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科技+文物=? 揭秘“中华器灵”背后的创新之路

时间:2024年06月0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贾潇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物和文博系统的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在当天举行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公布了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其中,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申报、中国文艺网出品的《“中华器灵”AIGC文物衍生角色创作》获评入围项目。

  “中华器灵”项目是以中华文明瑰宝为原型,运用AI技术将文物拟人化,创作出文物衍生的女性角色形象。“中华器灵”的诞生不仅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示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例证。

  让文物活起来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总书记的话语直抵人心,激励前行。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当下随着“思想+艺术+技术”的不断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发展深度赋能,一批创新实践案例逐步得到社会认可,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华器灵”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中华器灵”项目以不同历史朝代的文物为原型,通过挖掘文物元素及艺术特质,将文物拟人化,创作出了系列女性形象。后期,再结合中国联通的元景大模型能力,打造出了中华器灵元景大模型应用平台,创造出更多的运用模式和成果,更好的传递文物故事,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器灵”的版权方——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金庭表示,“中华器灵”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文物不仅仅停留在博物馆的展示柜中,而是以一种生动、灵动的形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中华器灵’不仅是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更是通过拟人化的形象让文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创新形式既尊重历史,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文化传承和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

  文化与技术的难点与挑战

  “中华器灵”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文化和技术层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将文物转化为器灵形象时,必须尊重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确保不失去文物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也就是说要让文物有灵魂。同时,还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因此,创作团队需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够为每个文物定制专属故事,使之既吸引人又契合文物的历史背景。

  中国联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朱常波向记者介绍了技术方面存在的挑战。“文物形象的拟人化过程需要高度保真,同时融入创意元素,这对AI技术的精确度和创意能力都是一种考验。”朱常波补充道,“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数据训练和优化的挑战,需要专门的数据集来识别和重现文物的独特特征,这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科技+文物”: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在众多数字展厅中,中国联通集团的展台因其创新的数字文化成果——中华器灵元景大模型应用平台,吸引了大量观众。

  据展台讲解人员介绍,该平台是通过AI技术,将不同历史朝代的文物拟人化,生成一系列富有美感且独具特色的文物女孩形象。用户还可以通过平台与文物进行互动,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三亚科创集团的李先生在听完讲解后,对平台的创新性赞不绝口,认为这种互动方式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天仪基业的邹昌森也对平台的技术实力表示赞赏,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将“中华器灵”形象应用到游戏、打造IP周边、将2D进阶成3D、将虚拟绑定到实物等模式,进一步发挥平台的潜力。

  6月4日,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中国文艺网、中国联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上海沃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方联合成立数字文创实验室,签署合作备忘录。四方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运营目标,在文化创作、文化消费、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中国话语和中华故事叙事体系的创新实践。

  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通过“中华器灵”这样的创新平台,传统文化得以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不仅丰富了文化传承的方式,更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物的前世今生在“中华器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编辑:于欣悦)
会员服务