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新潮流 构建立体式国际传播新格局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慧瑜

  近些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革新,人类面临从数字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轮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下,中国相关技术有的处于世界前沿位置,有的也存在短板。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这对新时代构建立体式国际传播也有深远影响。

  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变革助力文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保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演进相伴随,从语言的使用到文字的发明,意味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从现代印刷术的兴起到以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意味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大规模普及,使人类进入“天涯若比邻”的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重新塑造了更发达的社会形态。这些年,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涌现,把人类带入智能社会的门槛。这些新信息技术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与文化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程服务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虚拟机、存储、数据库、应用程序等服务,使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照用户需要来提供。大数据是一种处理大量数据的方法,需要对数据进行大规模采集以及用复杂的算法进行分析。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为数字化、数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云计算为数字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创作者更容易进行数字创意管理。在影视产业方面,大数据可以帮助制片方优化制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文化遗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高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效率。在文化传播领域,大数据可以实现更精准地把握受众心理和消费习惯的功能。如2023年的国漫代表作《长安三万里》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前沿的信息技术,以确保其视觉效果和制作质量达到高水平,如电影中的场景和角色都经过精细的渲染处理,将渲染任务上传到云端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以确保其呈现出逼真的视觉效果。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把演员的真实动作和表情应用到虚拟角色上,所有角色和场景都采用了3D建模技术,使角色和场景在电影中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电影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二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随着计算能力和大数据的技术发展,出现了各种智能化的机器学习大模型,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初步实现人机对话、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技术创新。AIGC可以完成自主学习和自我更新,展现出超强的创作能力,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生产以假乱真的图像,能够进行语言文字的文本创作,甚至可以根据文字来生成视频。这一方面对既有的文艺创作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文艺创作的效率。近期,单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受到海内外玩家的追捧,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中国文化的代表,这款游戏使用虚幻引擎5和英伟达光线追踪等技术,并结合了AI技术、物理引擎、多玩家网络支持等,使游戏中的视觉效果和玩家互动体验都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而AI驱动的程序化生成技术,也增加了游戏世界的逼真性,让不同国家、民族的游戏玩家都被《西游记》这一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所吸引,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是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VR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生成一个完全虚拟的数字环境,让用户沉浸其中,这涉及获取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信息,让用户对虚拟环境实现感知交互。AR是在现实世界上叠加虚拟信息,营造虚实交融的沉浸环境。VR、AR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既能为文化创意从业者提供三维创作空间,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又能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让其进入虚实相间的世界。2023年河南卫视创办“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把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转化为数字美学盛宴,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精品节目把舞蹈、戏曲、器乐融为一体,而舞蹈《屈子问天》则呈现数字“屈原”在云山星海的虚拟空间中畅游。这些节目结合AI、AR、VR等虚拟影像技术,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再通过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传播,使得“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为深受亿万网友热捧的国潮综艺。

  依托新的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式国际传播新格局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依托新的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式的国际传播新格局,对于促进全球范围的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国际传播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渠道平台日趋多样化,受众、普通人也密切参与文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这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信息技术变革为国际传播提供了多元化渠道。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平台不仅拓展了国际传播渠道,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和多样化,而且提高了传播效果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了国际传播的覆盖面。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了文化艺术的创作质量和效率,使得传播内容更加立体和生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分析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制定更加个性化的传播策略,将信息精准地传播给目标受众。这种智能化的传播方式提升了传播的有效性,增强了受众的使用黏性。近期以田园风光著称的网红博主李子柒三年后再度复出,凭借其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真诚质朴的格调,再次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传播到全世界,不仅没有因为长时间停更被遗忘,反而再度成为短视频传播的新标杆。

  第二,新的信息技术也让国际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图片和音频等形式外,视频、动画等融媒体产品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融媒体产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沉浸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够走出去,成为数字时代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如网络游戏《黑神话:悟空》制作方与各地文保部门密切合作,实地考察各地名胜古迹,借助数字技术对古建筑进行精确扫描和三维建模,在游戏中“复现”了大同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忻州佛光寺、临汾小西天、杭州灵隐寺、重庆大足石刻等数字建筑古迹,让人们通过游戏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以及为了通关打怪而了解《西游记》这一经典神话所负载的儒释道合一的中国故事。

  第三,信息技术助力构建立体式的国际传播体系。通过整合多种传播渠道和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广泛覆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以及中非合作的推进,全球南方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新方向,这不仅涉及中国需要与更多非英语国家、非西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贸、文化往来,而且意味着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格局。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台和数字技术手段,传播者可以跨越地理和文化障碍,如通过VR、 AI技术,网友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进行互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尊重彼此差异的文化,还可以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可以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立体式国际传播提供了融媒体的多样态内容、多重渠道和精准化传播策略,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焕发生机、源远流长。

  (作者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