座、培训活动,也因此获评“红色根基强基示范村”;第二届新乡贤大会顺利召开,换届后,新乡贤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把村志编修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村志编修的综合效益,助力乡风文明,让村民在精神文化层面有了更多的充实感、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村素有“篮球之乡”的美誉,无论男女老少,多数人都爱好篮球。去年,这里成功举办了2024楼塔镇国庆篮球联赛、杭州市“超级星期六”百姓运动会“和美乡村”百村篮球赛。曾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亮相的楼塔“浪花奶奶”篮球队,今年又登上了萧山区“村晚”,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奶奶们用自己的运动精神,再一次感动了在场观众。此外,还有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申海走进楼家塔村,与村民共展球技,将体育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楼塔细十番”继续奏响,“报添丁”的年俗代代传承。春节期间,楼家塔村年味十足的文艺活动也都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着。
通过这一年来的努力,我感觉到楼家塔村的艺术氛围日益浓厚,村民对于文艺活动的参与度显著提升。未来,我将持续探索创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值此新春佳节,我想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我的工作的你们,说一声谢谢!
——瞿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