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

时间:2024年10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纪秋悦 杨新宇

继往开来,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

——“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民族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记录,更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赓续传统基础上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之路?这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主办,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朝戈金、丁国旗、钟进文、安德明、毛巧晖、刘大先、米海萍、冯文开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聚焦“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多角度深入研讨,为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民族文学研究者应主动呼应时代命题、服务国家建设,是专家们的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丁国旗指出,民族文学研究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作用,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引下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根脉,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晓东深谙区域文化与文学,且饱含期待地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学研究资源,以江格尔、格斯尔为代表的史诗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亦应注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华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疆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朝戈金以“北疆文化”为例探讨区域文化与整体文化研究的关系并表示,“北疆文化”是人类多元文化的缩影,区域文化研究既要关注地方特性,亦要注意各区域间共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文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力量支持推动,在关注局部地区文艺事业的同时,不应忽略其背后宏阔的国家图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晁正蓉表示,当前新疆文化工作者积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激活历史文化遗产、创新文化产品、传承多民族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民族文学研究应具备鲜明的历史意识,一方面回溯民族文学学科史、学术史,发掘被隐蔽的多元历史细节,另一方面梳理多民族交往交流史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历史佐证和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研究员毛巧晖回顾了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交错的学科史:20世纪80年代,伴随民间文学兴起,曾属同一整体的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学呈现出学科分野;随着少数民族创作研究热潮兴起及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规范的讨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由聚合走向分离,吸纳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使“共同意识”成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阐释的切入点。

  正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主任、教授钟进文所说,作为文学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文学曾一度被边缘化,当代文学史对于民族文学的书写经历了“有意叙事”“有限叙事”“差异叙事”“零叙事”四个阶段,重写民族文学史既应凸显民族特色,亦应在“铸牢”视角下关注各民族共性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形象符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邱婧也表示,民族文学研究需要不同群体同心协力,例如凉山彝族民间文学史料的收集与研究是在彝族知识分子、汉族社会调查工作者、外来学者多方合力下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阿比古丽·尼亚孜提出,应不断发掘以波斯文《中国纪行》为代表的域外文献在研究多民族共同体历史中的价值,它们是展现古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异域之眼”。在研究民族文学的历史传承方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米彦青举例分析,清代文学史折射出对传统“华夷之辨”观的改造,清代文学研究须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华文学建构的发生学逻辑,坚持大历史观方法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冯文开梳理清代“指画”从“旗人艺术”发展为“多民族共享共创艺术”的历史,认为“指画”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与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例证。

  包含民族文学口头经典文类与民族文学创作的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安德明指出,口头传统对维系文明的连续性意义重大,在无文字时代,以伏羲神话为代表的口头传统记录了民众的知识、情感与记忆,在印刷时代,史诗、谣谚等依然在民众口中代代相传;文献将英雄凝练为抽象扁平的符号,口头传统则将其塑造成生动鲜活的形象;虽然讲述者会依据自身情感需求调整讲述内容,但研究者可运用口头程式理论分析其情感结构与规律;应避免书面传统对口头文化的遮蔽,以整体视角认识、展示中华文化全貌。

  在民族交往交流与民族文学呈现方面,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菊认为,应当注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区域与民族文学经典文类的交互关系,如汉藏羌彝走廊是自古至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走廊内多民族的同源共祖神话充分展现出多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学的文本是如何具体生成的?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包海青表示,蒙古族叙事民歌“创编—传播—接受”全过程是在演述人与受众之间交流互动中实现的。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建波也举例,《阿诗玛》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建构成代表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符号,以此为原型,戏曲、歌舞、影视诸领域不断生发出多样化和多形态的文化产品,共同构成多元一体的“阿诗玛文化谱系”。

  近年来民族文学创作亮点频仍,民族文学作家作品的影响力日益加深。在创作队伍方面,正如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彬、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任淑媛强调的,无论是在少数民族红色经典还是宁夏文学的创作中,基层作家都展现出不可忽视的创造力与影响力。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范云晶也表示,当代蒙古族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通过日常物象、神圣意象与文化符号建构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开拓了内蒙古诗歌创作的新境界。此外,在性别写作方面,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曲圣琪认为,民族文学创作亦应超越性别刻板印象,加强对女性民族文学作家创作的关注,让更多当代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以及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浮出历史地表”。

  传统文类作家文学以外的多重媒介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关注以连环画为代表的本土图文叙事: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成为文艺表达、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从传统《职贡图》《百苗图》到当代连环画,多民族文化形象深入中国形象谱系中,连环画映射出的文化多元性正如考古学家严文明所言之“重瓣花朵”。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乌仁高娃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教授石春让均强调了翻译在文化跨民族、跨地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媒介意义,认为无论是对清代蒙古族知识精英翻译汉族经典《红楼梦》策略的讨论,还是对汉学著作里中国文化无本译写的思考,皆有助于中国民族文学交流传播、赓续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民族题材电影、广播电台,到今天风靡全国的网络文学、有声书,技术在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使民族文学、民间文学呈现出新样态。正如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二级教授李瑛所说,应在数字化时代和交叉学科基础上寻求少数民族文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数位典藏”技术运用于民族文学研究课题中,有效推动少数民族母语文学“有声典藏”新实践。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