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涌入剧场听京剧:昔日“看热闹”,今朝“看门道”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婷 王艺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剧场,听“西皮流水”,赏“唱念做打”。

  他们为何钟爱京剧?

  年轻人直呼:“没别的,京剧太美!”

  这个“美”字,道尽一种艺术的外在魅力和内在精神。人们对“美”字感受如此深刻,并非偶然。近两年,在课堂中、在剧院里、在屏幕上,京剧的美不断被挖掘、展示、传播,触动着年轻人的心。

  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破壁”相遇,让人欣喜。但我们仍要讨论:如何让每一位或许只是因为好奇而走近京剧的观众,成为真正的戏迷?如何让京剧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持续释放生命力和亲和力?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京剧院团,探寻那份独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

  在年轻演员和观众身上,看到京剧的未来

  在天津老城厢,有一处颇具岭南风格的清代院落——广东会馆。院内华丽的戏楼历经百年,依然回响着悠扬的唱腔。

  天津京剧院青年演员万琳,每周来这里演出一次。这个戏台,他再熟悉不过了。

  “你看,戏台正上方的藻井外方内圆、斗拱接榫、螺旋向上,这种构造能起到拢音和扩音的功效。演员在台上演唱,声音会传到戏楼的各个角落。京剧大师孙菊仙、梅兰芳、荀慧生都曾在此演出。”万琳介绍。

  同一个舞台,交叠百年时光,古老的传承关系依然在这“一桌二椅”中活着。自2012年起,广东会馆成为天津京剧院青年人才实践基地,众多立志唱好戏的青年演员在这里登台演出,磨砺技艺。

  有人觉得,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和年轻人之间有着天然隔阂。台上的青年演员能挑大梁吗?台下的青年观众坐得住吗?我们不妨从下面这组数据中略窥一二。

  12年,演出400多场,培养50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平均年龄27岁。大幕拉开,演员亮相,一出出传统老戏焕发新生。

  上座率80%,七成是青年观众。不久前,在天津京剧院复排经典京剧《凤还巢》的演出现场,有低声跟唱的票友,也有看得入神的年轻人。青年演员闫文倩谢幕后与新老京剧观众亲切互动。“同一出戏,去年也唱过,但台下没有这么多年轻的面孔。”闫文倩记忆犹新。

  数字背后,是京剧艺术工作者对艺术真谛的探寻和坚守。“人才是根本、队伍是关键。我们剧院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就是靠不遗余力地长期投入,才能保持人才梯队不断完备、‘出人出戏’不断涌现的局面。”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则奇说。

  对于京剧艺术而言,除了要培养青年演员,青年观众也需要培养。据悉,目前广东会馆至少有一半观众是中青年。这是京剧艺术未来的希望,也是京剧艺术赓续传承的理想状态。

  用青春的面孔演绎传统经典,培养一批年轻观众,这也是国家京剧院积极推动的事。近两年,国家京剧院大胆起用青年演员,由他们担纲主要角色,在重点剧目中磨砺成长。比如,青春版《杨门女将》的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今年春天,初出茅庐的姜美伊接到了这个演出任务,饰演主角穆桂英,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院领导邀请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给青年演员辅导排练,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悉心指导。梅派传人董圆圆,陪着姜美伊在练功房挥汗如雨。历经3个月的排练,8月15日,青春版《杨门女将》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

  令人欣喜的是,台下少长咸集,有不少年轻观众,也有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演出结束后,还有戏迷对她飘逸的行腔念念不忘。之后,该剧目在上海、武汉上演,这种老少皆有的场面,姜美伊已经习以为常。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张一帆,是地地道道的戏迷。他攒了厚厚的演出节目单,分装在若干个箱子里,纪念22年的看戏岁月。他一边翻看观演信息记录,一边回忆:“第一次进剧场是2001年4月,当时受外祖父委托买票,并陪同他前往观看江浙沪青年京剧演员展演的演出,记得有浙江京剧团姜艳的《四郎探母·坐宫》、上海京剧院王珮瑜的《法场换子》等。”

  自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以来,张一帆眼见着京剧氛围在校园中越来越浓厚。他认为,这和2008年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有关。京剧成为中小学生成长阶段容易接触到的项目,这种艺术熏陶伴随他们步入高校校园。

  互联网时代,京剧被更多看到、更深热爱

  入夜,闫文倩结束了演出,除去一身行头,卸下一脸妆容,匆匆坐上回北京的车,隔天她还要上“青研班”的课。路上,她向记者回忆:以前演出,大幕拉开,老年人热情捧场,年轻人寥寥无几。她逐渐意识到:“要承担更多责任,扩大京剧影响力,让年轻人也了解京剧。”

  2020年,她注册了短视频账号,用更符合当下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做京剧的传播和普及。剪辑排练花絮、分享彩妆剧照、讲解戏曲妆容……平台上,关注她的粉丝多了。

  闫文倩时常浏览粉丝的评论留言,那些夸赞和鼓励对她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同时也坚定了她推广京剧的决心。

  “当下,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影响下,传统文化获得了全新的传承与发展机遇。换言之,用新媒体推广普及戏曲,正当其时。”杭州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戏曲专业教授郭梅说。

  “传播手段的创新,目的是吸引人们走进剧场,通过与演员面对面地观演互动,深入理解京剧文化,最终促成二次传播。”张一帆说。

  面对面交流,让演员与观众之间多了一层更有温度的联结。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郭霄,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暖心故事。

  有一个20多岁的女孩,因为喜欢郭霄而走进了梅兰芳大剧院。郭霄清楚地记得,她看了两场演出,9月30日和10月3日。演出结束后,女孩一直守在后台门口等着她,就像在等一个老朋友。

  “我始终希望,大家可以把对我个人的喜爱转变成对京剧的热爱。”郭霄忍不住感慨。

  当年轻观众主动走进剧场,该怎么看戏呢,这里面有哪些门道?

  “现在的一部分观众很新,刚接触京剧感觉云里雾里,别人叫好时,他们很茫然。我在演出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闫文倩坦言。

  而听老票友说,以前北京的旧式戏院里,有一批地地道道的“老听众”,他们不是来看戏,而是来听戏。闭眼睛,听韵听腔。听到精彩处,不但鼓掌,还高声叫好。一出戏听十几遍,自己都会唱了。

  “虽然京剧艺术含量高、欣赏门槛也比较高,但只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去感受,认真听我们的唱词,就会觉得没那么难。特别是从老少皆宜的京剧入手,比如一些耳熟能详的年节戏,以一种听故事的形式,慢慢去欣赏,就可以从入门到喜欢。”闫文倩说。

  “其实,即便不能完全看懂京剧,也不影响欣赏京剧的美。”郭霄提到了一些经常出国演出的剧目:《闹天宫》《三岔口》《雁荡山》等,都是以武打动作为主的戏,即使语言不通,外国友人也看得津津有味。再如《凤还巢》等剧情诙谐的剧目,也很适合新观众去欣赏。

  把科普真正做起来,让更多人迷上京剧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仍在延续,京剧未来走向何方,所有爱好京剧的人都在一步步探索。面对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们怎么才能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它呢?

  多年来,只要杭州有戏曲演出,郭梅总是尽量抽时间带一些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去现场。到了剧院,她自然是边看边讲解。行当、行头、头面,一一说明;卧鱼、抢背、走圆场,一一解释;对演员、剧情更要加以介绍。“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郭梅说。

  “要把科普真正做起来”,郭梅暗下决心。早些年,收集戏曲网站的网址、整理经典曲子和名段唱词、下载有关戏曲历史的纪录片并刻录成光盘,不知不觉积累了很多内容与学生分享……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这门古老艺术,2023年7月起,她尝试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介绍戏曲历史和基本常识,如“反串”是什么、《五女拜寿》的前世今生……至今她已发布原创视频200余条。

  真正“看懂”京剧,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艺术体验过程,涵盖了对表演技艺、美学价值、哲学观念乃至民族精神的全面理解和感悟。鉴于此,郭梅建议降低观众第一次进剧场的门槛。京剧院团可以在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例如在演出前讲解剧情、介绍服装等,教会观众如何欣赏一出戏。此外,推动京剧院团、博物馆、非遗馆等加强功能融合,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京剧艺术的内涵。

  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嬗变,观众对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作品的追求是永恒的。重温历史,1949年11月,梅兰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京剧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移步’而不‘换形’”的说法。“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应在合乎艺术发展规律(形)的基础上迈出坚实的前进步履(步)。京剧自19世纪4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以来,迄今180多年的发展历史,凡是步履稳健,作品丰硕,人才辈出的时代,都是遵循这一原则的时代,反之亦然。京剧作品的舞台呈现一定不能忘却了艺术发展规律。”张一帆说。

  “作为国粹京剧艺术的坚守者、传承者、弘扬者,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坚定信心,勇于开拓,京剧必将走向一个充满光明和希冀的新境界。”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语气坚定。

  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恒久的话题。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6日 07版)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