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新境丨俞亦纲:精品杂技剧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24年12月1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文|俞亦纲 图|单鸣、高晴、李伯杨
精品杂技剧是怎样炼成的?

——对当今杂技剧创作的思考与展望 

俞亦纲
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市杂协主席、原上海杂技团团长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近年来,中国杂技家协会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全国杂技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引领,推动各地杂技艺术工作者凝心聚力,不断守正创新,根据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创作了众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从最初的精品节目频出到如今杂技剧百花齐放,无不展示了杂技文化的扩容和审美品格的提升。 

  近年来,先后有多部杂技作品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杂技金菊奖等评选中获奖。2022年、2024年,《战上海》和《天山雪》《先声》先后获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标志着杂技剧创作已趋于成熟,充分显示中国杂技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新时代的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杂技剧是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诞生的,是观演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运用这种杂技新语汇创作更多的杂技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推动杂技剧这一新的戏剧样式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需要共同探索和研究。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题材选择是杂技剧创作成功的前提

  杂技剧要求用杂技语汇讲故事,题材无疑是首要问题。既适合于杂技表演,又能反映核心价值观思想的题材,才可能成就一部好的作品。 

  在策划创排《战上海》《天山雪》中,我体会出杂技剧题材选择的几个特点:一是要符合时代要求、思想性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是契合地域文化特点,如上海提倡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地域文化创作;三是善用知名IP(题材);四是题材内容有较强的动作性,契合技巧演绎剧情。 

  《战上海》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上海解放70周年创排的。上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有着特殊意义,为了将上海城市完好的交到人民手中,近八千名解放军战士倒在了黎明之前。作为上海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搬上舞台,让今天的人们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战上海》中战争场面与上海杂技节目的技巧特点匹配程度也比较高,而《战上海》这个IP不仅有同名电影,还有纪实文学著作,所以作品知名度较高。 

  同样,《天山雪》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治疆方略和新时代文化润疆的成果。天山是新疆的象征,是雪的故乡,千百年来天山融化的雪水滋润养育着天山南北的各族儿女。杂技剧《天山雪》以上海与新疆共同培养的杂技人才去参加国际比赛为引线,在“逆风飞翔”的雄鹰精神贯穿下,串联起七十年来沪疆两地、三代人、各族人民在天山南北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壮美历程,生动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剧中“屯垦戍边”“丝绸之路”“共庆丰收”“修建中巴公路”“国际比赛”等情节也非常适合杂技语汇来演绎,而声光电服化道等舞台综合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疆上海两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 

  实践证明,这两部杂技剧的选题是合适的。现在杂技剧题材很多元,有战争题材、现实题材、当代题材、历史题材,也有童话神话,丰富多彩。选题合适与否,最终要看舞台呈现的效果。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二 技巧融于戏剧结构是关键性标志 

  将杂技本体技巧融于戏剧结构中,是杂技剧的创作准绳。杂技剧的叙事主体是技巧,只有解决了技巧与叙事的关系,杂技才可能成立为剧。杂技剧的创作必须立足于杂技本体,将技巧与叙事互动融合,以完美的舞台呈现为目标,从而创新表演语汇,实现技巧与戏剧的合而为一。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摸索,杂技剧的技巧与叙事已经从最初的“两张皮”拼贴,到逐步提炼出“技巧要为剧情服务,剧情要为技巧提供空间”的理念。 

  《战上海》改变了以往杂技节目的简单组合,表现出杂技技艺与戏剧情节的双向融合。杂技技艺高度化服务于剧情,原有的节目被解构,技巧被改造或重组,比如爬杆、绳梯、梅花桩、钻圈、蹦床等。 

  《天山雪》则再次跃升,从创意策划之初即注重以整体创作思维推进全过程。大部分杂技技巧都是根据剧情需要量身定制,剧情构思与技巧开发交织并进、互生共长,配合其他必要的舞台艺术手段,做到了融技于剧。如中巴友谊公路这一幕,演员在新开发的“立绳”节目中表演连续翻滚和转体腾飞技巧,形象展示在悬崖峭壁开凿炮眼的艰难场景;演员在镜框舞台表演“空中吊子飞人”技巧,形象展示飞越雪崩后断桥的场景;新疆非遗“达瓦孜”演员改变传统演出形式,创新多项难度参数,形象展示架设空中浮桥的场景。三个高难度空中节目表演无缝衔接、一气呵成,艺术再现了当年在帕米尔高原修筑中巴友谊公路那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场面,颂扬了筑路战士们勇敢拼搏和奉献的精神。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戏中戏“国际比赛”中的“抖杠”节目、“丝绸之路”中的“吊环顶技”节目、“花之恋”中的“男女对手”节目,等等。既是剧中人交流的媒介语言,也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推手,不着痕迹地建构起舞台叙事的逻辑。 

  现阶段技巧与叙事关系是杂技剧创作的关键性标志。随着创作实践日趋成熟,技巧与叙事融合将会向更高层面发展,杂技剧的整体水准也将有质的变化。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杂技剧《天山雪》剧照

  三 杂技演员要注重提升角色塑造能力 

  杂技剧将真实的技巧表演与假定性的戏剧表演集于演员一身,需要杂技演员协调好角色的心理节奏与技巧的动态节奏,所有的舞台行动出自戏剧规定情境,才能完成演绎角色的舞台任务。 

  演员作为杂技本体的直接载体,通过肢体身兼数职: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表现心理节奏。技巧本领来自从小刻苦训练,而戏剧表演等综合艺术表现力需要演员在编导指导下,根据每部剧的具体角色要求来磨砺习得。 

  《战上海》《天山雪》创排中,导演非常重视启发帮助演员塑造角色,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都较出色地完成了角色塑造。他们与其他杂技剧,如《渡江侦察记》《铁道英雄》《英雄虎胆》《化蝶》《先声》《我们的美好生活》等剧中主要人物的扮演者,代表着当今一批优秀的杂技演员已经从之前只论技巧高低、节目难易,跃升到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和舞台感染力的更高表演水准。他们在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给广大观众和专家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认可。 

  也要看到,仍有不少杂技演员角色塑造能力和综合艺术表演能力离杂技剧要求有差距,这涉及杂技演员如何转型以及杂技教育如何适应杂技演艺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现在,全国各所杂技学校不同程度加强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课程设置,杂技高等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期待杂技演艺人员能尽快从舞台技巧展示者转变为舞台综合艺术的表演者。 

杂技剧《先声》剧照


杂技剧《先声》剧照

   出品方对艺术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 

  一部杂技剧要达到高质量的标准,离不开出品方对艺术质量的把控。出品方的政治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与艺术判断力缺一不可。 

  出品方要非常重视题材选择,要对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演艺价值有清晰的判断和把握,同时出品方要精心挑选组织一支富有创作热情、创新能力,创作风格契合题材特点的主创团队。 

  相对于其他戏剧,杂技剧的创作方法自有其特点,需要编导和其他创作人员以及杂技专业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创意策划和实施方案。出品方与主创团队的组织协调尤为重要。创排《战上海》《天山雪》时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天山雪》的戏剧结构和舞台呈现都是在创新与探索,遇到的难题更多。在创排期间,出品方与主创人员共同认真分析遇到困难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围绕创作目标和剧目品质追求,在高标准上统一认识,出品方积极创造条件配合创作人员完成创作工作,创作人员积极发挥艺术创造力实现创作目标。这样,合作才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部杂技剧作品推上舞台后,出品方要重视修改打磨,优化剧目结构、演员表演、舞台综合艺术呈现等,从而使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更加完善。《战上海》边演边改,四年进行了四次修改,《天山雪》前后也作了二次修改调整。要出精品、优品,需要细致打磨。 

杂技剧《先声》剧照

杂技剧《先声》剧照
   杂技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不容忽视

  杂技剧是当今中国杂技表演形式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重视它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杂技其他表演形式的发展。杂技表演作为演艺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满足不同观众对不同杂技表演形式的审美需求。目前,杂技秀、杂技主题晚会等都有着不小的市场份额。应该看到,创排杂技剧的主客观条件要求相对比较高,院团在创作剧目时应考虑选择适合自身条件,且可持续发展的表演形式。 

  在发展杂技剧的同时,要重视杂技本体的发展,要创新和发展杂技节目类型、杂技技巧和杂技表演新形式。不能因为重视杂技剧的发展,就降低了杂技技巧的水准,减少杂技节目的类型,忽略杂技表演形式的创新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杂技没有最好的表演形式,只有更适合发挥杂技观赏性的表演形式。如何让杂技更好看、更好听、更好玩、更吸引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六 研究建立杂技剧审美评价标准体系 

  杂技剧是融合了杂技表演和戏剧元素,将杂技技巧通过戏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的新生剧种,是戏剧的一种特殊形式(或称为“新的戏剧形式”)。杂技剧的创作既有一般“剧”的共性,也有独特、鲜明的个性。自2004年《天鹅湖》创排至今,杂技剧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亟待研究杂技剧创作艺术规律,为今后杂技剧创作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对传统杂技的评价,经常会用“奇难险美”来衡量,现在转型成剧,那就必须建立杂技剧的审美评价标准体系,既要有“剧”的共性评判要求,也要有符合杂技艺术独特个性的评判要求。 

  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对杂技剧来讲,思想精深,是看主题思想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艺术精湛,是看剧情叙述是否清晰、人物(主要人物)塑造是否成功、杂技语汇运用是否恰当、杂技技巧是否高超、表演水平是否专业等;制作精良,是看舞台呈现是否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综上评断,为杂技剧制定一套审美评价标准体系对杂技剧这一“戏剧的特殊形式”的完善至关重要。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